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鉴赏】评价观点类诗歌鉴赏题汇编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蓟城:唐朝的边疆重镇。投笔吏:指汉人班超,曾投笔从戎,终以功封侯。请长缨:指汉代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先写诗人登临燕台,却着一“惊”字,下句点明诗人是因为国家处于战乱之中而惊惧忧思。

B.诗人看见积雪闪着寒光,曙色中旌旗飘扬,这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气势的庄严、军容的严整。

C.颈联前句写前方烽火连天,表现出征战的激烈;后句写蓟城背山靠海,可见此地防守非常牢固。

D.全诗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与之类似的还有《观沧海》的“观”字。

16.《批点唐诗正声》评价此诗:“全诗充满壮健之气。”请从写景和抒情两个方面分析本诗的“壮健之气”(6 分)

答案】15. A【解析】首联中的“惊”并非“惊惧”,而是震惊、震撼。诗人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营中笳鼓喧喧,震天动地;边塞万里的积雪、飘扬的旌旗等景色雄奇伟丽;虽然烽火连天,但是蓟门稳如磐石,异常雄壮。这一切,让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让他心潮翻涌。另外,“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说法也不妥。

16. 写景的角度。首联中“笳鼓喧喧”写出了军营的威风,颔联中写到闪着寒光的万里积雪、四方曙色中高高飘扬的旌旗,颔联中写到连天的烽火、气势宏伟的蓟城,所选意象雄奇阔大,景象雄壮奇丽。

抒情的角度。前三联通过写雄壮奇丽的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惊”,即震惊、震撼,壮怀激荡;尾联借用典故,抒发了想要像终军一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奉寄高常侍

杜甫

汶上相逢年颇多②,飞腾无那故人何。

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③不啻过。

今日朝廷须汲黯④,中原将帅忆廉颇。

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

【注】①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三月,高适回朝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时年 61 岁。

②开元二十七年(739),高适秋后至汶上,与杜甫订交。③曹刘:汉代文学家曹植、刘桢的并称。④汲黯:汉代名臣,以直谏闻名。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认为和高适的友情并没有因初逢之后分别时间久远以及友人的升迁而发生改变。

B.颈联用“廉颇”典故突出了高适的年龄,又抒发了因高适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悲愤之情。

C.虽有明媚的春光,但诗人想到自己人生迟暮,更觉友情之可贵,因此更觉离别之悲伤。

D.全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寄奉之作,由从前事写到目前事,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待友之挚情。

16.前人论此诗,认为杜甫“赠诗不做谀词”。对这一观点应该怎样理解?请结合颔联进行简要分析。(6 分)

答案】15.B

【解析】(“抒发了因高适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悲愤之情”错误,应是从侧面对高适的称赞。)

16.①颔联认为高适可与曹植、刘桢并驾齐驱,这是对高适的文学才能的赞美。②但也认为高适在楚蜀统领军队未尽全力,委婉的指出高适在军事能力上也存在不足。(每点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①。

少小虽非投笔吏②,论功还欲请长缨③。

【注】①蓟城:唐朝的边疆重镇。②投笔吏:指汉人班超,曾投笔从戎,终以功封侯。③请长缨:指汉代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诗人登临燕台,却着一“惊”字,下句点明诗人是因为国家处于战乱之中而惊惧忧思。

B.诗人看见积雪闪着寒光,曙色中旌旗飘扬,这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气势的庄严、军容的严整。

C.颈联前句写前方烽火连天,表现出征战的激烈;后句写蓟城背山靠海,可见此地防守非常牢固。

D.全诗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与之类似的还有《观沧海》的“观”字。

16.《批点唐诗正声》评价此诗:“全诗充满壮健之气。”请从写景和抒情两个方面分析本诗的“壮健之气”

答案】15.A16.①写景的角度。首联中“笳鼓喧喧”写出了军营的威风,颔联中写到闪着寒光的万里积雪、四方曙色中高高飘扬的旌旗,颔联中写到连天的烽火、气势宏伟的蓟城,所选意象雄奇阔大,景象雄壮奇丽。

②抒情的角度。前三联通过写雄壮奇丽的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惊”,即震惊、震撼,壮怀激荡;尾联借用典故,抒发了想要像终军一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惊惧忧思”错误。首联中的“惊”并非“惊惧”,而是震惊、震撼。诗人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营中笳鼓喧喧,震天动地;边塞万里的积雪、飘扬的旌旗等景色雄奇伟丽;虽然烽火连天,但是蓟门稳如磐石,异常雄壮。这一切,让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让他心潮翻涌。另外,“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说法也不妥。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

