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人家的孩子爱读书

【李晶专栏】

为什么人家的孩子爱读书

文|李晶


现在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不爱读书,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努力却仍然不能唤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其实这不仅让父母们苦恼,也困扰着当今整个社会,因为不爱读书不仅是孩子的问题,更是大多数国人的现状。

在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一直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甚至认为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普遍不爱读书呢?

其实,在漫漫的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中,平民阶层普遍识字率不高,读书几乎是追求仕途的人和文人雅士的特权。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的父母、以及书香门第的家庭更关注孩子的阅读问题。

但是当今社会愈加快速的知识更新和世界范围的思想交汇融合,使得即便是普通人,如果不能拥有更强的自学能力、更广的知识面和更开阔的眼界和胸怀,就难以在事业上立足和发展,甚至存在被淘汰的可能。而如果父母能够引导孩子从小爱上阅读,就是带他走上了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捷径。

对于读书的好处,父母一般都认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阅读能力,能够提高语文成绩;同时使孩子更好地理解应用题,对数学成绩的提高也有所帮助。除了这些短期影响和目标,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还会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1
专注度


专注度是学习与工作高质与高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边做作业边玩,工作后经常丢三落四,或频繁出错,都是专注度不高的表现。

专注度存在问题,是因为眼睛、耳朵和脑子不能同步工作。而读书需要身心合一才能产生记忆和有所领悟,安静环境和有趣内容的搭配可以让人较长时间处于专注状态,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能养成做事专注习惯。

所以如果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就能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进而缓解学习困难。

曾经跟随俞敏洪打卡践行“百日读书计划”的一位网友说:“俞老师,这一个月跟着您读书,我的内心状态和心情都变好,可以专注做一些事了。”


2
自主学习能力


很多孩子到了大学发现:这里的老师并不一定按课本教授知识,很多细节和延伸都要靠自己摸索;科研和论文也需要自己找题目、独立做研究,遇到问题前去请教时,老师的回答更多是原则性和方向性的,最终都要靠自己解决。

到了工作岗位,项目说明书、操作手册、公司的各种通知、文件都需要在短时间详细阅读和准确领会,否则具体操作和执行中就会出现差错或失误。同时,知识面宽、对新知识敏感、以及跨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等优势,都能使孩子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机遇和发展。

很多父母都认为考入理想大学就能获得好工作,这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是否能胜任工作、升职、向高职位跳槽、甚至独立创业,所凭的就是综合素质了。

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孩子,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活和工作的必备素质。而在阅读中理解文字的含义、体会丰富的内涵,以及发挥想象和拓展思考,都是帮助孩子拥有这个能力的过程。


3
学习动力


总能在学习上遥遥领先,和总想用更优秀的成绩赢得他人认可的孩子,当终有一天不能再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时才发现:完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而那些不擅长学习的孩子,也因为来自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失去寻找人生目标的渴望,得过且过。

所以,现在“厌学”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弥漫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学校和班级的一种情绪,即使在清华、北大这样聚集高智商孩子的高等学府,用拖延、睡觉、游荡和网游等方式逃避学习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而阅读对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浸润,会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和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由此产生的源自内心的动力,比他人的要求和外在的比较和压力更能激发出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也更加积极和持久。


4
心态与幸福感


古老的中国诗词跨跃年代之久远,内涵余韵之丰富是无与伦比的。不仅熟练背诵,并且宛如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诗的情境和诗人的意境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武亦姝说:“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

而40岁的农民白茹云,即使身患癌症且经济拮据,她却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通过阅读, 我们能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与众不同,体会他的喜怒哀乐,厘清他的思维逻辑。所以,阅读书籍,能让我们见识更多人和事,理解更多人和事,就能承受更多的挫折,也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都面临巨大压力的现代人,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拥有更开阔的胸襟和更平衡的心态。而它也是辅助我们主动调节情绪的工具,它可以像运动和美食一样,让我们的幸福感更强。


5
气质


气质是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很多人觉得董卿、武亦姝太遥远,似乎与自己没什么关系。但是在很多人抱怨工作难找的今天,具有“知性、腹有诗书气自华”特质的人在茫茫的求职大军中时,很容易脱颖而出却是事实。

