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建筑-家具-2

  • 扶手椅

带有扶手的靠背椅简称“扶手椅”,在设计、制作上它比一般的靠背椅多了两侧的扶手,因此,在造型上比一般的椅子更显得丰富有变化。扶手椅的靠背到了清代时,按人体自然曲线设计的做法已经极为少见,而大多采用靠背和扶手上下垂直的形式。扶手椅又有许多细分的小类型,如玫瑰椅、官帽椅、太师椅等。

  • 圈椅

圈椅又俗称“罗圈椅”,其名称的来由也非常形象,因为圈椅就是指靠背和扶手呈环状的椅子。圈椅这种椅子的形式在唐代时期已经出现,是唐代高足靠背式坐具的一种新的形式,只不过当时还属于它的发展初期,所以具体样式无法与其后各代,特别是与明清时的同类椅子相比。圈椅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下为立柱、柱上椅面,上为椅背和扶手。圈椅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又产生了不同细分种类,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合理:椅腿增高、椅面变得更宽大、靠背略微后仰,坐用时更为舒服。除了用硬木板作椅面外,也有用丝绳或藤条编制而成的椅面,不同的材料能带给使用者不同的感觉。

  • 太师椅

太师椅实际上也是扶手椅的一种形式,清代时最为流行与常见。在一些官宦和富人宅邸内的厅堂中或比较庄重雅致的建筑室内,常常成对成行地摆设太师椅,并且是放置在厅堂等室内的中部,多呈两行纵向排列。还有的是采用两椅一桌或两椅一几的摆放形式。太师椅的摆放既大方、典雅,又有极好的实用性。

  • 清代太师椅的形式

清代的太师椅,是清代时采用靠背与扶手垂直制作的最多的椅类,它按椅背具体形式的不同可以细分出不同的小类,如整屏式,三屏式等。整屏式就是利用整个椅背做一个主体画面设计,大多是雕刻各种图案花纹,有的还嵌玉石或文木。三屏式就是椅背呈山字形,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扶手也配以相应的矮屏形式。

  • 玫瑰椅

扶手椅中椅子形体比较低矮,椅背部分也比一般椅子低的、几乎低到与扶手相同高度的一类,通称为“玫瑰椅”,常见的玫瑰椅的椅背与椅面也是呈垂直设计的。“玫瑰"其名是京作工匠的习惯称呼,在江南地区它多被称为“文椅"。“玫瑰"一词在古代有宝石,美玉之意,所以被称作“玫瑰”的这种椅子,其用料也较为考究,大多使用红木、花梨木等制成,并且上面还常常设置精美的装饰,整体造型也较为新颖,意韵典雅不凡,是文人雅士十分喜爱的一种坐具。玫瑰椅在宋代即已出现,当时的椅背与扶手是平齐的。到了明代的时候,椅背略略升高,不再与扶手齐平。清代时的玫瑰椅,在椅背和扶手的高低上与明代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清代更注重装饰,常在椅背和扶手处做出一些变化,这与清代追求繁丽的审美风气相应。

  • 官帽椅

官帽椅也是扶手椅的一种,并且也是扶手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类别。之所以被称为“官帽椅”,就因为这种椅子的形状看起来像是一顶官帽,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呼。它的具体形象是:椅子的靠背比较高,而两侧的扶手则较矮,所以整体看上去犹如一顶没有帽翅的乌纱帽。官帽椅又因椅背和扶手做法的区别,而有四出头官帽椅和南官帽椅两种形式。

  • 四出头官帽椅

四出头式官帽椅,就是其椅背上的搭脑和扶手的前端均采用出头的形式,搭脑出头两个,扶手出头两个,所以称为“四出头"。四出头式官帽椅的搭脑出头部位,多是通过立柱微微向上向后弯曲,而扶手出头部位则是微微向外侧弯转,从而形成一定的弧度,产生自然流畅的曲线,但又不弯曲太多,让人觉得非常柔润、舒适。四出头官帽椅是较为典型的明代椅类家具,所用木料讲究,不过,它的数量较少。清代中期以后,这种四出头宫帽椅就基本被清式的太师椅所替代了。

  • 南官帽椅

南官帽椅与四出头式官帽椅不同,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南官帽椅的搭脑两端、扶手前端不出头,并且大多做成软圆角,线条比四出头官帽椅显得更为柔顺流畅,不过,在舒展度上看起来比四出头式官帽椅略微差一点。但是在装饰手法和制作工艺上较为灵活,用材可方可圆,可曲可直,椅背上还可以雕、镂如意纹,云纹等图案。