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

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何况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何况又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是连绵千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这是往远处望。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颔联中写到连天的烽火、气势宏伟的蓟城,所选意象雄奇阔大,景象雄壮奇丽。

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

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末联连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投笔从戎”:东汉班超原在官府抄公文,一日,感叹说,大丈夫应该“立功异域”,后来果然在处理边事上立了大功。第二个是“终军请缨”:终军向皇帝请求出使南越说服归附,为表现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请皇帝赐给长带子,说是在捆南越王时要用它。祖咏用了这两个典故,意思很明白,更有豪气顿生之感。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韬光禅师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②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注】①韬光禅师:杭州灵隐寺僧人。②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不落俗套,作者避写灵隐寺而介绍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

B.颔联、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环境,对仗工整,连用复字,诗味回环。

C.颔联、颈联使用了相对的方位,拓展了空间,给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

D.“遥想”两句实写与韬光禅师已是天各一方,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怀念。

16.有人说,这首诗禅理哲理相互渗融,读懂悟透后有盛夏临泉之感。请找出诗中蕴含的禅理哲理。

15. D “实写”错,“遥想”是想象,尾联是虚写。

16.①“一山门作两山门”一句,“一门”外又另开了“一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智慧无穷开启之感。②“两寺原从一寺分”一句,蕴含世事分分合合,善恶因果可以相互转化。③“南山云起北山云”云起云涌自会云消云散,喻指尘世的烦恼也是如此。④“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万事万物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及情感的鉴赏能力。

题干设置了情境,有人的诗论“这首诗禅理哲理相互渗融,读懂悟透后有盛夏临泉之感”,并让考生“找岀诗中蕴含的禅理哲理”。禅理哲理因为相互渗透,并没有区分。作答时,需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诗句背后蕴含的禅理哲理即可。

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山门作两山门”,一个山门变作两个山门,颇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感,体现了智慧的无限开启。

“两寺原从一寺分”,两个山寺原是一寺所分,体现了万物的分分合合,预示着善恶因果等等的相互转化。

颔联“南山云起北山云”,云雾象征尘世的烦恼,一山云起一山云消,此起彼伏,体现了尘世烦恼也会兴起,也会消散,没完没了。

颈联“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前台的花绽开后台能看见,上界的钟声下界听得清,寓意万事万物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①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②,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释:①望海楼: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②柿蒂:指绫的花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江水奔流入海。

B.第三句使用“伍子胥”的典故,虚实结合想象夜色之下的涛声清晰入耳。

C.颈联写妇女织绫,游人沽饮,梨花飘舞酒旗相招,色彩之美,读之令人心醉。

D.整首诗写得错落有致而又次序井然,从城内起笔写到城外,最后写到西湖。

16.后人论此诗,认为此诗写春,既具春之共性,又具地方特色,对此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15.D.(从由城外写到城内又写城外,首联写城外,颌联、颈联写城内,尾联写城外)

16.春之共性:春柳、春草、春树一片翠绿,梨花、红裙、彩绫一片嫣红,朝日霞光映照

其间,又有酒旗加以点染,把杭州城里城外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散发着浓郁的春意。

地方特色: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白堤江岸钱塘江水奔流入海闪着银光,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伍员庙,院中植柳的苏小家,红袖翻飞绫纹绮丽的织绫妇女,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

评分细则:

春之共性体现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其中柳绿花红,生机勃发等植物的特点(1分);色彩缤纷,春意盎然等春天的色彩(1分)

地方特色体现在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上:望海楼、游白堤、伍员庙听涛、游览苏小家、妇女织绫、游西湖;以上6 点出 4 点给 4 分,只罗列景观不提及人文活动只给 2 分。)

赏析:

此诗为长庆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诗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望”字把它们联在一起、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笼住全篇之势。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望海楼”作“望潮楼”,高十丈。次句护江堤指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清晨登望海楼极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江水,奔流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此联城外东南的景色、写得极其雄伟壮丽。

