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数据安全法》生效,“安全屋”必火!

今天,9月1日


「数据安全法」正式生效


标志着

一些数据大户数据敏感企业

将迎来更为严苛的合规要求

同时,「数据安全法」

鼓励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开发利用

创造数据价值,激活数字经济

所以

这就得出一个朴素的理儿

不能为了安全,而把数据“封存”起来

那么

能不能造一个安全的“屋子”?

让数据在“屋子”里

可以被安全滴交换、共享、流通呢?

你说对了

这样的「安全屋」还真有

安全屋,说白了就是

基于隐私计算技术打造的“安全用数”平台

包括了数据沙箱、联邦学习、多方计算等技术


在「安全屋」的游戏规则里中
数据所有者数据使用者分离


所以,「安全屋」的模式
最厉害的地方在于
  数据可用不可见  

同时

「安全屋」能让原始数据不出库

 数据全程不泄漏 

即使多方参与计算

最后输出的是“数据结果”而非“原数据”


1

「安全屋」概念听起来不错

  实际落地效果怎么样呢?



这里,我们就要讲讲

国内很早就布局“隐私计算”的UCloud

“大U”在2017年就推出了可商用的「安全屋」

 UCloud安全屋 

具体怎么个实战法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

UCloud安全屋的2021年最新案例

上海“沪惠保

和北京最近火爆“京惠保”一样

是由政府主导的市民补充医疗保险


沪惠保作为一个保险产品
必须调取「上海市民医保数据」
才能完成后续投保、理赔等工作



但是上海市民的医保数据
是“高度机密”的政务数据
从某种意义上讲,沪惠保仅有数据使用权
而不是数据拥有者



而且沪惠保要调这些医保数据
必须通过「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因为上海大部分政务数据都接到这个平台
目前上游已接入几十家委办局数据



如何让“沪惠保”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

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采用了UCloud的安全屋服务

数据的所有权,归政府
数据需求方,沪惠保只有使用权
可以使用医保数据,但得不到医保原始数据



在安全屋的加持下

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已开放了超多数据

51个数据部门,100个数据开放机构,5,259个数据集(其中2,420个数据接口),53个数据应用 ,45,533个数据项,995,023,154条数据

在政务数据安全流通的前提下

开发出超多的创新应用

比如:上海普惠信贷项目
今年6月上海普惠2.0场景应用启动,截至目前新增至33家银行机构。授权调用企业数据5.4万次,完成普惠金融贷款超过700亿元


除上海外

中国第一个政务数据安全开放平台

即,厦门市大数据安全开放平台

还有即墨城市大脑云平台、山东省公安厅

也引入UCloud安全屋
实现政务场景的隐私计算

2

在数据安全“监管”方面

UCloud安全屋也用武之地

在「数据安全法」之下

企业必须要合规使用数据

避免踩红线


典型的场景

有这么两大类


①出海数据监管

很多场景下,中国公司
如果涉及境外上市和海外业务
往往需要提交相关数据给境外审计机构
有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安全


面对这种情况
建议建设境内关外的数据海关
将数据存放在数据海关的离岸数据中心
海外机构通过”安全屋“实现对数据的受控访问

如果需要将数据提供给境外机构,必须通过数据海关,海关进行审查,对于符合中国规定的数据进行存储。国外机构如果需要使用,则需要向中国数据海关进行申请,中国数据海关审批后,海外机构对结果数据可以下载。

②互联网敏感数据的监管

互联网产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收集数据

消费者隐私安全的隐患越来越凸显

如何实施监管,面临诸多问题


这个问题
同样可以基于安全屋
实现数据收集、使用监管

互联网公司A、B、C 将收集的用户上传到监管方,监管方可以查看哪些数据被收集,是否合规;同时互联网公司要使用数据的时候,可以告知使用范围、用途,并将算法上传,申请经监管方同意后,可以使用。结果数据留作备案,以便事后审计。
看到这里,有客官就要问了
凭啥UCloud安全屋就这么吊
安全屋真的安全吗?

3

UCloud安全屋

拥有“隐私计算”三大利器

利器1:可信数据沙箱平台

早在2017年

UCloud发布「初代」安全屋的时候

就运用数据沙箱、区块链、数据加密等技术
实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拿

安全屋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在中国智能数据大赛、医联体数据共享等

多个场景中迅速落地

如今,经过不断的落地实战

安全屋升级到2.0版本

数据沙箱得到了进一步加固

首先,基于可信芯片技术

来确保“信任根”是绝对可靠的

这就好比,安全屋的地基
要绝对稳固,坚不可摧

另一方面,所有数据泄密
最难防的是“人为”泄密

所以,安全屋的可信数据沙箱
又升级了一个硬核功能
  物理安全审计  
在物理空间里部署安全IOT设备
比如摄像机、指纹虹膜扫描等等


基于这样的装置

解决两大核心问题
1、你是谁?
利用人脸、指纹、虹膜等身份认证
杜绝同一个账号多人共用
杜绝操作人员与当前系统的身份不是同一个人

2、你干了什么?
摄像头,记录真实行为记录
因为人的行为是最不可控
杜绝删除操作日志,杜绝拍照、录屏...



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双重保护

彻底解决的数据拥有者的心头大患

什么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怎么使用了我的数据 


利器2:多方安全计算平台 

有些特殊的场景

比如:医联体数据共享项目

各家医疗机构数据隐私度极高

而且数据各自存储,不可汇聚

但数据共享的计算复杂度不高

(联合查询等业务)

这种场景,就不适合数据沙箱集中处理

于是UCloud安全屋采用了多方安全计算
 实现可算不可见 
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只有算法是公开的
参与者始终对自己的数据保持拥有权
而其它参与方无法获知别人的计算数据
即使拿到计算结果后
也无法推断出别人的原始数据

同时,各节点采用分布式架构

各方数据不离开本地节点

不需要进行数据汇聚

实现多方数据融合计算

利器3:联邦学习平台

还有一类场景

同样涉及到多方数据融合计算

数据不可汇聚,计算复杂度又很高


比如不同机构之间,共享数据
解决原来自身数据样本不完整的问题
联合建模、联合风控

此时,UCloud就拿出了第三个利器
联邦学习平台 

基于完整的机器学习框架

将分布式特征提取和联邦模型计算结合

来完成训练任务

除了技术和产品的层面的保障

还有最最最重要的第4个利器

那就是UCloud的基因

作为中立云服务商、云计算科创第一股

UCloud一直以来的信条,便是

中立丨安全丨可信赖

这种信条深深融入到大U的血液里

作为

 隐私计算  头牌产品 

UCloud安全屋技术,必将成为

「数据安全法」时代的杀手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冲破数据壁垒,UCloud安全屋是如何降低大数据使用门槛的?
UCloud:数字政府的飞“屋”环游记
“沪惠保”背后,有这家科创“小巨人”企业“云”护航
融资9600万美元后,他们把这个终极「防内鬼」工具带到了游戏圈
数字政务市场群雄角鹿,UCloud为何狂飙猛进?
零点有数构建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