  • 龟背式南官帽椅

明式的南官帽椅,还常常把椅面部分做成六角形,俗称“龟背式南官帽椅"。这种龟背式南官帽椅不但具有一般官帽椅的美观与舒适性,还能给人带来一种新鲜感,比较特别。

  • 梳背椅

梳背椅的最大特色之处就在于椅背部分,呈梳齿状密集排列,当然也像梳齿一样中间是有空隙的,通透的。其中的棂条或木棍有直形的,也有略微弯曲的,总而言之是要以人倚坐时感觉舒服为主。梳背椅只是椅背的一种变化形式,无论是玫瑰椅、官帽椅,还是其他椅子类型,椅背都可以做成梳背形式,所以有玫瑰梳背椅、官帽梳背椅等之别。

  • 交椅

交椅的细分形式也很多,带靠背的,带靠背和扶手的,靠背、扶手为垂直形式的,或者是靠背、扶手为弧形的,都随具体需要而定。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交椅,其最大、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椅子的腿为交叉形式,而不是像其他的椅子一样腿部是直立的。有了这种交叉的腿,交椅就可以在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非常方便携带。在宋代时交椅已经较为常见,不过当时主要是不带扶手的形式。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交椅多加上了扶手,坐用起来更为安全,舒适。明清时期的交椅又有两种主要细分类型,一是直背交椅,即靠背为垂直式;二是圆背交椅,即靠背或是靠背与扶手部分与圈椅相似,呈弧形。

  • 交杌

交杌也就是现在仍然在使用的马扎,它是由古代的胡床发展而来。交杌的最大特点就是腿可以折叠。对应着其能折叠的腿,交杌的杌面也都是用藤等材料编制而成的软面,而不是木料等不可动的材料。交杌在明代时形体较为高大,有些工料都比较讲究。清代时的交杌在明代的基础上更添华丽。此外,在清代时民间还出现了小型交杌,与今天所用的马扎所差已不多。

  • 清代的鹿角椅

鹿角椅是一种形制非常奇特的椅子,是清代时皇室所用,也是满人家具制作中的一绝。鹿角椅主要是用鹿角为材料而制成的一种特殊坐具,在清式家具中可谓独树一帜。现存最早的鹿角椅当属清太宗皇太极的御用鹿角椅,藏于沈阳故宫。它的椅背和扶手是由两只大鹿角相连构成,主体以花梨木做出柜架,又雕刻有云彩、海水、如意等纹样,并且镶金包铜。形体高大,装饰华丽,工艺精美、考究,又能协调统一。显出不凡的皇家气派。皇太极之后,已入主中原的康熙、乾隆皇帝在位时都曾制作过鹿角椅。并且在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中都有收藏。但因为清末时外敌的入侵与洗劫,鹿角椅现今所剩已无几。目前北京故宫所藏鹿角椅主要为乾隆年间制品,造型各有不同,但都奇巧生姿,其中有一座椅子上还雕刻有乾隆壬午中秋所题的御诗。

  • 安乐椅

安乐椅也称“摇椅”,从其名“安乐"两字即可知,这种椅子坐起来非常舒服。除了椅背外,安乐椅大多还都有扶手。而安乐椅的最大特点在椅腿上:安乐椅的椅腿主要呈弧形,并且是上翘的弧形,人坐在上面可以随意地前后摇动,它让人能够得到更为轻松的休息。只有椅腿的后部一小段弧线向下,以防止摇动时椅子倒向后部的地面。真是既有舒适性,也具安全性。

  • 宝座

宝座主要是指古代帝王、王爷等皇室成员专用的座椅,这就把它归入了椅子一类。实际上也可以把它归入榻一类,并且是榻中形式特殊的一类。宝座因其使用者的特殊性,所以只能使用在宫廷、行宫、王府等处的坐具,并且多设置在这些建筑室内的最重要的位置,即中轴线上的中部偏后处。宝座的特征是,其形体一般来说比椅子高大,而比榻略小。当然榻也有小的、宝座也有比榻大的,只是这样的情况相对少一些。宝座的座面一般呈长方形,扶手、靠背大多用实心板,上面雕刻有各种花纹,尤其是皇帝所用的宝座,扶手和靠背大多雕刻龙纹。宝座大多使用楠木、紫檀木等较珍贵的材料制作。总体来说,宝座的制作精美、细致,而且华丽高贵。

