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谓暴力?人类是否需要暴力?

何谓暴力?人类是否需要暴力?

 

20世纪,

作为女政治理论家,

汉纳·阿伦特[1]最了不起,

最具有影响力。

在四十年前,

她著有《论暴力》。

 

公众事务严重的官僚主义,

人们不知道该与谁争辩,

人们就倾向使用暴力。

不知该向谁诉冤,

于是人们便采取暴力。

然而,

从现代技术出现起,

暴力不再是,

驱动历史的辅助动力,

而可能成为其中心力量。

这也像是现代社会,

另一种隐喻,

手段取代了原有的目的。

克劳塞维茨把战争,

定义为政治的延伸和延续,

恩格斯则认定暴力,

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直到二十世纪,

人们肆无忌惮的崇拜暴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列宁、斯大林,

依靠暴力创造的国家与政党。

于是世界高潮迭起,

一些通过暴力,

获取解放和独立。

西方哲学家们,

言辞美妙而华丽,

浪漫化的谈论着暴力:

萨特声称,

不可抑制的暴力,

这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力。

杀死一个欧洲人,

是一石二鸟,

一个人死去,

一个自由的人却可以站起。

 

今天这些已然过去,

然而暴力,

依然是值得人们,

深思的问题。

许多人业已把暴力抛弃,

还有人依然迷恋暴力,

笔者最后的问题是,

我们究竟如何看待暴力?

人类究竟需不需要暴力?



[1]汉纳·阿伦特(Hannah Arendt),出生于德国,后入美籍,犹太裔学者兼作家,可说她是廿世纪最了不起、最有影响力的女政治理论家。阿伦特不喜欢人家称她哲学家,她说她是一个政治思想家或政治理论家。阿伦特的百岁冥诞,从德国到澳洲,有十余场研讨会展开,讨论阿伦特的思想、著作与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摘录
读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人的条件》
我们应当以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每周一书
阿甘本|论暴力的界限
暴力能为人们带来什么,它的界限又在哪里?
夜读钞:流行与从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