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子保送复旦,父母答应换手机又觉太贵,“欺骗式”教育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01

昨天妹妹很担忧地给我说了一个事情,她好像把儿子气着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所有兴趣班里,外甥最喜欢围棋,老师和妹妹说孩子挺有天赋的就是不太勤奋,希望家长回家督促孩子多练习。围棋练习都是在APP上与全国各地的小朋友对弈练习,根据练习次数和胜负情况系统给予晋级。妹妹为了激励儿子多练习,与儿子约定如果能在两个周内将围棋的级数升至5级,就给他50元零花钱,这些钱可以自由支配,外甥很感兴趣,提至到100元,妹妹也同意了。

自从和妈妈约定后,外甥下棋非常积极用心,因为妈妈每天限定了看电脑的时间,他就把以前看动画片的时间都用来下棋了。10天的时间外甥就升到了5级。可当外甥信心满满地去和妈妈兑现承诺的时候,妈妈却说我只是为了鼓励你好好学习围棋,一个小孩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你想买什么,只要合理我都给你买。

对于妈妈的失信,外甥不依不饶哭闹了很久,最终看妈妈没有要兑现承诺的意思,他安静了下来。妹妹以为孩子自己想通了呢,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可后来发现孩子尽管不哭闹了,但一天都不开心,也不主动和妈妈说话,晚上睡觉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抱着自己的小被子去自己卧室睡去了,这是以前绝对没有的事情。

上一年级后,妹妹就让外甥自己睡,孩子说怕黑,一直都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这次居然主动自己睡了,连续几天孩子都这样闷闷不乐。这下妹妹有点担心了,平时大大咧咧的儿子忽然郁郁寡欢,心里很不是滋味。妹妹想不通,一个8岁的孩子怎么这么爱记仇,况且就这么点小事,还能记这么久,以后遇到大事还了得?

其实这事不能怪孩子,完全是大人的过错。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绝对不会欺骗他,所以孩子才那么努力用功,可没想到他最信任的人却却辜负了孩子的这份信任。

更让孩子伤心的是,父母不仅骗了他,还用“为你好”敷衍他,理直气壮地说孩子不懂事,无理取闹。

02父母不守信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很多父母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经常性对孩子说,你做了什么什么,我就给你做什么什么,往往这个时候家长所承诺的东西是孩子内心中非常渴望的东西。但当孩子做到的时候,有些父母会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完成自己的承诺。他们总觉得孩子小,好糊弄,反正迟早会忘记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这些“谎言”,对于孩子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可以被遗忘的小事。在大人眼里,那可能只是一颗糖果、一个玩具、一次出去玩的机会而已,但在孩子眼里,那是他全部的期望。

作为家长的我们在举止中带着自己原生家庭的烙印,又会在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将他们展现给孩子,并深深影响着他们。父母不守信对孩子可能造成以下不好的影响:

1、孩子不再信任父母

父母的不守信会失掉在孩子内心里的地位。毕竟孩子还小,他们没有那么强的约束力,需要你去督促,但是如果孩子能够完成了你却没有做到的话,那么只会让他失去信心,更会失掉对你的信任。信任这种东西一旦失去,再想建立就很难了。很多孩子就是在一次次被父母失信当中,失去了期待,关闭了心门,时间久了,性格也会受到影响。

社会学家林·扎克说过,“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来自父母的每一次欺骗,都足以压垮孩子的内心世界。”

当那些长期被父母爽约的孩子发现,他无论如何努力都换不来父母的承诺的时候,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意志消沉,陷入绝望。

父母对子女的承诺背后,反射的是他们对孩子的用心和关注程度。一个长期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是孤独的,无助的。在孩子看来,父母的话就是真理,如果连父母都无法去相信,那还能相信谁呢?