  • 凳子

在客人较多,而搬动椅子又不太方便时,厅堂还经常使用到凳子。凳子移动方便,灵活轻巧,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减、移置。凳子也称墩,和椅子一样是垂足而坐的家具,或者说,它就是没有靠背的椅子,当然,凳子并不是简单的在椅子的基础上去掉靠背而已,而是有了更多活泼灵巧的样式。凳的形式有方凳、圆凳、梅花凳、条凳、束腰墩、春墩、搁脚墩等,其取材极为广泛,有木凳、石墩、草墩、竹墩、藤墩、陶瓷墩等。

  • 条凳

条凳也称“长条凳"、“长板凳”、“板凳”等。条凳的凳面呈窄长形,从其正立面看,两头的凳腿呈“八”字形分开,上小下大,也就是说,凳腿是向外撇着的,这样可使其更具稳定性。条凳多在中、下等家庭中使用,并且多用硬木、杂木制作,基本使用木材料的本色,结构、造型都非常简单。条凳较常用的装饰手法,是在腿部和面板处四周起线,表面漆上浅色的油漆。也有的条凳装饰是在腿和座面相交处安装花牙子,或者雕饰如意纹等。一般乡村农家使用的条凳则丝毫没有装饰,除了板面就是腿,完全是为了实用。

  • 方凳

方凳的凳面大多是方形,也有一些呈长方形。条凳一般可坐多人,而方凳则大多只能坐两人或一人,也有少数可以坐三人。其在造型结构与装饰上,大多比条凳要精巧一些。方凳除了可以坐人之外,有时候人们还把它放在床前作为足踏,有些座面较宽的则放置在炕上作为炕几使用。

  • 春凳

春凳是方凳的一种,并且是方凳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春凳在明代时大多在女子的闺房或卧室中使用,凳面比条凳要宽,但长度没有条凳长。春凳的凳面上一般只能并排坐两个人,所以又被称为“二人凳",其凳面的长宽比大约是2: 1。

墩也是一种没有靠背的坐具,从这一点上来讲,它与凳子没有多大区别。不过,墩的整体造型大多为鼓形,腹部大,上下小,坐面呈圆形,比较圆润、精巧。所以墩又称“圆墩”、“鼓墩”。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墩可以分为石墩、木墩、瓷墩、树根墩、藤墩、竹墩等。此外,还有一种凳面铺设棉垫或罩上锦袱的绣墩。而根据具体造型的不同,又有瓜棱墩、梅花墩、开光墩、直棂墩等区别。其实,梅花墩严格说来并不是圆墩,而是梅花形墩,不过是总体上来看比较圆润罢了。而除了大多为圆形的墩外,还有些方形的墩, 从平面上来看,与圆墩就毫无相近之处了。

  • 开光墩

开光墩是墩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在腹部留有通透大洞的墩,这也是开光墩的特点。开光墩可以是圆形墩,也可以是方形墩;可以是石墩,也可是木墩等。不过,圆形、木质的开光墩相对多一些,一是木料毕竟比石料凿洞雕镂更容易一些,二是在圆形的立面上开洞比在方形的立面上开洞更富有意趣。

  • 木墩

木墩就是木质的墩,它是墩中品种最多的一类,也是工艺最为繁复多样的一类。在木质墩中又以一些名贵木料制作的硬木墩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墩的工艺水平和墩的时代风格。例如,紫檀、花梨、红木等,尤其是其中木质细腻、木色深而纯正的木质墩,最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 藏族壁龛

壁橱、壁柜、壁龛是藏族民居室内最常见的家具,它们多是利用木板墙做成。如,甘孜州的藏族住宅,室内的分间墙都是木板,人们便利用木板墙的支柱作框架,安置搁板,称为壁架;如果再于壁架上加橱门,抽斗,便成为壁橱。壁架、壁橱、壁柜、壁龛都是不可整体移动的家具形式,里面装着衣、食、器物。这些家具做的大、小精、粗的不同,显示着各家的贫与富。藏族壁龛大多是石膏材料制成,色调洁白,纯净清新,各色大小器物摆放其间,犹如工艺品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八大名椅”
知木说之太师椅篇
一文带你领略中国古代“八大名椅”的各具千秋!
藏海雅事之——闲话“椅子”
红木界八大名椅,气度非凡
硬木界的10大名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