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万存单缩水,拷问银行信用
作者:七犀鸟
时间:2013-10-08 18:55:38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银行 存单 这种
22万存单缩水,拷问银行信用
文/七犀鸟
1000元,存24年,变成22万元!这是天方夜谭吧?23年前,一些银行提供了这种名为“保值储蓄”的服务。
银行傻吗?
不傻。
当时,银行之所以提供这种“保值储蓄”服务,主要出于以下考虑:1)居民收入低下,存款数额少;2)恶性通货膨胀预期,人们不愿意长期储蓄;3)人们对未来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
居民收入低,不愿意存钱,怕钱在银行里缩水,银行怎么吸引居民长期定期存款呢?有人就设计了“保值储蓄”的服务。这种服务的目标,是确保储户的钱,如果存定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缩水。
问题是,设计这一服务的人,对23年后的人民币通胀程度的估计,太悲观了!按照这些人的估计,人民币在23年后的通货膨胀程度是220倍。正因如此,才产生了这种1000元存23年定期,最终银行支付22万元的怪胎存单。
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存单,相信的人不是很多,谁敢相信长达23年的还款承诺呢?
幸亏如此!
否则,如果有上千万的人参与这种长期赌博,银行铁定遭遇支付危机。人们对银行长期信用的不相信,避免了这一悲剧。
妙就妙在,还真有相信国内银行长期承诺的傻瓜!
据媒体报道:“1989年,丹江口市民盛忠奎夫妻二人就满心欢喜办了这样一份业务,他们拿出2000元积蓄存入当地某国有银行办理两张存单,上面写明24年到期后本息共22万元。”
按照市场营销学理论,这对活宝夫妻,可算是该银行的死忠粉丝。在90%的客户不相信银行能实现23年以后的承诺的时候,这对夫妻相信了。这对夫妻有点像谁呢?对了,当年选择相信商鞅的抬木头的小伙子,当年相信人民政府会重用自己的胡思杜,当年相信各级政府会稳定房价的人们。
如果是美国的私人银行,当23年后,这对夫妇前来取款时,银行董事长会亲自出马,支付本息的同时,还会将这对夫妇吹捧为银行的英雄。23年的坚持啊,不容易,人生能有几个23年?
可惜,该银行辜负了这对夫妇长达23年的信任!
当这对夫妇取款时,被银行告知,存单已经失效,所谓的22万元支付承诺,被银行缩水成8400元。
缩水的原因,是存款期限内的政策变动。不公平的是,该银行并没有将政策变动及时通知该夫妇。
一对夫妇长达23年的美好“中国梦”,就这样被自己相信了23年之久的某国有银行残酷的粉碎了!
这23年的坚守,其实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信任。在苏东剧变,苏联濒临解体的那一年,这对夫妇能有这种信任,实属难得。
我最信任的人或机构,伤害我却是最深。
长期的信任和忠诚,没有换来应得的回报,反而是残酷的背叛。
这家国有银行,为何不顾基本的商业伦理,做出这种不守信用的下作事情呢?无他,垄断而已。因为垄断,这些银行不怕在储户中丧失信誉。
选择长期相信该银行的中国版“大长今”夫妇,尝到了没有及时更新思想变成甄儇的滋味。中国人啊,还是别当甩手掌柜,要好好看好自己的钱!
二〇一三年十月八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储蓄词典
湖北恩施,一女子在儿子4岁那年,到某银行存了400块钱24年的定
超长期保值储蓄失效:银行拒绝兑付无耻
22万存单缩水成8400元,银行成“老赖”?
市民24年前存2000元说好获利22万变8400
市民24年前存2000元预期收益22万 到期银行只付8400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