所以,永远不要用我们的言而无信,带给孩子一辈子“永远等不到”的童年阴影。

2、孩子“不再听话”

当大人总是给孩子开空头支票,孩子慢慢就会明白,“忍耐一会儿能多吃一个棉花糖的故事,是骗人的,我不如先吃下这个棉花糖更加稳妥。”

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在儿子假期期间,我每天早晨与儿子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让儿子根据这个计划表,自己安排时间完成。刚开始儿子有些拖延,快睡觉了还有几项没有完成,这时候我就盯着他完成当天所有任务后,才能上床睡觉。几天后,儿子就不拖延了,有时候还做得很快,一上午就把计划表上的任务完成了,然后整个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都在玩游戏。当看到儿子一直在玩的时候,就觉得孩子还能学点什么,于是常常临时再加几项作业,儿子虽然不情愿,但也完成了。

一段时间后,儿子又变得拖延了,做一项作业就玩好长时间,常常要到晚上睡觉前才能完成。一次,我批评儿子说,你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早早完成了,非得拖到睡觉前才完成。儿子说,谁让你说话不算话,立计划的时候说得好好的,做完计划表上的作业就没有了,可一旦我早早做完,你就给我加任务,那我不如慢慢做呢。听了儿子的话,我恍然大悟,儿子的拖延症原来是我的失信造成的。

父母多次的敷衍和没有实现的承诺,会让孩子变得“不再听话”。失信于孩子的父母,不再有威信,又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呢?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心理学家Chelsea Hays和Leslie Carver发现: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会越来越容易受到撒谎者的影响,孩子不但会模仿说谎,还会认为不需要对骗过自己的人诚实。

成年以后也往往会不信任别人,个性也会更加敏感多疑。相反,如果父母信守承诺,孩子将以此为榜样,并进行效仿。

所以,想让孩子以后成为一个言而有信的人,父母就必须一诺千金。

03 做一个守信的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只答应孩子的合理要求

为什么有些父母说到却做不到?就是因为明知道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但是为了让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而随口答应孩子。但是孩子不傻呀,等孩子完成父母的要求后,必然要求父母兑现,父母做不到让孩子空欢喜一场,会影响亲子关系。

所以父母在答应孩子的要求时,一定要先看看是否合理。

2、如果做不到就别轻易许诺

父母在对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是不是可以办到,如果可以,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说到做到;如果不能,就不要轻易地许下承诺,更不能欺骗孩子。

当时不答应孩子的要求,孩子可能只是感到失望,但如果答应之后又做不到,就是充满欢喜又突然堕入深渊!

父母不能肆意摧毁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哪怕再难做到,只要你答应了,就要想方设法做到,孩子才会更信赖父母,更笃定父母对他的爱。

所以,面对孩子,父母不要轻言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去实现。

教育学家费斯泰洛奇说:父母对孩子说话算数,是增加自己威信的最好方式。

3、如果无法兑现承诺,一定要及时道歉,并给予弥补

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的承诺可能是:这周末带你去爬山、考好了我们一家人去旅游,这些需要在特定时间,特定天气履行的承诺。等到要兑现承诺的时间后,父母突然被工作绊住或天公不作美,实在没办法及时兑现承诺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指责孩子不懂事,而是要诚恳地和孩子道歉,把原因跟孩子讲清楚,取得孩子的谅解。

当父母失信孩子时,不仅仅是要给孩子道歉,还要及时弥补自己的过失,重新交给孩子一个尽可能满意的答复。

千万不要在犯错的时候,硬撑着面子拒绝向孩子道歉。很多孩子受伤后,一辈子等不到父母那句“对不起”。

日剧《四重奏》里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比悲伤更悲伤的,是空欢喜。”

最后,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言不伤人,诺不轻许!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吹牛请全班同学吃包子,妈妈上门兑现,诚信教育就藏在细节里
“张歆艺,99块钱的鞋,你计较什么?”
小事做起——摘自赵妙果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孝顺?从他放假第一天你就做错了
有多少父母,一边宠爱一边伤害孩子
别把孩子培养得太优秀了。阜阳的杨女士与老伴都是教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