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刀笔吏”是什么人


“刀笔吏”是什么人

 

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讲述了“刀笔吏”的由来。作者说,“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儿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因为要改出现在竹木简上的书写错误,人们就用名叫“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作者最后写道:“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刀笔并用,因此历代的文职官吏也被称作'刀笔吏’。”

 

  作者的确阐述得很好,却忽略了“刀笔吏”的特殊用法。因为,在古代人们还往往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清稗类钞》“狱讼类”有数篇关于“刀笔吏”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刀笔之锋芒。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苏州有位名叫陈社甫的讼师,善写状纸。他的同乡王某曾借钱给一个寡妇,但是寡妇好久没有还钱,于是王某就数落了她一顿。寡妇十分羞愧,回到家后越想越不是味儿,于是在雨夜来到王家门口上吊自杀。陈社甫听了王某的叙说后,索取五百两银子,并让王某给寡妇换双干净鞋,然后写了一张状纸,其中有这么一句:“八尺门高,一女焉能独缢;三更雨甚,双足何以无泥?”意思是说,一个弱女子,如何能一个人在那么高的地方自尽?更何况,夜里本来下着雨,为何这个女子的鞋子上却没有泥巴?当地官员看后,觉得状纸中所说的事情确实不可能独自完成,于是仅仅判王某买副棺材了事。

 

  “刀笔吏”的刀笔之功不仅在于其文笔之犀利,更是在于其对于事情的理解、解析有过人之处,“刀笔吏”的此种作用在相互倾轧的官场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虽然也有一些“刀笔吏”既能坚守自己道德底线又通晓律例,但是更多的“刀笔吏“为了谋求胜诉及一字千金的效果又不惜教唆当事人弄虚作假、伪造证据,所以“刀笔吏”的名声并不是很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是“曩生之日” / “其刀如笔”?两篇
这样的白桦树,很多人画哭了
讼师“刀笔”的威力
刀笔吏还真是不可小瞧
南紫初祖紫阳真人小传
书刀本一家:穿越千年,谁是《书剑恩仇录》的终结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