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融圈没有爱情:睡自己都没时间,哪有时间睡别人

收到一个姑娘的来信,信里她聊了聊和投行男友的情感经历:

从小到大,他都属于“别人家孩子”的典型。

家境一般,但凭聪明智慧不负众望,读重点中学、考上名牌大学、走校招进大公司,一切都看起来都顺水推舟。

但自从事业稳步上升之后,我和他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曾经那个一心铺在学业上从不和妹子搭讪的高冷男同学,也开始变得油腔滑调,手机里藏满了秘密,行程里藏满了未知。

我不止一次在行李箱里发现避孕套,在深夜见到他惊慌失措的接听未知的电话……

这段相守10年的感情,我再也无力承受了。

面对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想,我该退出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金融圈成了情感背叛高发的雷区,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各类爆料,就连国外著名已婚男女最爱使用的偷情网站 Victoria Milan 的统计中,金融从业人员的出轨率都以21%位居榜首。

聚光灯下到处都是金融圈的黑暗面,这个名利场,似乎成了乱象的“温床”。

那么下半身集体失控的金融圈,到底有没有爱情?

最近和金融圈的老朋友们聊了聊,把金融圈人士对待感情的状态做了几个分类,趁此佳节刚好和大家分享一下。

鸡血爱好者

 成年人的感情 

只谈性不谈爱 

对于鸡血爱好者来说,只谈性不谈爱,你情我愿的约炮可以,谈感情就算了。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时间处理复杂的情感关系,更重要的是,对他们来说,打一炮就像肚子疼喝杯热水、身体疲惫了打鸡血一样,没什么道德谴责的必要。

有个做期货的朋友说,期货交易是一个压力感爆棚的工作,对体力和精力要求极高,每天经手的都是几十上百万的单子,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绷、身体又很疲惫的状态。

长此以往,身体总需要去寻求点儿刺激。

所以,基本上孤男寡女同处一室,就会发生点儿什么,但第二天醒过来,大家各自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没人会当真。

据说,很多金融从业者,天天直面超1000%多巴胺分泌的体验,长期处于一种多巴胺高浓度状态,所以就像《华尔街之狼》中小李子找小姐在办公室做爱一样,打一炮更多时候真的只是一种发泄,可以通过刺激人体某种物质的分泌,使人得以继续保持在亢奋状态。

爬梯少年

 做爱就像升级打怪 

 直到睡到理想位置 

我之前也提到过,金融圈是个资源和人脉并重的圈子,但如何积累并利用起来,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标准。

爬梯少年自然是属于从一开始就把持不住自己的,毕竟在这个被富二代围追堵截的圈子里混,需要的不单单只是有两把刷子。

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当爬梯少年面对的是奋力拼搏却依然竞争失败带来的打击,而旁边富二代们却是随随便便就能拿下一掷千金客户的成功。

在这种长期焦虑的情绪中,自然一旦看准时间就会毫不犹豫的抓住。“被边缘”支配的恐惧,会让爬梯少年更期待接近欲望,于是在这个体系里离“成功”就会更近一些。

总之,急着往上爬的少年们总会去找各种各样的“捷径”,对他们来说偶尔“出卖”一下身体不算什么,而且,这种事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直到睡到某个位置。

油腻仁师

 仁师光环下的 

 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是金融里面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就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顶着“仁师”光环的施恩者,并不会随随便便就会给人提供一条爬梯。

金融圈从来没有一拍脑门的热血行为,从来都是把条件讲得明明白白,愿者上钩。

据我观察,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伪富豪最喜欢扮演“仁师”角色,有点闲钱外加有点资源,频繁出入各种场合,接触的人相对较多,自然就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角色扮演。

再加上爬梯少年们等对金钱、权利充满崇拜的人助长了他们好为人师的喜好,资源互换一下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感情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场等价交换。

