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不会有人天生就内心力量强大?

    作者丨周梵 编辑丨孟孟 

    主播丨陈小藤 配图丨电视剧《迷雾》

有天生就内心力量强大的人吗? 来自周梵 16:59


1


常有人问我:“我总是犹豫不决,不仅在亲密关系,在工作方面也是,即没有力量改变又没有力量离开。我知道是我力量不够。


周梵老师,怎么才能获得更多的力量?”


其实这个问题问错了方向,当你在问我“如何获得力量的时候?”其实是假设,没有力量是自己的本然状态,然而这不是真相。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本质俱足的,你需要问的是我是如何让自己丧失力量的?


就好像有人会问:“有些事情我就是放不下,我该如何放下?”


更本质的问题是:“你是如何让自己一直拿起来不放下的?


一位客户在咨询时抱怨她的老公不给她点赞这件事,翻来覆去足足讲了将近十分钟。


“他给所有人点赞,而且有些内容那么无聊那么LOW,他都去赞一个,为什么唯独不给我点赞。他还是不是我老公啊!”


类似的抱怨我听到的还挺多,你在意的人有没有在你的朋友圈点赞,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是挺重要的一件事。


当然,被“赞”,不仅仅只是朋友圈那小小的爱心标志后面的数字多一点那么简单。这只是一种被关注,被肯定的可以被量化的表达方式而已。重要的是渴望被关注,被肯定的感觉。


可是人们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我这么需要被别人关注和认可呢?


当自我价值感不够高,对自己的价值不确定,对自己的关注就会变少,或者说正向关注很少。因为自我怀疑,自我攻击也是一种关注,但那不是正向的。


正向关注就是可以为自己能带来力量和爱的,例如自我肯定,自我接纳。当我们不习惯,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给自己正向关注时,自然就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确定感。



四年前,那时我和我妈妈的关系还有些紧张,远没有现在这般轻松融洽。


有一天,我带着小女儿去我妈妈家吃饭。那天我带了一个银戒指,做工精致,造型别致。一岁多的小女儿看到了,表现的很感兴趣,我就取下来给她玩。过一会儿我们去吃饭,我就忘记这件事了。


吃完饭,我们坐在客厅准备休息一下就回去。妈妈在扫地,就在扫到沙发下面的时候,从里面扫出了我那个戒指。妈妈问,这是你的吧,怎么掉这儿了,你怎么总这么没收捡。


我说,哦,是我的。刚才当当想玩,我就取下来给她玩,应该是她玩的时候掉下去的。


我妈说:你怎么什么都给她玩儿,这戒指看上去也不便宜吧。


我接连被呛了几次,心里已经不太舒服了。早已失去了觉察,那一刻新仇旧怨一起涌上来,我就冷冷的回了一句:



“有什么东西比我的女儿更重要呢!!”


事实上这是一句攻击性很强的话,而且更可恨的是,这还是那种隐蔽的攻击。骂人不带脏字却信息量极大(有知识的人坏起来更讨厌),这句话在表达:



我在意我的孩子多过在意这些物质的东西;

我是一个真正懂得爱孩子的母亲;

而你不是,因为你不是这样对我的;



它重重的戳中了我妈妈的痛点,激怒了她,她开始反击,哦,都像你这样惯着孩子,她要天上的星星你也摘给她是吧!别人都应该像你这样惯着孩子是吧?


我无心念战,应付了几句就带着女儿离开了。


一出门我的觉察就回来了。我就意识到刚刚发生的事情,是我在和我的母亲竞争,竞争谁是一个更好的母亲。我意识到我的优越感,事实上,在心里我认为我是更好的那个。


当然,在某个层面上,时代的原因,我比她有更多资源和机会去学习和成长,所以我或许比我的母亲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和亲子知识,也能更好的觉知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但为什么我却无法掩饰的希望我母亲知道这一点,并无意识的在证明这件事呢。


为什么要让她知道我是更好的那个,如此重要呢?当我在问一系列这样的问题时,答案就冒出来了。



因为我在内心深处渴望我妈妈能像我对待我的女儿那样对待我,被无条件的爱,被认可,被接纳,被肯定。


因为那时的我,依旧相信我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爱,而我自己没有能力给自己。


而之前我一直认为我和妈妈关系紧张是因为她常常指责我,否定我造成的。而我从未意识到,正是因为我关注她怎么看我比关注她要多。


为了得到这些,我的自我证明所带来的优越感对她造成了很多被否认被攻击的感觉。


而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因为我只忙着找她索取我要的东西,被接纳、被认可,自然就给不出我妈妈需要的接纳和认可。


因为当我们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比在意别人多,我们是不可能真正懂得爱和欣赏的。


当你在意的人确认你足够好,你才能确认自己足够好。那种相信我很好,而带来的安全感,快乐圆满的感觉才会重新回来。然而无数人相信这种感觉一定要依赖别人才能得到呢!




