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跻身非遗 未来还能做什么

 

我国第一个申遗成功的是昆曲
 

    按照惯性思维,跻身地位显赫的“世遗大家庭”,二十四节气的知名度立马从国家级扶摇而上,成为世界级,继而会在品牌保护、商业开发上打出一套组合拳。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是第一步,接下来怎么依靠“非遗”头衔下一盘大棋,是值得未来思考的第二步。
 

    1.“入遗”的高级目标 绝不是就地涨价

    为什么各国要用那么大力气申报,先看段白纸黑字的书面记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这段话比较高大上,不那么通俗上口,其实更简单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大重要意义:一是接续历史;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三是增强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软力量”。
       申遗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开发和牟利,还是为了保护与传承,答案当然是后者。《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4条明确指出,“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是有关国家的责任”。世界遗产只是一个名号,重要的是对遗产实施保护、开发并向人类展示。或者直接说,“入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相关物质或非物质的遗产,而不是为了更方便就地涨价。
       文化遗产很多都在花大钱费大力地投入保护,但并不一定都具有观赏价值,二十四节气说起来似乎和都市现代工业社会有些距离,但是保护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这又为什么?
       答案有三:保存历史的记忆、继承优秀的文化、发掘先民的智慧。从先秦西汉,中国基本就把二十四节气配全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能顺利进行,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二十四节气的作用很大。古人有很多奇特做法,我们今天可能不了解,但把它作为遗产保存下来,将来研究深入了就有可能破解。

 

    2.一入非遗“山寨”遍地 怪圈需打破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联合国级别的非遗名录,当然是大好事,这意味着知名度和保护力度的大幅提高,但在国内往往出现另一个怪圈,就是立马涨价和出现大量打非遗概念的山寨产品。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在过去一二十年时间里,纷纷都呈现出涨价趋势。故宫、黄山、武当山、九寨沟、丹霞、张家界等知名景区,纷纷都在申遗之后将价格涨起。一方面,必须要承认,地方申遗确实花了不少钱,但另一方面,申遗只为涨价,然后不管传承和保护,只管开发利用和GDP增长,这样的申遗态度和最终结果就非常让人纠结。
       几乎所有已经进行产业化尝试并取得盈利的“非遗”项目,都曾遭遇“山寨版”的苦恼。谁来保护这些“非遗”项目免受“山寨版”的冲击?当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宣告成功,也许很快会出现一些节气科研领域的相关产品,或曰养生,或曰饮食,其中真伪,尚需辨别。除去突然冒出的衍生产品不说,可能还会有旅游线路、国学教育纷纷加进来关于节气的元素,名为新文化,实为新卖点。
       就像二十四节气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是关键。非遗与现代新科技发明不同,是经过历史长河的一种集体记忆的结果,并不是单属于哪一个人或某一群体。因此,很难使用现代知识产权的办法去保护,可是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又很容易过度开发,鱼龙混杂,降低非遗的文化含量。于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出现,谁来保护,谁被保护,落实不到具体人、具体物的头上,就有点难下手。 
       “非遗热”为什么容易变味?今天,许多投入到“非遗热”中的执行部门和民间团体奉行的是唯经济论,把传承非遗传承文化的事情量化处理,所谓量化就是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用经济上的计算来做行动参考,文化纳入经济框架内加以考量,以经济价值为衡量重要指标。像二十四节气,入选非遗了,名气有了是一回事儿,怎么开发利用是另一回事儿,很容易跟着经济产业的指挥棒东奔西走。二十四节气,以前是科学,现在更像是种传统文化,如果无形的文化不能带来有形的经济利益,那么就是随时可以暂时放置或停滞不前的东西。如果文化也能带来GDP,无形的文化立马可以转成有形的产业。

 

    3.节气非遗的未来学术与现实间的博弈

    节气不像自然景区,不像手工技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载体,不管想做什么事都能找到抓手发力点。节气,说是科学,又似文化,投射到当下,谁和他相关?大概就是学术和现实开发。
       首先是学术立场,要求对所面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其各方向变化,进行冷静的全方位追踪观察,并运用现代民俗学理论和高科技手段,加以记录整理,进而加以研究,寻求理论的说明,探讨积极健康的出路,这应该是学者最基本立场。做好这一点,才能从学理的高度介入保护的实践。说白了,是总结或破译古人制定节气的科学依据,分析其中智慧,为后人提供科研思路。
       其次,是现实开发的立场。先对那些被改变淘汰的部分(物质的、仪式的、口传的)广泛地收集,逐步建立各类级次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确实有自己的历史演进过程,每前进一步,它都会增加一点什么,也会蜕去一点什么。从文化变化本身来说,蜕去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但对于历史来说,恰恰是不可缺少的。应尽最大可能进行保护。对于节气大学问里那些具有积极意义但并没有被充分认识的民俗事项,进行充分的学理解释,使之健康发展并更好地发挥作用。古代传下来那么多关于节气的气候谚语,可能至今仍广泛沿用的不到一半,那些快被忘记的谚语里有多少应该被打捞起来,做个加强版的天气预报。还有那些关于节气的饮食、养生智慧,不要被年轻人自觉摒弃,只成为老年人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市场经济并非绝缘的,如果今天我们仅仅把它供养在博物馆,也许并非一种明智和可持续的手段。”这是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章建刚的观点。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到自身的生产中,这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今年文化部公布的资料,目前全国非遗资源有近87万项,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遗保护。这样折合下来,每一项只有不到3万元的保护经费,所以依靠政府财政保护它们是不可能的,要保存下来,就必然要进行生产性保护。
       推动非遗的产业融合,可以推动非遗与演艺业相融合,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使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与影视制作、文艺演出等产业结合,就像我们山西的文化精品《立秋》;还能推动非遗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结合旅游路线,带动非遗相关的产品开发;另外,需要推动非遗与现代工业相融合,可以按需生产、集约经营,走与现代工业生产并举并存、互补互益的产业发展道路。不过,在非遗与产业融合的过程,进行“生产性保护”,首先要确保非遗生命力。生产的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如果在产业开发中把非遗的文化含量做没了,那就无异于背道而驰了。

作者:刘巍
来源:山西晚报


  0人 分享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化|“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并非使命的终结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为什么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啥重要意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名扬海外
“二十四节气”申遗?! 这个可以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