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林徽因

有一个著名的爱情传奇,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永远留在中国现代史里。风景的这边是一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天才,风景的那边是一位风华绝代、才情并茂的美神。他们像交互的流星,短暂相遇、很快错过。如今,隔着如许烟波岁月,化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那真实无伪的爱情和文明崇高的情怀,让人咀嚼回味,略带一丝困惑迷茫......

最美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建筑师、诗人、作家。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开拓者。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等。才貌双全、高雅优美。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诗风趋向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洒脱浪漫,性情中人。

发乎于情


1920年春,林长民赴英讲学,16岁的林徽因亦随父去读中学。徐志摩也于1920年秋来到英国,不久,与林家父女相识,并疯狂地爱上美丽的花季少女林徽因,开始频繁发起爱情攻势。从来没有体味过真爱的徐志摩,一旦心中的爱觉醒,便忘记其他一切,灵魂被美如珍珠静若月光的少女牵引。徐志摩在情书中说:
“说我疯狂也罢,说我有悖伦理道德也罢,我管它别人会说什么?我爱你……我爱你……我真想把其他任何字、词、句都忘记光。只记住这三个字,只写这三个字,写下去,写下去,一直写到生命的终了。”
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朦朦胧胧中爱的种子慢慢发芽。

止乎于礼


徐林之恋从开始就注定了幻灭的命运。徐志摩初识林徽因是在风景如画高贵宁静的伦敦康桥,那年,他24岁,而她只有16岁。在异国产生的恋情,终究摆脱不了国内的现实。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虽然新文化运动时期,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追求“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但是,又是受过文明教育的,是文明到骨头里的,得恪守诺定,尊重对方,善意悲悯。彼时,林徽因与梁思成已有婚约,徐志摩亦有妻子张幼仪,加上出现了一个意外,彻底改变了彼此的轨迹:未婚夫梁思成突然遭遇车祸受重伤(后来留下腿部残疾)。林徽因最终决定照顾梁思成。尽管徐志摩万般不舍,但林徽因仍然决定忍痛退出,“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泪水写就的分手信


志摩:
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话走了。我回国了,伦敦使我痛苦。我知道您一从柏林回来就会打火车站直接来我家的。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我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将我们两人都烧死的。
原谅我的怯懦,我还是个未成熟的少女,我不敢将自己一下子投进那危险的旋涡,引起亲友的误解和指责,社会的喧嚣与诽难,我还不具有抗争这一切的勇气和力量。我也还不能过早的失去父亲的宠爱和那由学校和艺术带给我的安宁生活。我降下了帆,拒绝大海的诱惑,逃避那浪涛的拍打……
我说过,看了太多的小说我已经不再惊异人生的遭遇。不过这是诳语,一个自大者的诳语。实际上,我很脆弱,脆弱得像一支暮夏的柳条,经不住什么风雨。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双眼睛。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
其实,在您陪着她来向我们辞行时,听说她要单身离你去德国,我就明白你们两人的关系起了变故。起因是什么我不明白,但不会和我无关。我真佩服幼仪的镇定自若,从容裕如的风度,做到这一点不是件易事,我就永远也做不到。她待我那么亲切,当然不是装假的,你们走后我哭了一个通宵,多半是为了她。志摩,我理解您对真正爱情幸福的追求,这原也无可厚非;我但恳求您理解我对幼仪悲苦的理解。她待您委实是好的,您说过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但获得了这种真切的情分,志摩,您已经大大有福了。尽管幼仪不记恨于我,但是我不愿意被理解为拆散你们的主要根源。她的出走使我不能再在伦敦居住下去。我要逃避,逃得远远的,逃回我的故乡,让那里浓荫如盖的棕榈、幽深的古宅来庇护我,庇护我这颗不安宁的心。
我不能等您回来后再做这个决定。那样,也许这个决定永远也无法做出了。我对爸爸说,我很想家,想故乡,想马上回国。他没问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一切都清楚,他了解我,他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同意了。正好他收到一封国内的来信,也有回国一次的意向,就这样,我们就离开了这留着我的眼泪多于微笑的雾都。
我不能明智如那个摔破瓦盆头也不回的阿拉伯人,我是女人,总免不了拖泥带水,对“过去”要投去留恋的一瞥。我留下这一封最后的紫信——紫色,这个我喜欢的哀愁、忧郁、悲剧性的颜色,就是我们生命邂逅的象征吧。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吗?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吗?又真的奉还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吗?
我们还会重逢吗?还会继续那残断的梦吗?我说不清。一切都交给那三个纺线的老婆子吧(注:这里指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她们的任务是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次序剪断生命之线),听任她们神秘的手将我们生命之线拉扯的怎样,也许,也许……只是,我不期待,不祈求。
这一段时间您也没好好念书,从今您该平静下来,发愤用功,希望您尽早用智慧的光芒照亮那灰暗的文坛。
徽徽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对徐志摩而言,这是一封残酷的分手信。然而,对林徽因来讲,又何尝不残酷呢?徐志摩曾经感慨:“得,我幸;不得,我命。”后来,二人各有归宿。徐志摩娶了陆小曼。?婚后的徐志摩居住在上海,但同时在北平兼职。在一次赶往北平,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时,乘坐的免费飞机撞到山头,不幸去世,年仅35岁。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并于回国前夕在加拿大结婚。1955年,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林徽因始终保留着徐志摩失事飞机上的一块残骸,直至去世,仍由梁思成放入其墓中。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婚前爱上有妇之夫,婚后精神出轨,却堪称巾帼英雄
康桥邂逅,造就了一个美丽的错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与林徽因:终是没有未来的爱恋
林徽因
林徽因为何“你是人间四月天”?
此恨绵绵无绝期|徐志摩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