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时期抚宁县衙官吏设置 李利锋
 

西汉时,抚宁县为骊城县,属右北平郡。东汉时,为阳乐、临榆县地。三国魏、晋时期为阳乐县治。隋代,属北平郡卢龙县。唐武德二年析卢龙东部,置抚宁县,武德七年又并入卢龙县。辽天赞二年,契丹人攻取平州,于抚宁之地置新安镇。金大定二十九年,升新安镇为抚宁县。元朝时,抚宁与昌黎两县时置时并,最后分设。明朝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攻取永平路,沿置抚宁县,历经清朝、民国,直到如今。

有县必有令,但元代以前史书无载。元代,县级设达鲁花赤,是一个县的最高行政监治长官,由蒙古人担任,有否决权。其次设县令。直到明朝,抚宁县始有官吏记载。

据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明代抚宁县官吏有“知县一员,县丞一员(永乐中添设管马),典史一员,司典吏一十三名。儒学教谕一名,训导二员,司吏一名。医学训科一员,阴阳学训术一员,僧会司僧会一员。榆关马驿驿丞一员,驿吏一名。西关递运所大使一员,司吏一名。山海库大使一员,攒典一名。”

知县: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执掌一县之政,负责发展生产、催粮征课、教育生员、审判问案等,官阶正七品。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掌教养县民之事。岁贡学生听试于督学,三岁贡士听选于乡试。岁攒实征,十岁造黄册。民之赋役,视丁与产为差,赋岁二征,役岁一征,或遭兵戈而加派,或遇旱涝而蠲减,必调剂而均节之,皆申请府道抚按而施行焉。凡词讼,必询其情理,考诸律例而决之。有不服,听陈于上。”《明史·职官志》谓知县“掌一县之政。凡赋役,岁会实征,十年造黄册,以丁产为差。赋有金谷、布帛及诸货物之赋,役有力役、雇役、借请不时之役岁歉则请于府若省蠲免之。凡养老、祀神、贡士、读法、表善良、恤穷乏、稽保甲、严缉捕、听狱讼,皆躬亲厥职而勤慎焉。若山海泽薮之产,足以资国用者,则按籍而致贡。”《清史稿·职官志》称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但又有所不同,又兼有粮食局局长、税务局局长、教育局局长和法院院长等职能。民国元年,改称知事。民国十六年改称县长。

县丞:知县的佐官,仅次于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主要负责管理马政、粮仓、河道治理等事务,官阶正八品。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县丞:管马、管河、管粮。”但县丞也有朝廷授予的闲差空衔,不管具体事务,享受同等待遇。《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八年夏四月丁酉朔。抚宁县老人张甫通、迁安县老人何彬督运皆至清水源,上闻而嘉之,谓兵部尚书方宾曰:忠义之心,人人有之。此两人以白衣随军督运,而所领之众如期皆至,非抚绥有道,岂能得其如此?凡有功者赏,朕何爱于一官?可皆授本县县丞,免视事,使优游安逸,以终其身。”不常设,弘治十六年裁革。《明史·职官志》谓“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巡捕之事。”《清史稿·职官志》称“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征税、户籍、缉捕诸职。”

主簿:与县丞同为知县的佐官,官阶正九品。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主簿:管粮,分职任事,而领于知县。”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县粮食局局长。成化十七年裁革,嘉靖十六年以昌黎县主簿改设于抚宁。清初裁撤。

典史:主管缉捕、刑狱等,还负责起草文书、管理档案、县衙官印、人口簿册、办理事务,官阶未入流。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典史:巡捕,典出纳文移。”《明史·职官志》说典史“典文移出纳”。《清史稿·职官志》称“典史,掌稽检狱囚。”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县公安局局长。

儒学教谕、训导:明清时期,县设儒学,是全县最高教育机关,设教谕一名、训导二名。教谕,负责文庙祭祀、教授生员。训导,教谕的辅佐官员。县教谕、训导一般为三甲进士或举人出身,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和副局长。但是,儒学学署还又负责县衙祭祀、礼仪和县志编纂工作。清朝顺治十六年裁革,康熙十五年复设。

医学训科:县衙中执掌医药医疗事务的官员,有官职无俸禄,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县卫生局局长。医学在县衙东,成化三年建。县城建有惠民药局,经营各种医疗药品。清初裁撤。

阴阳学训术:县里管理阴阳学研究的官员,从事天象记载,占卜算卦,预测吉凶,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县气象局局长。阴阳学在县衙东,成化三年建。县里学校开始阴阳学课程,学习天文与术数。清初裁撤。

僧会司僧会:县设僧会司,管理佛教活动,在县衙南。清初裁撤。

榆关马驿驿丞:榆关马驿,辽金时期置于今榆关镇,主要负责传递朝廷文书、转运物资,接送往来官员和稽查行旅、课征过关关税。明朝洪武十四年九月,大将军徐达在今山海关置山海卫,将“榆关”之稽查和课税职能移于山海关,并将马驿迁往深河,仍称榆关驿,隶属于抚宁县管辖。《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九月壬午朔。甲申,置北平山海卫指挥使司,遂于永平府置迁民镇、榆关、芦峰口三驿。”驿丞,马驿的长官。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驿丞,典传邮迎送之事,凡舟车、夫马,廪糗、庖馔、裯账,皆取给于丁田,受于府而籍其出入。”《明史》称驿丞“典邮传迎送之事。凡舟车、夫马、廪糗、庖馔、裯帐,视使客之品秩,仆夫之多寡,而谨供应之。支直于府若州县,而籍其出入。”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招待所所长。乾隆十一年改设深河巡检司巡检。民国二年裁撤。

西关递运所大使:西关递运所,在县衙东南,明成化三年,巡抚顺天都御史阎本奏设。明代设水马驿、递运所和急递铺三种转运机构,分工各有不同。急递铺主要负责各种紧急文书,递运所主要负责转运各种粮食、物资和军囚。《明史》称递运所大使“掌运递粮物”。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县交通局局长。清初裁撤。

山海库大使:山海库,在山海关城西北,隶抚宁县管辖。明初置,成化十八年闰八月裁革,弘治十年三月复置。主要是贮存粮草。官阶,未入流。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粮库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的县衙有多少官衔?
清代县衙,就是知县、师爷和两排衙役?误会了,它简直是个小朝廷
清朝一个县正常运转起来要哪些部门和人员呢?
明代北京的“西城政府”
明清县衙政治,除了县令还有哪些说话好使的官?
清朝1300多个县,一个县有多少正式编?九品官在县里可不是小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