2


我想起我带的一个讲师,前不久她要进行一场几百人的公开讲座,她之前从未做过这么多人的讲座,所以前几天她非常的焦虑和紧张。


她来见我时谈起这件事,告诉我,“周老师,我现在真的感觉有点虚,很不自信。”


我问她,那发生什么你会变得有自信呢?她说“如果现在有一个很权威很厉害的人,比如说国家领袖,或者马云那样的人跟我说‘你肯定没问题,你一定行的!’那我就会马上感到自己非常有力量了。”


我当时就笑了,我随手拿起沙发上的一个抱枕,说,这个抱枕就是你的力量,这份力量本就一直属于你,但是你看不到它,甚至不相信它的存在。


然后你把这份力量投射到某个你认为很牛掰的人身上,就相当于你把你的力量送给对方。


我把抱枕递过去让她抱着。然后示意对方说,我相信你,你很棒!这样你就高兴了,开心了。


我夸张的接过那个代表力量的抱枕,表演出兴奋开心的样子,然后紧紧的抱着抱枕,模仿她说,“嗯,我听到你说我很棒。现在我有力量有信心了!”


然后我问她,事实上,在对方说出这句话肯定你的话的时候,什么也没改变,什么也没发生,对方也没有为你做任何实质性的事情。


你突然就有力量了,你有没有想过,这份力量到底来自哪里呢?只是因为你内在的感觉变了,而你的感觉是如何改变的呢?真的和对方对你的肯定有关吗?


其实是你自己决定相信对方的话,来转变内在的感觉,而你也可以决定不相信对方的话,那个自信感也不会出现。


可是既然你可以决定通过相信对方的话来转变自己的感觉,那就意味着你可以自己决定的,和别人根本就没关系


“假装我需要别人认可才有信心”


你意识到这当中你是怎么玩这个“假装我需要别人认可才有信心”的游戏了吗?


根本就没有别人,前前后后都是自己在跟自己玩儿。


很多人控诉自己身边的人:


“为什么我为ta做了那么多,ta却对我一点都不好”。


“为什么我爱TA这么多,TA爱我却这么少”。



事实上跟另外一个人没有一点关系。每个人都是自由有力量的,可以选择去做自己想做的,也可以拒绝自己不想做的。


他们这么痛苦,是因为他们所做的那些并不是喜悦的,享受的,纯粹的。他们做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疲惫和委屈,因为他们害怕,如果我不那样做,TA就会不喜欢我了,就会离开我了。


于是在这样的信念中,就不断压抑忽略自己的这些感觉,无法让自己停下来,或者拒绝。



因为他们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比在意自己多,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比在意别人多。


他们做的“那么多”从来都不是真正为对方而做,而是为了自己在对方眼中的形象而做。他们想通过讨好别人、取悦别人来换取对方的爱。


可是当我们为了得到别人的喜欢,而一直假装,把自己塑造成有礼貌、乐于助人、处事得体、善解人意、优秀、大度……这些美好形象时,就算真的人们说爱你了。


你根本就无法相信,因为你知道他们爱的只是你的面具,他们爱的只是你假装出来的那个人,而那个人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即使你努力“表演”得来了很多“赞”,你却根本享受不了它。即使你得到了一些,也很快会失去。


而在寻求他人爱的过程中,你就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当一个人对自己没有爱没有信任时,自然就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


可是悖论却是你是一个自己都不会爱的人,也不可能给出别人爱。你给的可能是讨好、是牺牲、是委屈求全、是伪装…唯独给的不是爱。而你给出去的不是爱,你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爱。


而最终能给出的爱,都源自于我们自己。当我们努力想要得到我们早已获得的爱时,我们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牢笼。



3


在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本半自传的书,一个法国的和导师所写的。其中一个关于她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


