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丨大气环境知识点整理,附相关试题练习!


这几天针对期末考试给大家整理了不少干货知识,今天咱们要讲解的是大气环境知识点,认真看,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1、低层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成分 主要分布的层次 主要作用
干洁空气 N2 对流层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 对流层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O2 对流层 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O3 平流层 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水汽 对流层 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固体杂质 对流层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展开剩余92%

2、大气的垂直分布

名称 分布高度 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因地因时而异:①低纬大于高纬: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②夏季大于冬季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热越多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该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旺盛,对流层的厚度就越大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在22~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该层水汽、杂质极少,能见度好,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下部冷上部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 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 距离地球远,受地球的引力小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此处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3、逆温现象

(1)含义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

(2)成因

①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②空气平流: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一般来说,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③空气下沉:常发生在山地,又称为地形逆温。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④锋面因素: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小,爬升到冷空气的上面,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锋面。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也会出现逆温。

(3)影响

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了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所以逆温现象产生后,会形成大雾天气,加重空气污染。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的热力状况

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作用的波长范围 作用特点 实例 意义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臭氧(平流层)、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 紫外线、红外线 吸收强烈,有选择性,对可见光吸收很少,可透视到地面 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减小了气温日较差,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反射 水滴、云层、较大颗粒的尘埃 各种波长 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①阴天,白天的气温一般不高;②世界上最高气温不在赤道,而在20°N~30°N的沙漠地区
散射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 可见光短波(蓝紫光最易) 向四面八方散射,有选择性 ①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②日出前、日落后,天空仍然明亮
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云层 各种波长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 ①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②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1)纬度:一是影响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从而直接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强弱,同时导致太阳辐射通过大气路程的长短产生差异,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强弱之分,从而间接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强弱。二是影响到白昼的长短,从而影响到日照时间长短导致太阳辐射的多少。

(2)天气:天气晴朗或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3)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路程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三、大气的运动

1、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

(2)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成因 风向 图示
海陆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间温差的变化,形成昼的海风和夜的陆风 海风
陆风
山谷风环流 山坡增温快、降温快,导致山坡温度与山谷温度出现差异,形成了昼的谷风和夜的山风 山风
谷风
城市风环流 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而形成的高空城市大气吹向郊区 城市风
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夏季风
冬季风

2、大气的水平运动

四、大气热力环流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关联要素——气温 表现
1.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 地表气温随太阳辐射时空变化而变化 空间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时间 日变化 正午后14:00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03吸收紫外线
反射 阴天云层厚反射作用强,光线弱,白天气温低。
散射 散射具有选择性,晴天天空呈蔚蓝色,如日出前及日落后天亮
3. 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1.水面-森林-草原-荒漠-冰面,比热容渐小,升(降)温速度渐快。2.影响气温的空间分布3.影响气温的日较差及年较差。
4.大气逆辐射 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大气保温作用越强 1.阴天的夜晚,云层厚,逆辐射强,气温不太低
2.秋冬季节,夜晚农田人造烟雾防霜冻3.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有关

2.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原理

(2)热力环流过程

3.大气环流

4.气候

五、试题练习

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东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

2.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  )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答案与解析

分析:

1.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根据图示等压线的分布, M地位于高压附近,盛行风为西北风;N地的北侧为高压,所以其风向为东北风。故选A。

2.从等压线分布分析,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所以北半球应为夏季。故选B。

答案:

1.A

2.B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力环流 专题学习
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02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为什么海拔越高反而气温越低,不是离太阳更近吗?
高考考点之全球性大气环流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41:大气热力过程和气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