次联诗人把目光转到城内。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上有“伍员庙”。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辗转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后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见疏,终被杀害。据民间传说:他因怨恨吴王,死后驱水为涛,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此诗通首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词,是说看见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庙中,特别清晰。“苏小”,即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楼楚馆。这句正写题面的“春”字,点明季节、并以歌楼舞榭写出杭州的繁华景象。应当注意的是句中之柳非门前屋后之柳,而是极目远望到的院中之柳。清人所编《唐宋诗醇》评这两句说:“'人’字、'藏’字极写望中之景。”两句均引用典故写景,不但展现了眼前景物,而且使人联想到伍员的壮烈,昔日杭州的繁华。上句气象雄浑,下句旖动人,富有诗情画意。

上两联主要是写自然景色,下一联则把重点移在风物人情上。“红袖”指织绫女子。“柿蒂”指绫的花纹。作者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青旗”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语意双关。作者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趁梨花”是说正好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此联一句写游人沽饮,一句写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色彩之美,读之令人心醉。

末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写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结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 “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简称白堤。作者原注云: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茏,露草芊绵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非常逼真生动。同时写裙腰自然使人联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飘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由裙,又自然使人联想到妩媚秀丽的西湖,岂非美丽少女的化身?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虽不能肯定它就是从白居易这两句诗衍化而来,但二者的构思,却是一致的。

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就像用五色彩笔出一幅《杭州春望图》,画面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红裙、彩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把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散发着浓郁的春意。诗在写法上,由城外之东南写到城内,然后又写到西湖远近结合,错落有致而又次序井然。同时又将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同记风物人情结合起来,使景物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诗味,洋溢着诗人抑制不住的赞美之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崔判官使太原

武元衡

劳君车马此逡巡,我与刘君②本世亲。

两地山河分节制,十年京洛共风尘。

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

报主由来须尽敌③,相期万里宝刀新。

【注】①崔判官,武元衡任剑南节度使时的蜀中幕僚,共事多年,辞职欲回太原。武元衡写此诗一方面是为其送别,一方面是为其举荐。②刘君:太原节度使。③尽敌:全歼敌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元衡称属下崔判官为“君”,且用一“劳”字,尽显其礼贤下士的谦恭态度。

B.“两地”句写作者与刘君一在剑南,一在河东,相距遥远,分别节制着两地山河。

C.“十年”表现共事之久,”共风尘”则传达出风雨同舟之情,颇有动人的力最。

D.颈联分写作者和崔判官的别后生活,出句推测对方情况,对句叙述自己的生活。

16.前人认为尾联是作者与刘君、崔判官二人的共勉,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3分)D【解析】错在“分写作者和崔判官的别后生活”。从诗的内容看,颈联是承颌联而来,颌联写的是作者与刘君,则颈联写的也是作者与刘君,因此,颈联上写的是刘君的生活而非崔判官的生活。

16.示例一:尾联确实是作者与二人的共勉:尾联表达了双方都要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杀敌报国的情怀。理由:①这首诗是武元衡用于赠别崔判官的,则尾联自然是对其到达太原后的勉励。②本诗从第二到第六,都在写作者与刘君的关系,则向刘君荐举崔判官的意思十分明显,刘君读到此诗是意料中事,因此,尾联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与刘君的共勉。(表达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尾联并非是作者与二人的共勉,而是与崔判官的共勉:尾联表达了双方都要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杀敌报国的情怀。理由:①这首诗是武元衡用于赠别崔判官的,则尾联自然是对其到达太原后的勉励。②虽然本诗从第二句到第六句,都在写作者与刘君的关系,但这只是作者对可能到刘君处求职的崔判官的安慰,诗不是给刘君看的,所以不是作者与刘君的共勉。

(表达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晨出郡舍林下

张九龄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注】唐代名相张九龄于开元二十四年被罢相,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崔颂时任荆州郡司马。筱:小竹,细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漫步于北林,眼前一片萧瑟之景,诗人敞开衣襟,只为排遣苦闷心情。

B.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弯弯的月亮悬于树林上方,在清晨之时仍未隐去。

C.第五句中的“片云”既指遥远的孤云,又是诗人自我心迹的含蓄表达。

D.此诗体现了张九龄诗歌的风格:清淡自然,寄慨遥深,语言素练质朴。

16.崔颂曾作《和张荆州九龄晨出郡舍林下》与张九龄唱和,其中“坐啸应无欲,宁辜济物情”一联,后人认为有劝勉之意,对此应怎样理解?请结合张九龄的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理解赏析】(3 分)

A(诗中“萧散”一词指诗人襟怀潇洒闲逸,并无“萧瑟”之意。)