人事经理关注他们,是因为很清楚他们积累的知识可以为企业所用,特有气质可以赢得客户,踏实的作风可以影响同事,稳定的心态可以承受压力。

人们很容易想到通过衣着、化妆使自己吸引人,却没意识到言谈举止更能够影响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而阅读正是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气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6
眼界与视野


很多人羡慕精英,也渴望成功。但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信息传递快速和利润不断压缩的今天,没有的开阔的眼界和独到的视角就很难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俞敏洪说:“你的理念改变了,就能改变你的生活。理念如何而来呢?首先就是要大量地读书。什么书都拿来读,这样多种思想冲击碰撞以后,你才会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就能成为世界上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

高晓松说:“从小妈妈告诉我,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现在认识到阅读对孩子重要性的父母越来越多,但是除了给孩子买书,或给孩子讲故事以外,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了。

虽然不同性格的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和阅读能力存在差异,但如果父母能够掌握陪伴孩子阅读的方法并且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看到成效。

父母如何陪伴孩子阅读呢?


1
书是重要的伙伴


如果孩子把手机扔到地上,父母一定会一边斥责,一边立刻捡起来,这时孩子就会知道这件东西很重要。那么书籍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呢?孩子自然也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意识到的。

在犹太家庭中,如果孩子把玩具和书都随意地扔在地上,父母就会立刻把书捡起来。如果孩子踩上了,他们就说“不要踩书”。因为他们认为要让孩子从小就尊重书,对书有敬畏,不能随意丢到地上,更不能踩踏。

所以,只有父母爱书、喜欢书,孩子才会把它当成自己重要的伙伴。


2
从陪伴、模仿到习惯


当父母拿着书讲故事时,往往是孩子最安静的时候。这种状态一方面来自对书中内容的关注,父母专注而平和的神态也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心安。

同时,幼小的孩子出于好奇心和天生崇拜,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不仅把图书当作讲故事的工具,还把读书作为自己平时的消遣,孩子就会认为那是一件有趣的事,模仿久了,自然就成了习惯。

因此,父母对于书籍的认知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只把陪孩子读书作为一项任务,那么应付和无所谓的态度必然会传递给孩子;而如果父母真的认为读书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孩子就会从父母的行为和神态中受到感染。


3
从喜欢汉字到理解含义


有些孩子直到上学后仍然停留在喜欢听父母读书、或者更喜欢看漫画而不愿意自己看文字书籍的阶段,并不仅仅因为识字量不够,而是在阅读的初期没有建立起对文字的兴趣,以及通过文字了解世界的愿望。

在我给女儿读书的时候,不仅让她跟我一起看书中的内容,还会同时用手指着字读。女儿大约觉得那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也模仿着用小手指着读。我想正是这个过程让她对文字有了亲切感,并且意识到文字是有意义的,所以当她自然而然地认识了许多字后,大约五岁就开始逐渐进入到了独立阅读的阶段。

虽然认字主要靠记忆,但这个过程其实可以变得非常有趣。从甲骨文到篆书,从楷书到行书,每个汉字都有一个长长的演变过程。如果父母能够根据《说文解字》等书籍,给孩子讲讲汉字形成和演化的故事,让孩子了解汉字的奇妙,自然会加深对文字的兴趣。


4
允许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


一年级的犹太女孩每周都从学校借两本书回家看,妈妈发现她一段时间借的都是仙女的书,很担心她的词汇量受限制,就自己拟了个书单,并希望老师一起引导孩子扩大读书范围。但老师对她说:“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喜欢读的书就让她一直读下去。如果给她一本不喜欢的书,她慢慢就会失去读书的兴趣。所以我们不要去强迫她。”

二年级时老师用一年的时间为他们读了《哈里·波特》第一部,从三年级开始,女儿就自己读第二部到第七部。渐渐地,她的阅读能力明显增强,也开始大量地阅读其他类型的图书了。

同时,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的,父母越不让做什么他就越要做,这样反而会使一些阶段性的状态停滞下来,一直不能向前发展。这也是一些孩子长期执着于漫画的原因。

