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艺录】胡问遂:行书起源浅说

汉字经历了篆、隶、草、正几个阶段的递嬗演变,基本上稳定了结构的形态。楷书应用至今,而由楷书派生出的行书只不过较楷书流动一些,它是依附于正楷的书体,在唐张怀瓘所著的《书断》记载中说行书“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相传在后汉末年之时由刘德升所创。在书家评传中说:“刘德升字君嗣,颖水人,桓灵之时,以造行书擅名,虽以草创,亦丰韵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从这些记载中可以想见在行书的草创阶段刘德升是个集群众创造之大成者,使行书体初见规矩,据传当时的大书家胡昭、钟繇、罗辉、赵袭等都跟他学书,世传钟繇能作“行狎书”,即是行书,是一种介乎真、草之间以古拙的隶书用笔写的书体。


祖咏望终南余雪 胡问遂 105.5×33cm 1980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祖咏望终南余雪(局部)


祖咏望终南余雪(局部)


祖咏望终南余雪(局部)


真正能使行书体完备,以新的面貌出现,是经过了一百多年以后,在王羲之的努力、探索之下,总结了许多人的经验,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的秦汉篆隶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所谓“兼撮众法、备成一家”。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天地。


行书太白绝句 胡问遂 96×36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行书太白绝句(局部)


行书太白绝句(局部)


行书太白绝句(局部)


篆、隶、真、草各种书体,都有特定的结构规律,惟独行书,在书体上相间流行,接近楷书的结体则称之谓“行楷”,放纵一些点画牵连的可以称之谓“行草”。行书既能够比楷书书写简便,又不似草书难以辨认,切合实用,故容易通行。唐朝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趋复适时,行书为要。”它的伸缩既大,体态变化也多,能充分地发挥表露书者的性情,体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效果,故诸体纷呈,百花竞艳。


行草李白诗 胡问遂 104×33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行草李白诗(局部)


行草李白诗(局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课 | 初学者从什么字体入手?
李白《上阳台帖》
关于书法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连载二)
行草书章法(二)-行书的章法、特点及源流
糊说|从书法的历史谈美学的本能
刘灿铭谈唐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