那本书的书名和作家的名字我都忘记了,但那个故事却依然记忆深刻。


这是一个非常有才情的女人,有一年她认识了一个同样才情洋溢的男人,后来他们相爱了。她从未体验到这么浓郁的爱,她全身心的爱着那个男人,同时也感受到那个男人对她毫无保留的爱。


在他们相爱的那三年,她的整个世界都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遇见这样一个男人。


她感觉她的生命是从和这个男人相遇之后才真正开始的。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


直到一天突然这一切都戛然而止,那是非常平常的一天,她在家打扫卫生,这次她想做的比平常更彻底一些,她清理了很多平时忽略的角落,然后她突然发现一个从没有注意过的。还有一把小小的密码锁。


她尝试了几次,竟然把箱子打开了。结果她发现了里面有很多信件,这些信件的内容是那个和她相爱的男人和另外一个女人的交往过程。


她无比惊讶的发现,这个男人在和她交往的过程中竟然同时还在和另一个女人交往,而且他对对方的表白和赞美,所使用的词句,都是曾经对她说过的。


可以想象,那一刻,她的世界崩溃了!



她感觉过去这几年自己的幸福生活简直就像一个笑话一样,这个男人从未真正全心全意爱过她。她过去所有的生活都在一个谎言当中。


她痛苦到了极点,她离开了那个家,不知道要去哪里,在外面飘荡了几天,最后她决定自杀。


她来到海边,慢慢走向大海深处,当海水没过她的双腿时,也许是冰凉海水的刺激,也许是内在某种神性力量的苏醒,她内心深处突然有个声音闪出一个问题


“如果这三年这个男人从未爱过你,那么你感觉到的爱是真的吗?”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智慧的问题。她听到了这个声音,停了下来。然后答案就出现了,她只能诚实的回答,那种幸福的、被爱的感觉是真实的,无法否认。


也正是因为那份感觉太美好了,当它失去时才令人无法接受。紧接着这个声音问出了另一个更终极智慧的问题:


“如果那个男人从未真正爱过你,那你感受到的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她一个人呆呆的站在海水中, 思考这个问题,寻找答案。最后,她没有别的答案,唯一的答案就是——这爱的感觉是自己给的。


就在答案出现的那一刻,她意识到所有的感觉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无论是之前被爱的感觉,还是之后被伤害的感觉,还是现在这份超越被爱和被伤害的感觉,统统都是自己创造的。


于是这个女人就在这一刻,觉醒了!



后来她成为了非常知名的导师和作家,帮助了很多在关系中受苦的男人和女人。


就像之前那个一直不相信自己的讲师,她认为她所需要的力量是从别人对她的鼓励和认可那里得到,然而从头至尾,那份没力量的感觉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最后那份有力量感一样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就跟那个法国女作家的故事一样,被爱的感觉,受伤的感觉到最后彻底从这些故事中获得自由的感觉也统统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所有在故事中各种痛苦的感觉或受伤害的感觉不可能是别人给你的,那些故事只是选择我们想要体验的感觉所选择站立的最有效、最恰当的观察立场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事件中不同的当事人都会给你讲出各自不同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版本的故事。


如果他们会有冲突或者争吵,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想抢同一个位置,比如,受害者,弱者、被爱者或控诉者这类位置。


一个故事就像一个空间,有无数个位置,你最后选择的位置就会决定了你看到什么和感受到什么。而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最后就会成为属于你的真相,因为观察本来就是创造的一部分。


同样的,你也不要以为那些被爱的、有力量的、成就感、被信任这些好的感觉是别人给你的。需要依赖某个特定的人或事。


就和被伤害的感觉是一样的,那个事件或者个人只不过是个媒介,整个过程只是把原本就属于你的力量、爱投射到对方身上,经过二次加工换个包装再拿回来的游戏。


学会把投注在别人身上的期待和注意力收回来,放到自己身上。这就是为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的第一步,也是收回力量最重要的一步!


-End-


作者:周梵,幸福心理学家丨资深关系教练丨优质畅销书作家丨两个孩子的母亲。著有《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豆瓣评分9.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密关系修炼指南:最爱自己,没什么错
著名心理学家给女孩子的心灵小贴士,让你瞬间成长!
心理学家:对爱的感知力,让你比年薪百万的人更幸福!
你的幸福谁也给不了
婚姻不是必需品,这1件事才是!
男人爱不爱你,感觉会告诉你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