16.【鉴赏分析】(6分)

①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闲适无欲之意,②崔颂因此写诗与他唱和,劝勉他要不忘初心,济世为民。

[每点3 分。意思对即可。]

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日山亭

牟融

醉来重整华阳巾①,搔首惊看白发新。

莫道愁多因病酒,只缘命薄不辞贫。

龙鱼失水难为用,龟玉蒙尘未见珍。

正是圣朝全盛日,讵②知林下有闲人。

【注】①华阳巾:一种帽子。②讵: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句写诗人发现新增了白发,“惊”字既有出乎意料之意,又含年华流逝之悲。

B.“莫道”句与首句形成照应,写诗人愁绪纷繁非因病酒,引出了忧愁的真正原因。

C.诗人说自己是因为命薄而安于贫贱,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些许的不甘与深深的无奈。

D.虽然没有在圣朝全盛之时得到重用,但诗人身处林下,安闲自在,生活十分惬意。

16.前人评本诗颈联“委婉蕴藉,自负与自悲兼之”,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3分)D【解析】错在对诗意的理解。尾联中的“闲人”并不是指安闲自在的人,而是指清闲、没有事做的人。末句是诗人不被赏识、做不了官所发的悲叹。

16.①委婉蕴藉:诗人没有明言自己的心思,而是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感情寓于其中,委婉道来。②白负:诗人把自己比作龙鱼,有腾飞云霄之能;比作龟玉,有治国安邦之才。③自悲:龙鱼失水,龟玉不被珍惜,表明才能无处施展,壮志难酬,字里行间透露出了诗人深深的无奈与悲伤。(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杜甫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②,澒洞③不可掇④。

[注]①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②终南,山名,终南山。③澒洞,弥漫无际的样子。④掇,收拾,引申为止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字有割舍之意,其实诗人是难以割舍的,连邻居都为之呜咽,何况是做父亲的呢?

B.五、六句写诗人无法面对孩子饿死的现实,“愧为人父”体现了诗人悔恨和悲愤的心情。

C.七,八句写今年的秋收还不错,“登”即丰登,但是穷苦之人宁愿应征去做戍边的士卒。

D.这首诗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诗人把个人遭遇和时代风云融入诗中。

15.有评论说,“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论的呢?请结合这首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14.C

15.①节选部分描绘了一幅幼子饿死、举家痛哭、四邻皆悲的凄惨图景。作为父亲,诗人强忍悲痛,感到自责和悔恨。②诗人并未沉湎于一己之痛,他推己及人,想到了远不如自己的那些失去土地的平民和应征戍边的士卒。③诗人从万民的哀乐而想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邝露【注】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岁。

羽毛非敢惜,书札奈君何!

【注释】:邝露,明末广东著名诗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工于诗词,通晓兵法、骑马、击剑、射箭,又是古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和书法家。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出使广州,清兵入粤,邝露与诸将勤力死中,几十余月,城陷,不食,抱琴而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事频仍,北雁南飞,万里迢迢,带雪经霜,凄惶无助。

B.渐行渐远的雁阵飞过,让人倍觉动荡,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边塞的冷清。

C.萧萧乱世何以安,有稻粱愁,亦有罗网忧,彷徨失落中,格外焦灼。

D.此诗寓复杂的情绪于萧瑟之景,借雁阵成列而飞抒发浓烈的愁怀,淋漓尽致。

16.屈大均评邝露:“虽《小雅》之怨诽,《离骚》之忠爱,无以尚之。”意思是即使《小雅》多讥讽指责,《离骚》多忧患之思,也比不过邝露的诗情。试以此诗为例,加以分析。(6分)

答案】15B【解析】 B“作者用夸张的手法”错。“关月小,塞风多”是雁阵所历之实景。故选B

16①诗中充满对乱世的担忧,借雁行的艰难,讽世道的不堪。②虽有书札相催,怎奈奋力前飞也难以达成所愿,思乡忧国,溢于言表。③作者借雁咏怀,抒发乱世之忧;名士风度,家国情怀,诗中可见一斑。(内容上,意思接近题干上的两点,语言表述清晰4分;手法及作用2分。)

【解析】此题考查咏物诗的内容和手法。借前人的诗评,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按诗歌行文顺序体会作者感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诗词鉴赏题库
诗歌鉴赏第1节鉴赏形象板块(考题)精练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训练题
二轮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精讲精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