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1年中考物理实验题类型分析
2011年中考物理实验题类型分析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田选学校 范俊奇

物理实验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的设计、器材的选取、实验方法的运用、实验故障的排除、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数据得到结论、对实验进行评价等。

 

一、从实验仪器上读数

 

1【南京24】(3分)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

 

1)图(a0中物体的长度是    cm

 

2)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3)图(c)中电阻箱的示数是    Ω

 

分析:从测量仪表(工具)正确读取测量数据是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一部分,是获得实验结论的关键环节。本题考查学生能否从刻度尺、温度计、电阻箱中正确读取数据。教材要求用刻度尺在精确测量时要有估计值,其他物理量的测量精度没有特殊要求,对分度值一下的量可以四舍五入,也可以读取估计值。

 

答案:1 1.461.441.48    2-4    3108

 

2【江西22-2】小菲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量某电路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时,测得电流为0.3A。请你在如图中所示电流表的示意图中,用笔画线标出此时电流表的量程和指针所指的位置。

分析:本题是对测量工具读数能力的逆向考查,有读数,看电流表的量程和指针应分别在什么位置。

 

答案:应该使用的是0-0.6A的量程,指针在0.3A刻度处,如图乙所示。

 

点评:定量研究离不开测量,因此从测量工具正确的读取数据对于实验获得成功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对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是实验的基本功。

 

二、对实验器材准确性进行验证

 

3【江西22】亲爱的同学,您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架天平和一个标准砝码,如图13所示,实验前她突发奇想:天平准确吗?请你帮助她设计验证天平是否准确的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                                    

 

步骤二、                                              

 

步骤三、                                     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

 

 

分析:通常都是一些器材零刻度未校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调零,或做其他调节,如天平的测量前调节等,对测量工具的准确性提出异议并进行验证,颇有新意。本题同时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的放置、测量前的调节等。

 

答案: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将10g的砝码放在左盘,将游码调到标尺10g处(其它方案正确就行)。

 

点评:测量固然重要,但测量工具的准确性更为重要。如果一个测量工具不够准确,甚至是已损坏,再去使用它进行实验,肯定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三、对实验事实、结论进行描述

 

4【荆门1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可以推导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                          

 

分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是学生获得运动和力相互关系认知的基础。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事实是否清晰,意在强调水要有源,以避免结论和实验现象的脱节,避免死记硬背结论。

 

答案:远;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物理知识来自于观察和实验,如果对实验事实清楚,那么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就有了一个可靠的基础,否则,则会一知半解甚至迷茫。

 

四、创新型实验

 

5【宿迁四-4】(5分)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      ▲      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

0.8

2.2

3.8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        ▲       (写出一个)。

 

分析:本题探究的问题来自于生活实际,又不超越学生能力,是命题中的创新。学生解答这样的题型也要依靠知识和经验。(1)小车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2)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迎风面积一定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3)既然阻力与风速有关,要研究小车所受阻力与迎风面积的关系,就要在保证风速不变的情况下,让风扇吹面积不同的挡风板进行测量比较。(4)从生活经验知道,物体所受空气阻力还和物体迎风面的形状有关。

 

答案:1)二力平衡(1分)

 

2)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或风速越大,阻力越大),只答阻力与风速有关不得分(1分)

 

3)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2分)

 

4)物体

 

点评: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实验,最能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迁移应用能力。在考试中,这种试题区分度高。

 

五、对基本实验进行延伸拓展

 

6【荆门18】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测未知导体R的电阻值(即伏安法测电阻),图a为一种测量方案的原理图。

 

a                                     b

 

1)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图b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  A,电压表的读数为  ▲  V

 

2)如果考虑到电流表的电阻不为零,则用该测量方案测出的结果必然存在误差,那么用这种实验方案测量出来的电阻值  ▲  电阻的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1Ω,要求用此方案测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不大于真实值的1%,则对待测电阻的阻值要求为     ▲   

 

分析:在探究实验完成之后,往往会提出你还有哪些问题你还对哪些问题感兴趣等问题,不善思考的学生提不出问题。本题除基本实验问题之外,命题人提出的问题,考查的难度在学生知识、能力要求范围之内,但对于多数学生又不是一道容易的题,需要的是真本事在问题(2)中,R=U/I,考虑到电流表电阻的存在,则电压表的读数不再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而是电流表和待测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使得电压偏大,导致计算的电阻值偏大。如果,测量值不大于真实值的1%RA/RX≤1%,则,RX≥100Ω

 

答案:10.281.22大于;大于等于100Ω.

