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射胰岛素的糖友,试试碳水化合物计数法

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机体提供能量。进食后,他们经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为小分子状态而吸收,在体内部分转换为葡萄糖,升高血糖的作用较慢;碳水化合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绝大部分分解为葡萄糖而吸收,一般吸收5~15分钟就能使血糖升高。由此可见,碳水化合物在升高餐后血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饮食结构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部分能量(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很多糖尿病患者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相比于其他营养物质,控制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对糖尿病患者预测和调节餐后血糖有更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计数法?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carbohydrate counting,CHO)是一种计划饮食的方法,它的重点是合理、准确地分配一天中允许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相比于国内,国外更常使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尤其是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时,研究人员将食物共分成4大类:淀粉类、水果、牛奶、甜食或其他。糖尿病患者一般不会将甜食纳入日常的饮食计划,因此,淀粉类、水果、牛奶的摄入量是制定饮食计划的重点关注对象。该计数法将含有15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称作一个“碳水化合物交换份”,同类交换份可以相互替换。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通过合理分配一天各餐中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并保持每餐或每顿加餐摄入相似的碳水化合物数量,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较容易地达到血糖控制目的,同时又可增加食物的选择性。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版)》认为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进行医学营养治疗具有更佳的灵活性、易用性、简单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应用该方法,都能使1型糖尿病患者获益,包括血糖控制、减少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用量、改善生活质量。对于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碳水计数法也同样有利。



食品交换份法与碳水化合物计数法的区别

食品交换份法是糖友熟知且常用的饮食治疗方法,该方法将食物按照来源和性质分为以下种类: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大豆类、奶制品、肉类、蛋类、坚果类、油脂类。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似,不同类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也大致相等,如谷薯类25克、蔬菜类500克、肉类50克、奶制品160克,所含的能量大约都是90千卡。

通过食品交换份法,糖友能确切地知道自己吃的一份食物中含有90千卡能量。但是不同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却是不同的,如一份谷薯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20克,一份大豆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4克。因此,食品交换份法忽视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和胰岛素剂量的调节。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且餐后血糖高的患者,食品交换份法对餐后血糖的预测能力较低。而使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时,每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是具体的,糖友对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怎么使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分为基础法和高级法,基础法适用于固定胰岛素剂量的患者(也可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使用口服降糖药的糖友);高级法适用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胰岛素泵)的患者,也可用于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MDI)的患者。每餐进食碳水化合物的量应当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对于非超重男性每餐进食4~5份(60~75克)碳水化合物,非超重女性每餐进食3~4份(45~60克)碳水化合物,超重患者减少1份碳水化合物(15克)。每周3~5次有氧运动的患者,每日增加1份碳水化合物(15克)。每次加餐进食1份碳水化合物。

基础法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糖友可能就疑惑了,如何才能得知含有15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具体有多少呢?比如,含有15克碳水化合物的饼干、樱桃各有多重呢?这个时候,糖友就要借助一些工具来查找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了,如果商品外包装有食品标签,就可以根据上面标注的碳水化合物数值和食品总重量来计算每一份(含15克碳水化合物)食品的重量。对于没有食品标签的新鲜水果,糖友可以通过网络或书籍查找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如每100克樱桃含碳水化合物约为10.2克,那么150克(3两)樱桃含碳水化合物就是15.3克(约为15克),因此,如果糖友在加餐的时候想吃樱桃,就可以吃150克。用这个方法,糖友不仅可以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还可以通过定量来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患者没有绝对的饮食禁忌,只是食用量有限制。(如表1,每100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举例,数据来源:《中国食品营养网》)

高级法  高级法涉及胰岛素剂量的调节,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建议需要使用高级计数法的糖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完全掌握之后才能独立操作。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举例


食物名称

碳水化合物(克)

淀粉类

面条(均值)

61.9

馒头(均值)

47

蒸米饭(均值)

25.9

马铃薯(土豆)

17.2

胡萝卜

10

毛豆(青豆)

10.5

16.4

山药

12.4

乳制品

牛乳(均值)

3.4

脱脂牛乳

4.8

酸奶(均值)

9.3

酸奶(脱脂)

10

零食

蛋糕

67.1

锅巴

59.2

蛋酥卷

53.7

豆沙月饼

65.6

水果

苹果(均值)

13.5

梨(均值)

13.3

桃(均值)

12.2

李子

8.7

石榴(均值)

18.7

草莓

7.1

红果(大山楂)

25.1

11.1


当然,使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并不意味着不用管其他营养物质和总能量的摄入量了,建议糖友在制定饮食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总能量,还要关注三餐和加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喝豆浆可以控制血糖吗?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差异巨大
糖尿病患者的“最强饮食法”,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餐后血糖……
一文读懂:糖尿病患者必备的生存技能和生活知识(附推荐书目)
一次低血糖等于一年白控糖,第三点80%的人都会误解
不吃碳水化合物,能逆转90%的2型糖尿病?到底靠不靠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