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的人生轨迹与简要评论

孔子的人生轨迹与简要评论

 

1)孔子自卑的青少年之苦

众所周知,孔子之祖先曾是宋国的贵族,因该国发生内乱,故其曾祖父才逃到鲁国避难。其父曾为鲁国之大夫。然而,其父不幸在孔子三岁时辞世。幼年丧父的孔子生活贫苦。在孔子的少年时代,曾从业于“儒”,即办丧葬之事的吹鼓手。所以,他曾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二十岁以后,还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看管牛羊的“成田”业。其间,孔子发愤图强,勤奋好学,因而成就了他的博学与多能。

(评)在战乱时期,孔子的长辈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往异国他乡,由高贵的贵族突然向下衰落到底层,使少年孔子饱受困苦。这些事实,不仅会引起世代人们的同情,并且认识到战争是使人们流离失所、食不饱、衣不暖以及精神痛苦的渊源,所以,世代百姓都有热爱和平,憎恨战争的强烈愿望与传统

2)“而立”之后时来运转

“而立”之年前后,孔子开办了自己的私塾,为把知识传授给世人而广招门徒,聚徒讲学和整理古籍是他当时的要务;约在四十七岁时,孔子做了鲁国的中都宰,即在鲁国做了都城曲阜的行政长官,成为人们的衣食父母;接着升任司空,主管建筑;他还做过主管司法的司寇、大司寇;他于五十四岁又代理宰相三个月,成为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大官,权不谓不大,位不谓不高也。

(评)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孔子是上古胸怀大志的智者,也是刻苦自学、虑以及远的有识之士。他有“厚积”的准备,自然能够做到:机会一来,便能紧紧抓住。然而,当他看到他与君勤怠不同、志趣不合时,一走了之。孔子是否进行了一而再再而三劝谏,不得而知。照理说他应当竭尽忠谏,不怕丢官杀头。至少应该更为大气,不应在 “耳顺”之年义气行事,一走了之。这一离开鲁国行动不仅使他的远大抱负没有实现,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命运,令人惋惜,何其悲哉!当然,他宁可弃官也不愿唯上,不随波助流的精神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3)忿然离鲁后的到处游说碰壁

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众说不一,看来君接受齐国之女乐,怠于政事,是可信的原因。不过三生老弟据孔子家书说是为了猪头肉,我真不知是戏说,还是确有其事。他离开鲁国后,带着一帮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历时十四年之久,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国家,孔子想用自己的思想,说服各君王,接受他的主张。非常不幸且遗憾的是,都没有得到一个君的任用。

(评)那么长时间、如此之多的君不认可孔子的思想和主张,不任用他为官,只能说明他的思想不适合那个时代,不符合各国国君的口味和需要。当然,按照真理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观点,还不足以判断孔子与君们的思想主张谁对谁错的问题。然而,他没能说服各国国君的结果,肯定是孔子于“知天命”之年的一大失败。

4)孔子近“不逾矩”之年的落叶归根

孔子六十八岁回到鲁国故里,开始埋头整理和传授珍贵古籍。他整理了《诗》、《书》、《礼》、《易》,诸多的古代文献,七十二岁把《春秋》编完。作为儒学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之后又被尊为“圣人”的孔夫子,于七十三岁坎儿上,辞世归天。

(评)所有上述编撰书籍和传授古籍,显然是孔子晚年最后的贡献,不过,最后贡献决不是不重要的贡献,恰恰相反,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我国远古的文化和历史,孔子距那段历史既不远又不近,是募集编撰文化古籍、不偏不倚地编撰历史的绝好时期;还因为他处于史料最为充分又很真实的时期,从而使他所编撰的古籍的可靠性、可信度大大增加。这与秦国“焚书坑儒”后的太史公司马迁的情形大不相同;与当今只能采用考古发掘的情况有天壤之别。此外,这还是孔子做起来最为得心应手的事。如果没有那白白浪费的十四年,也没有以思想和/或主张求得各国国君们的赏识而为官的话,年富力强的孔子还应当做出多少伟大贡献?这是多么令人惋惜呀!然而,谁也不能改变,这就是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2.17】政者正也
孔子为人类做出“十大贡献”
三.忧国忧民的思想与行动
孔子
美国人如何定位孔子,如何解读孔子思想?答案让人难以相信
孔子有什么贡献,能让中国古人供奉两千多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