 

点评:对基本实验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试题区分度强,在选拔性考试中是很好的命题方向。

 

六、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实验器材

 

7【连云港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mm的茶色玻璃厚为5mm的透明玻璃直尺光屏两只相同的蜡烛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分析:本题(1)考查器材的选取。(2)考察如何研究像和物体的大小。(3)考查对虚像性质的认识。相比较而言,(1)难度较大一些。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经常拿平面镜和平板玻璃比较加以选择,我们选择平板玻璃具有反光性和透光性。本题给出厚度不同的茶色玻璃和无色玻璃让学生选择很有新意。从研究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角度考虑,玻璃的厚度越小越好,因为平面镜是燃着的蜡烛正对的一侧的玻璃表面,玻璃厚度越小,测量的误差越小。茶色玻璃和无色玻璃的反射能力相同即成像情况相同,但茶色玻璃能较好的阻挡像的一侧传播过来的光,在不影响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的同时,能较好的观察到像,使观察更容易。综合以上分析,选择厚为2mm的茶色玻璃。

 

答案:1;(2)重合;(3)不能接受到像。

 

点评:恰当的选取实验器材对较好地完成实验意义重大。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根据分压关系选择规格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从众多实验器材中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等。

 

七、考查实验方法

 

8【滨州21】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试验中,小明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猜想。

 

 

1)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长木板和木块(如图所示)外,还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

 

3)要验证以上猜想,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4)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                         (只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本题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外,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要进行变量控制,保证木块和木板的接触面不变。(1)考查实验器材的选取,(2)考查实验的具体操作,(4)考查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弹簧测力计(2)匀速直线(3)同一木块和同一木板的同一接触面接触 (4)盘山公路。

 

点评:初中物理涉及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模型法、转化法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得到研究结论,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有真正意义的研究。

 

八、对实验进行评价

 

9【连云港2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_边旋一些(选填)。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_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1)考查实验器材的调节。(2)考查实验操作。(乙)和(丙)都能进行相关测量,但(丙)的方法更好。因为在(乙)的方法中,动力臂的测量不方便,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而(乙)方法中,动力和杠杆垂直,动力臂可以方便地从杠杆上读取,不仅方便而且准确。

 

答案:1)右;(2)二;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

 

点评:对实验进行评价是科学探究能力之一。评价包括对实验方案是否合理,操作是否科学,结论是否正确等的评价。有对实验评价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好实验探究。

 

九、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论

 

10【滨州20-2】小红通过实验研究某电热毯的发热功率与通电电流的关系,她使用同一个电热器(其阻值R不变),多次改变这个电热器两端的电压,然后将实验中测量的电流值及对应的电功率画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IA

0.1

0.2

0.3

0.4

PW

 

4

 

16

 

请你根据图像,补充完整表格中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推算,这个电热器的功率P与电流I两者之间的关系式是 P=10I2 

 

分析:在进行实验时,通常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或作出实验图像,图像更直观的反映物理规律。本题给出图像,从图像中找到数据填入表格,进行逆向考查。从图像可知,当电流是0.1A时,功率是1W;当电流是0.3A时,功率是9W。分析数据可得到功率P与电流I的关系式是P=10I2

 

答案:19 P=10I2

 

点评:实验过程好比植物的成长和开花,实验结论好比植物的果实。结论来自与对实验的观察的测量,实验的目的是获得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以便为人类服务。但从教学实践来看,一些学生没有掌握方法,看到的是一堆数据,不会分析进而得到结论。教学中应加强练习。

 

十、综合

 

11【厦门30】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6 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是

2.5V,电阻大约l0Ω左右,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R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1
50Ω,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应该选用

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R1“R2);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 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

 

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D.向右移动

滑动变阻器滑片

 

3)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U-I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的电阻将变       

 

 

4)继续移动滑片,小灯泡突然熄灭,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而电压表有示数,那么发生的故障是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分析:本题通过四个小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故障分析等电学实验能力。(1)根据分压关系选择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小灯泡电阻10Ω,额定电压2.5V,要正常发光,两端电压不能小于2.5V。滑动变阻器承担的电压不得大于3.5V,其电阻就不得小于14Ω。所以,选R2。(2)电路中电流表有示数,所以电路中不存在断路,所以不用更换灯泡,原因可能是电路中电阻太大、电流太小,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3)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灯泡的功率为额定功率。从图像可获得额定电压下的电流,计算电功率。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中的电流增大,可以选取电压分别为1.5V2.5V时的电流计算电阻,比较发现电阻变化趋势。(4)继续移动滑片,小灯泡中电流继续增大,当功率过大时,小灯泡灯丝烧断,电路处于断路,电压表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答案:1R2;(2C;(30.5;变大;(4)小灯泡灯丝烧断;6

 

点评:故障排除能力是实验的较高能力之一,在实验中发现了异常现象,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许多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能从中找到原因加以解决,需要的是知识和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

2011-10-24  人教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6年高考物理实验题集锦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学中考物理最后一卷(有解析)
辽宁铁岭市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
2014年各地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及解析--3套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A卷(含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