他们靠不停换着罩杯和体位来满足自己内心的空洞,然后把自己的资源和权利施舍出去一点点,充其量在他们眼里是有点儿代价的助人为乐。

久而久之,习惯了在钱和地位中寻求成就感,真实的爱早已慢慢耗竭。

高效人士

  右手掌控一切 

当然,金融圈也不乏早已脱离低级趣味的高效人士,他们从来不把时间浪费在虚无的事情上。

自己解决就很高效,非常便捷地排遣性欲,抒发完之后,还可以礼貌地面对女性,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上,而不是企图和女性发生关系上。

 

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内核,让他们深信以爱的名义栽培一段稳定的性关系没什么必要,恋爱中相互照顾的成分,远远不如互相迁就和互相干扰的成分多,自己明明可以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压根不需要另外什么人。

更何况,在他们眼里好看的蠢女人太多了,很难发现有完全值得把自己的生活所得与之平等分享的魅力女性。

不想对另一个人负责,也没必要去骗别人。

右手解决问题更符合他们的气质,何况偶尔用左手,还可以锻炼一下右脑。

底层民工

 连睡自己都没时间 

 哪有时间睡别人 

可怜的底层金融民工,既没享受到行业带来的优势,眼看发际线日渐后移、身体日趋发福……却又背负着“渣男”的骂名。

所以,每次看到铺天盖地骂金融渣男的文章时,他们都是苦不堪言。事实上,贫穷和忙碌限制了底层金融民工所有的欲望。

一个刚入行二年多的券商朋友说,入行前期待无比,入行后一言难尽。底层民工完全生活在鄙视链低端,平时累死累活也就算了,关键是还要背负着行业压力。

比如春节回家总被当做提款机,毕竟金融圈多金似乎是一个共识,其实,多金是假,忙碌到没时间花,能存下钱倒是真。

一年起码300天都是一大早例会连轴转到夜里开着电脑写邮件的状态,睡眠都不够的情况下哪有精力出去享受?

《中国金融人士健康白皮书》中曾有数据显示,金融业人士工作时间: 

 49%的金融行业人员每周工作时间为46到55个小时;

 39%的金融行业人员每周工作时间为55到65个小时;

 12%的金融行业人员每周工作超过65个小时。

金融人在各种光环下饱受巨大压力,日均工作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已经成为易猝死人群,而长期超负荷工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慢性病发病率高的情况,这些都是透支健康、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和猝死的因素。

对他们来说,金融圈没有爱情,这是一个累觉不爱的圈子。

就像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里说到:

如果明天连饭都吃不上,你还顾得上恋爱吗?人生遭遇困难时,还会去考虑对方吗?

说到底,恋爱这东西,只有有余力的人才会去谈,和我这种没有闲工夫的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他们为生活愁秃了头,为工作耗费了精气神,在通向暴富的道路上摸爬滚打。

连睡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睡别人?

总的来说,金钱的世界确实很冷血,因此,金融圈的爱情也有着诸多不容易。

比如,很多人跑偏的思维方式,让下半身失了控,事实上只不过是不断通过这种方式掩饰自己的不安和缺爱罢了。

而在我看来,让金融圈没有爱情的真相是——失控只是少数,失眠才是大多数。与生命赛跑、高负荷的生活才是金融人更真实的一面。

并不是所有金融男都是渣男,他们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面临情感困扰、担心发际线后移、操心身材发福……

很多金融人过着错位人生:熬着超长的夜,加着超出身体负荷的班,拿着和付出不对等的工资,住着高房租的老旧出租屋,长期被催婚困扰,过着无性生活……

总之,爱情对于每个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许身处金融圈的你,在这里还没有爱情,或者失去过爱情,但同样也有可能从这里发展新的恋情。

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单身的人享受“孤独”。

来源:莫愁江湖(financegaga),这里有言有料有干货,有酒有肉有故事,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拍!底层民工希望何在?
新粉指南|纪录片 部分物料
人民币的发展史 看一看你用过几套?
金融民工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笑抽了)
这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是别人家孩子的N次方
如何从底层杀出,改变糟糕的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