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跳槽加薪不足30%,等于“降薪”?

好多人认为面试的发挥,完全影响着一份offer的发放。其实,面试的影响,可能没那么重要。

1

降薪进名企

值得吗?

有个朋友私下来咨询:

最近有一个行业No.1的大公司的机会,我非常想尝试,但代价是薪水几乎没有增加,因为对方把我的职位降了一级。

我到底要不要把握这个机会?

“要不要跳槽到大公司”,这个问题没什么可聊的,能去必然要去,不论履历背景,还是说大厂的完整流程制度,都是值得体验和借鉴的。不过,如果加个前提,“要不要降薪去?”那这个问题就有待商榷了。

我朋友反驳道:不是降薪,只是不涨而已。

这就是我首先要着重强调的:跳槽涨幅不到30%,就是在降薪。

2

为什么成了“次品劳动力”

几个大学生做课题调研的时候发现,本大学的自行车被盗率差不多为5%,于是灵机一动,发起了校园自行车保险业务。

自行车防盗险,保费是车价的15%,这样就有10%的差价。数据沙盘看似必赚的生意,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因为前来投保的两种人,一种是马大哈,一种是专业被盗来骗保的,剩下的有安全意识的同学,根本不会来投保。这两种人,被盗机率远超保费的15%。

投保者对你的保险条款和自身情况了解的很清晰,而“保险公司”对自己的投保者一无所知,当然被骗的血本无归。

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信息不对称”,这个领域被称为“信息经济学”。

它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更低成本的让人讲真话”,如何让信息更加高效和低成本的沟通。怎么防止被骗等等问题。

人力资源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我刚开始招人的时候,网上研究了大量的技巧和方法,不论是从面试官视角,还是求职者视角。尽量消除面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成。过了一年后,我最关心的就是学历和工作背景这些硬指标。

我发现,在对方经历了网络上各种技巧的洗礼,做了充分的面试准备之后,想通过十几分钟的交谈,判断一个人的靠谱程度,还不如看星座。

按照经济学的说法来看,你的学历、工作背景、年龄等属于“公有信息”,你的专业能力、个人品质等等软实力,属于你的“私有信息”。

在信息存在不对称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最好的做法就是,对公有信息加重,对私有信息的信任度打折。

为什么呢?我们举个例子。

买二手车的过程中,里程数、发动机型号、车型这些属于这辆车的“公有信息”,即轻易能查,很难作假的数据。而保养记录、维修记录,属于只有卖车人才知道的“私有信息”,所以,即使卖车人吹的天花乱坠,这事也很难让人信服。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买车一定先开一个最坏的价格,然后继续谈。

这样,买到好车就是赚,买到坏车不吃亏,这就是对“私有信息”打折。

同样的道理,大公司做背景背书,这样的工作经验属于“公有信息”,大家基于大公司的业务水平和用人标准,会认为你的能力可靠。

相反,不知名的小公司的经验,对大众来说就是“私有信息”,面试场景中。公司业务做的好或者不好,面试官八成不知道。对于不知道的事情,面试官自己的怀疑度肯定要上去。

那么我们再来聊一聊,为什么跳槽加薪幅度低于30%等于降薪呢?

这也跟上面的原理一样。

曾经有个知名的模型,叫做“次品劳动力”。

原理大概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公司离职,无非主动离职和被动辞推,但是具体是哪种情况,这个属于“私有信息”。一般来说,能力强的主动跳槽可能性高,能力次的被辞推可能性高。

所以,履历表上的任何一次职业变动,尤其是工作频繁跳槽(两年内)的情况下,很容易被hr理解成“次品劳动力”。

也就是说,你的这次跳槽,不仅是这次跳槽的薪水,关系着你整个职业生涯。为了将你下次跳槽的薪水损失不大,那么最好的办法是这次找补回来。

再加上各种适应性风险和试用期,如果达不到30%的水平,那么跳槽跟降薪无异。

这两个因素相加,看起来是平薪从小公司到知名企业,但实际来说,相当于降薪。

那么,这种跳槽到底值不值呢?

