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拾遗笔记 l 石涛一画论

“一画”听起来是最极简单之法,实质上却是一种哲学,美学,艺术学上的具有最丰富内容的表现,与机械上的迹划全然异质异味。

文 l 周汝昌

画 l 石涛

石涛,生活于清处顺,康时代,我国绘画大师,奇才畸士,罕有伦匹。他是明宗室靖藩之裔,明亡,其父亨嘉自称“监国”谋立,因而被害(明室内讧,非清兵杀害);有一义仆将他偷移潜逃至武昌,以无所依,入寺为僧,从此与世隔绝,一意习书作画。晚居金陵,扬州,与雪芹之祖父曹寅有交。在安徽时,宣城大诗家施闰章,梅清,梅庚等极重之。

入黄山,为曹鼎望绘七十二奇峰,峰各一法,绝无略同。

又尝做《十六尊者像》《百美图》等人物长卷,楼台花木,无不精绝,见者爱不释手。

这样一位大师,平生题跋文字甚丰,最要者还留下了一部画论专著《画谱》。石涛《画谱》的题名,似乎暗含与孙过庭的《书谱》有同声并座之意。其内容虽以画论为主,却正专设了“兼字”一章,表明他深知书法与绘画之不可分离的关系。

其根由即在,中国的书画,最“原始”的也是最关键的“原素”就是“一画”的“画”。没有它,不懂它,就没有中国书画乃至一切艺术。

何为一画之法?

远古之人,我们的老祖宗,万万千千年中,不知何以表达,表现自己的感受与意念,是以尔时并无“艺术”可言。忽一日,有一大智慧者,仰观俯察,天宇穹庐,是圆,而天地相连之处,是平直的“分界”,即今之所谓“地平线”。于是他提笔(多半是石头或者树枝)在软土地上“画”了一条“线”!

此线一出,上下分,天地判,阴阳明,可说整个精神意识的世界,竟由“混沌”“鸿濛”状态而一下豁然开朗!由此,乾坤显而万物著矣!

石涛是位大师,也是奇人怪杰,绘艺的成就惊动了当时后世,则其画论尤为“绝特”(鲁迅用语也)。他独辟蹊径,一扫凡词,高高标出了一个“一画之法”。

他一上来就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自立矣。”这就是表明从《老子》的“朴散则为器”的哲思而来的艺思。

石涛认为,“一画”,首先是天地造化所授予人的灵能智事,故具有生命,气韵,血脉,神采,也与“活物”一同无别。

他在《遵受》章中所说的“夫一画含万物手中........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这就是最纯正的艺术造化论,从根本区别于摹仿论者。

石涛说,人是“蒙养”(早期稿本作“学养”)深厚了,运墨就显现出灵秀之气韵,而非干枯僵死粗丑的“墨道子”。人的“生活”广透了,操笔就会带出一派遒举,飞动,俊利,流动的神采,而不是呆板,垮懈,死滞的“图样”。

石涛之“生活”并非今之所谓“日常生活”“文化生活”'体验生活”之类。他的“生活”似乎是指天地万物的“生香活色”。试聆石涛之言曰:

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又近又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缥缈,此生活之大端也。

故山川万物之荐灵于人,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苟非其然,焉能使笔墨之下.......一一尽其灵而足其神。

这段话在石涛全部画论中,可谓重要之极。

他以一位旷世绝才的大师的体会而宣示于人,在他的认识中,山川万物皆有其生命精神,气韵,丰致.......无一死物;而人有蒙养之灵,方能与山川万物所荐之“灵”相会相通,如此最终能进到一种至美。

此至美乃是人所“尽”的“灵”与所“足”的“神”。而此神与灵,实包天地万物与艺术家所交感的精气灵魂,无限生机,生态,生意,生趣乃至造化的“洪钧”之大德与至美。斯为中国艺术论之一大升华,可谓直造根源,不隔俗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大利先生《中国画十论》
石涛艺术思想
中国绘画之理论体系
【画论发微】童中焘解读何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周锡山:清《石涛画语录》最新诠释
盆景与“一画论”——在互相为师中共同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