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首清冷至美的宋词,“少年情事老来悲”,悲的绝不止“少年情”

姜夔,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终生未仕,一生困顿,流落江湖,其词立于大家亦属落落不群,但又拘于隐晦之法,读来深沉至美,清空雅正。

姜夔在三十九岁时与杭州世家之子张鉴相识,结为知己,在四十三岁时在张鉴的帮助下辗转移居至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也成为他的终老之地。迁至临安的这一年是庆元三年(1197年),元夕佳节前夕,已可赏灯,临安城热闹非常满城花灯,语笑喧哗,姜夔观灯感之,忆起年少元夕的那些过往乐事,竟满是清冷悲寂之感。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诗题中的“正月十一日观灯”是古时元夕节前试观灯之日。上阕开篇写权贵们在街道上尽情地观赏上元之景,那朱门大户家的灯笼还未出现,马儿已经嘶叫起来。元夕节时,豪门贵胄和百姓们皆出街赏灯,而朱门内的权贵们赏灯是不同的,街道上宝马雕车排场颇大,贵族们纵情赏景。这里的”纵赏“,不仅是观灯的兴致,还有那倨傲的姿态,声势的浩大。

“笼纱未出马先嘶”,权贵豪门家中的纱灯笼还未出现,已听见马儿嘶叫的声音。未出现的引路灯和只闻其声的马儿嘶鸣声,是将权贵们赏灯的排场形象具体化。纱笼未出,马儿嘶鸣,家丁随从前呼后拥,行人让路两旁,以便权贵们赏灯出游,含蓄妙笔下将权贵观灯的张扬气派表现得富有意味。

看着权贵们赏灯而过,时常遭际生活困顿的姜夔叹道:“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乘肩小女”在古诗文中可指表演歌舞的女性艺人,在这里则指词人尚在幼年的女儿,我这已至白头的百姓,没有前呼后拥的随从,没有精雕华贵的马车,只有随我出来观灯的小女坐在自己的肩头。对比前两句权贵出行赏灯的阵势,自身的寂寥落拓是那样充满无力感,而贵族们的奢侈恣肆又是那样满是讽刺。

眼前良辰灯市的繁华勾起了姜夔对过往美好的追思回忆,在下阕他说:“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这满城满街的花灯,月光洒在衣上,真是花好月圆夜,良辰美景图,但是这样的繁华喧嚣里勾起的是对年少欢愉情事的回忆,留下的是老来的无限凄凉悲慨。

姜夔在紹熙元年(1190年)客游至合肥时,结识了两位歌伎姐妹,彼此产生了深厚情感,这一段情事成为姜夔生命中重要的情感历程,在之后他的很多诗词中,都可以寻迹到这段对这段往事的追忆。这首诗中的”少来情事“也极有可能是指那一段难忘的情感经历,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姜夔年少时候的情感经历,若是这样,那“少年情事”确为少年之事了。至于“老来悲”,情感的伤怀遗憾,郁不得志的落寞,长期流落江湖四处飘零的遭遇,还有南宋偏安一隅的矫饰繁华,都是姜夔老来悲的症结所在。

词的最后,游至沙河塘上,感觉到早春稍有的寒意,赏完了灯的游人们渐渐散去归家了,“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姜夔看着消散而去的人群,冷风袭来,他裹紧了单薄的外衣,这繁华之后的冷清又是一重伤感。

姜白石的词其中的悲愁凄苦都似乎在一种喃喃自语中就闯进了人的心里,他一生崇敬慨然出使金国的范成大和一生志在北伐收复中原的辛弃疾,一个人最为崇敬的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他便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对姜夔来说,恢复中原、为国效力一定是他的最高追求,即便终生未仕是他的实际境遇,但对于一个心怀有志的中国古代读书人来说,内心最本质的追求尤其是不会变的。

就如在这首《鹧鸪天》里,姜白石个人的寥落悲慨和和权贵的张扬恣肆,南宋都城临安表面的繁华和实际国之不全的现实,都有形或无形地感发了出来,这是最为值得回味的方面。喧嚣罢去,寂寥也要如人群般散去才好啊,凄凄冷风翻起了他的衣角,夜深了,回家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诗词鉴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姜夔《鹧鸪天》:陌上花开,巷里风光,梦断故人缓缓归
少年情事老来悲
古诗词日历 | 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诗词|姜夔: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新春佳节他写了四首词,讲述一段凄美爱情,传唱了800多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