3

跳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还是从“二手车交易”说起:刚才我们聊买车人的心态,无论车好坏,一律以坏车处理,自己必然不会吃亏。

这么一来,卖车的人不干了。我这实际好车,你上来给我一报废车的价格,这我肯定不卖。

这样一来,好车不卖,坏车不出。市场上长期只剩坏车了,买车人也不来了。市面上的坏车还会继续降价,卖车的人只能把坏车当成更坏的车来卖。

劣币驱逐良币长期维持之后,就会导致二手市场的崩溃,大家都没得玩了。

所以,经济学家认为,只要有“信息不对称”,交易最终都无法进行。

那么现实生活中,二手车交易市场继续活得很好,没有按照我们的理论发展下去。这是为什么?因为市场上有一些中立的三方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能,将私有信息公有化。

在招聘中,也有类似的公司,可以帮助自己将私有信息公有化,例如三方的背调公司,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对求职者来说,将自己的私有信息公有化,自己的多方面努力才是王道。

首先,我们先聊聊最简单保值的一项实力——学历。

4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鉴别人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学历逐步成为一个硬通货,特别是在校招的时候,很多知名企业非211、985不收简历。但是招聘市场大家都在喊一个声调,就是学历和能力不能划等号。

经济学家斯宾塞,在充分研究了劳动市场后,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教育信号传递,并因此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斯宾塞认为: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教育人才,二十鉴别人才,然后将鉴别后的新号传输到劳动市场,为劳动市场提供三方公有信息说明。

跟和氏璧的道理一样,教育其实就像和氏,敲掉顽石,鉴别里面是否有真玉。如果有,贴个标签“xx大学出品”。

这就是大部分公司校招时候为什么非985、211简历不收,不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必然优秀,而是说经过一轮的筛选,大学已经帮助企业提供了不少公有信息。

在中国,高考依旧是最重要的大考。虽然大家时常吐槽,通过高考来筛选学生,很不靠谱。但是,依旧不能废除,无可替代。

因为即使它再不靠谱,也比见面三十分钟的聊天来的实在吧。

事实上,高中的三年,也是人才鉴别的过程——

不能吃苦的,淘汰;

不是很聪明的,淘汰;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大好的青春,必须埋头在枯燥的书本中。或者高考失利了,为什么大学四年费劲去读更好的学校。

因为你要把你的“高智商、有恒心、肯上进”等等私有信息,转化成一个全社会认可的公有信息——211、985等名校学历。然后用着它,来换取下一个公有信息的背书,那就是名企工作经验。

私有信息转化为公有信息,意味着你的价值上涨。而任何的价值上升,都是需要代价。

高考或者考研,你付出了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二手车交易,三方评估公司的费用;

小公司跳槽到名企,换来一个有价值的背景背书,也算一次价值上升,降薪是不是代价,可能需要你自己衡量。

但因为你的工作经验换成了更有价值的“公有信息”

而且,在下一次谈薪的时候,你也有机会获得重新定价的权利,所以,整体是一个不亏的选择。

5

你能让你的信息有公信力

信息的价值最少翻了三倍

用降薪的方式,将自己的私有信息公有化,其实你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使可能调整回来,风险成本也很高。当然,有一些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完成信息公有化。

利用行业有影响力的交流机会,进入行业内人士的圈子,发出自己的观点

利用网上专业论坛、有影响力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文章

利用有影响力的行业平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参加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评比……

有人说,这不就是混圈子么?一点都不一样。混圈子核心是混进圈子,但是如果在圈子内没有说服力,只是门客, 也是白搭。

上面的方法核心说的是利用自己的渠道,创建自己的个人影响力。今年比较火的一个词,个人ip和个人品牌,就是说的这点。

信息即财富,这笔财富的方式大致为两种:

一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益。例如面试中各种面试攻略和技巧;

一种是让自己的信息公有化,利用信息透明,降低信息交易的成本。

两种各有偏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刚刚跳槽,月薪5万”“怎么办到”“很简单,信息不对称”
柠檬市场
隔行如隔山,总在自己的圈子里看来看去,得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
关于公有——不得不说的话
这个方法能让你白手起家,你敢做吗?超干货!
搭建企业私有云盘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