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丙戊酸,治疗精神疾病的小能手!

对付这6种精神疾病,丙戊酸的作用不容小觑哦~


作者:侣行家

来源: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属于短链脂肪酸家族,在我国应用于抗癫痫治疗已有 40 多年,其疗效确切、价格经济、安全性好已经得到公认。VPA 不仅在治疗癫痫方面有重大作用,其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也有着自己的作用。


1、丙戊酸治疗精神分裂症


一般认为,单用 VPA 疗效不肯定,而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时显示较理想的疗效。


VPA 联合氯氮平 治疗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疗效,如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较明显,起效快。VPA 可加强氯氮平的疗效,故被认为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新途径。


利培酮合用 VPA 对有攻击倾向或暴力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脑电图异常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可有效影响和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1]。


2、丙戊酸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发性疾病,其特点是抑郁、躁狂或轻躁狂和混合型情感状态的发作。目前大多数 VPA 药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双相情感障碍Ⅰ型,其特点是抑郁症和躁狂症发作。


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VPA 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急性治疗躁狂症期和维持期均可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它可以作为单药治疗或与其它药物,特别是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


——VPA在急性期躁狂的治疗


有研究表明,在治疗躁狂时,VPA 疗效与锂剂和卡马西平疗效相当,但不如奥氮平[2]。各种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指南(包括来自NICE,英国精神药理学协会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提出, VPA 对于除外育龄期妇女的其他躁狂症患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


一项系统回顾表明,锂剂或丙戊酸盐与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联合治疗躁狂症优于单用锂盐或 VPA[3]。实现部分缓解的躁狂症患者无论是单用抗精神病药或 VPA 均可通过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达到完全缓解。


——VPA在维持期的治疗


有研究[4]将 VPA 作为躁狂症维持期的药物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在出现情绪发作的时间上,VPA 、锂剂或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但有 VPA 较锂剂更有效的倾向;考虑到因情绪发作或抑郁发作退出试验等其他测量数据,VPA 优于安慰剂。此外,VPA 治疗急性期躁狂症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继续应用 VPA 治疗较安慰剂的缓解期明显延长。


这些证据足以说明,VPA 在躁狂症维持期的治疗中也是有效的。


3、丙戊酸治疗抑郁症[5]


治疗抑郁症时,VPA 以联用为主,目前主要采用丙戊酸盐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效果十分明显。丙戊酸盐或其他心境稳定剂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用药,对于急性抑郁症疗效可达 48% ,预防效果达 79% 。


应用 VPA 主要是因为:


① 抑郁症患者中有 ≥ 50% 是单相,其余均为双相,可能导致误诊;


② 丙戊酸盐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时被称为“增效剂”,起着强化抗抑郁的作用;


③ 防止并阻止抑郁症向狂躁症转化;


④ 能有效的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⑤ 其被认为是“减少自杀”的药物,可预防抑郁症患者自伤、自杀、攻击破坏性行为。


4、丙戊酸对迟发型运动障碍(TD)的治疗


采用 VPA 治疗 TD 的效果非常明显[6],主要的可能原因为 VPA 能竞争性抑制 GABA-T 的活性从而使脑内的 GABA 含量增加。GABA 又可抑制中脑黑质纹状多巴胺神经的传递,抑制多巴胺神经细胞的功能,多巴胺释放减少可降低突触后膜受体的敏感性,发挥治疗 TD 的作用。


故而在未找到治疗该疾病的特效药之前,运用 VPA 治疗 TD 是一种比较可取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大剂量用药不可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予以重视。


5、丙戊酸治疗脑梗死所致的精神障碍


腔隙性脑梗死所致的精神障碍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激惹易怒、情感控制力降低、烦躁,更有些患者存在幻觉和妄想。用丙戊酸镁可竞争性抑制 GABA-T 的活性,提高脑内 GABA 含量,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稳定情绪[5] 。


6、丙戊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多项试验证实了 VPA 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中的作用[7]。这些数据表明,VPA 可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改善,特别是降低过度反应的症状,如烦躁不安和愤怒的爆发。


参考文献:

[1]李海波。 丙戊酸盐在精神科的使用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 : 2604.

[2] Macritchie K, Geddes JR, Scott J, et al. Valproate for acute mood episodes in bipolar disorder[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3, (1): CD004052.

[3] Smith LA, Cornelius V,  Warnock A, et al. Acute bipolar ma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therapy vs[J]. monotherapy. Acta Psychiatr Scand. 2007, 115(1):12-20.

[4] Bowden CL, Calabrese JR, Mc Elroy SL, et al.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12-month trial of divalproex and lithium in treatment of outpatients with bipolar I disorder. Divalproex Maintenance Study Group. Arch Gen Psychiatry, 2000, 57(5):481-489.

[5] 任尚。丙戊酸盐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36(1A) :67-68.

[6] 尹秀茹,谢宝钦,蒋龙,等。 丙戊酸钠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双盲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2):92.

[7] Adamou M, Puchalska S, Plummer W, et al. Valpro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TS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Curr Med Res Opin, 2007, 23(6):1285-12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神经递质
【关注】这几种疾病容易和精神分裂症“撞衫”,你注意了吗?
尹肖雯:我为精神病患者画像
世界睡眠日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治疗睡眠障碍专家义诊周活动
躁狂症
世界公认的10大“长寿习惯”公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