因此,养成阅读的习惯比读什么书更重要,父母要耐心等待。


5
让孩子通过阅读学会思考


读书可以让人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学会思考。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偏重于灌输的教育模式使得孩子更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思考。具体表现就是不爱提问、不敢质疑老师、全面接受书本上的结论。而深度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缺憾,至少通过父母的努力,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加敏于思考、善于思考。

比如让孩子带着问题阅读、阅读后提问题、设想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结局、或者与孩子讨论阅读内容等过程,会让他的阅读会更加专注和用心,也可以由此训练拓展思路、逆向思维、举一反三、挑战权威等思维方式。

我认为,相比注重知识学习的早期智力开发,思维训练对孩子未来学业和综合素质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因为从一个人的长期发展来看,知识不够可以学,但思维僵化就难以弥补和改变了。


6
让孩子觉得读书有用


 犹太女孩准备养一只猫。于是在将猫接回家之前,爸爸带着女儿做了很多研究。比如猫在来到家里最初阶段要让它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它会感觉到很舒服,然后再让它随意在家里面走。不要摸它的爪子,因为那是它的武器等等。女孩学习了这些东西以后,总结出了一本小册子,发给家里每个人,并要求大家共同遵守。

后来女孩逐渐有了这样的意识:有问题就去书籍和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把需要的东西总结出来,然后在生活中使用。

也许有些人觉得养个宠物如此教条和兴师动众没有必要,然而那些遗弃宠物的主人,如果能够在领养之前学习相关的知识,又怎么会伤害了宠物,又伤害了自己呢?

学习前人总结的经验,必定会少走弯路,也会让自己的生活与事业更顺利。就像这位犹太父亲,当他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就会大量阅读教育、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用学来的知识指导实践。其结果就是孩子更愿意与他亲近、孩子的成长更顺利、家庭氛围也更温馨。

严格来说,用书籍中学习的知识指导生活,并不是引导孩子喜爱阅读的手段,而是回归书籍最原始的功能,就是传播知识。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也是让他能够站在巨人肩上的重要一步。


7
吸引孩子阅读的小技巧


2016年,在《哈里·波特》里扮演赫敏的英国演员艾玛参与了一项公益活动,她在伦敦地铁里随意放置了100本书,并号召大家像寻宝一样去找。而这个公益活动创始人的本意,就是希望大家利用在地铁里的时间读书。

有一位妈妈,每周都会根据儿子的兴趣从图书馆里借几本书,随意地放在儿子可能经常停留的家里的各个角落。这样无需任何督促,儿子就会经常随手拿着书看起来。

很多孩子看书的起因就是因为无聊和好玩,因此这种看似随意的做法,正是顺应了这一特点。爱好和习惯的养成大多都源起于一个契机,那么父母就不妨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然后等待水到渠成。


8
目标性动力


2016年,俞敏洪的“百日读书计划”带领网友坚持每天阅读并分享读书笔记,每天有约1.7万名网友认真地跟着打卡读书。这种做法也特别适用于初高中阶段仍未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

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已经能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施加一些外力,完全可以激发出他们的读书积极性。

比如父母和孩子约定每天读几页书,并且相互监督;或者让孩子自己选一本书,以研究项目的方式深入阅读,最终写一篇报告,并安排演讲、答辩和讨论。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也可以让他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9
控制新书购入量


有些父母认为买的书越多,孩子就越容易养成读书的习惯。但他们最终却发现事与愿违,孩子读书的兴趣反而越来越低。

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如果给平时吃一碗饭的人端来了一盆饭,这人的食欲立刻就会下降。买书也是如此,不仅新书太多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还会使孩子对书的新鲜感下降。

还有些父母认为给孩子买了书,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够形成阅读的习惯。有些父母甚至将书籍作为应付孩子,给自己赢得休息和看手机、玩游戏时间的手段。事实上,在孩子任何习惯养成的初期,都离不开父母的榜样和身心俱在的陪伴。

书不在多而在精。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兴趣,让在家里停留或路过的书都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吧!

孩子受益,父母更受益!

本文语音版已同步上传至喜马拉雅,搜索“陪伴的力量”,欢迎收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犹太人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财商)
孩子不喜欢阅读?那是你的方法不对,试试犹太人的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之怎样让孩子爱上读书
每天给孩子读书一定能培养阅读习惯?父母要抓住培养读书习惯关键
为什么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图)
家长会发言稿: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