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为了一幅画倾家荡产,被绑架撕票也不卖

▲ 张伯驹

为一幅古画倾家荡产,被绑架撕票也不卖

一代名士,为风尘女子出头的男人,天底下多得是,但能把上海红倌美妓,培养成山水画家的,恐怕只有张伯驹一个。

那时,上海的风月场,没人不知道“潘妃”。这名色艺俱佳的奇女子,是前清宰相潘世恩之后。

母亲是大家闺秀,从小教她音律和女红。母亲病死后,父亲败光了祖产,继母就把她卖进了妓院。

张伯驹一见潘素,惊为天人,他身为“民国四公子”之一,潘素又哪能不知道?两人情投意合,一见钟情。

潘素当时已名花有主,国民党中将臧卓,一听说张伯驹动了心,赶紧把潘素软禁起来。

张伯驹才不管这些,买通臧卓的佣人,愣是把潘妃从臧家偷走,将巨款分给前两房太太后,他专情于潘素,直至终老。


  

▲ 张伯驹夫人 潘素

潘素天赋极高,学什么都快。山水、人物、花竹、鸟兽……在张伯驹指导下,无不擅长,尤其山水,连张大千也赞叹不绝。

此后大半生,张伯驹与潘素,夫唱妇随,尽享诗画唱和之乐。

张伯驹家境殷实,自幼聪颖,家里原本指望他当官,可他从小厌烦政治,整天只知道写诗作画。

30岁那年,他在琉璃厂偶遇一幅横幅上书“丛碧山房”四个字,仔细一看,居然是康熙御笔!

藏了这幅画,他自号“丛碧”,醉心于收藏,花钱如流水。母亲看了急得要死,“官也不做!就知道花钱买字画!”

听说溥儒有《平复帖》,张伯驹无论如何要买。此前,溥儒曾将,唐代韩干《照夜白图》转卖,致使国宝流失国外。


  

▲ 韩干《照夜白图》

《平复帖》是西晋文人陆机真迹,距今已17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书法瑰宝,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要是卖到国外,将是民族之痛。

溥儒张口就要20万大洋,一个子儿都不能少。张伯驹拿不出,为此彻夜难眠。直到溥儒母亲去世,急着用钱,张伯驹出了四万大洋,抱回《平复帖》,泪流满面。

为了展子虔的《游春图》,张伯驹耗尽了万贯家财。这画距今1400多年,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画作。

古玩商马霁川觅得后,一心想卖给外国人。张伯驹听了,心急如焚,可马霁川狮子大开口,要800两黄金换画。

张伯驹刚以110两黄金,买了范仲淹的《道服赞》。别说800两,80两他也拿不出。

无奈之下,他四处奔走,向各方呼吁:“《游春图》有关中华民族历史,谁为了金子转手洋人,谁就是民族败类!”

  

《平复帖》

马霁川怕事情闹大,只好让价到200两黄金。张伯驹一咬牙,把宅子给卖了。那是李莲英的旧宅,占地15亩,要是搁到现在,光拆迁就得一个亿!

为避免书画流失海外,卖房、卖地,卖潘素的珠宝···由张伯驹保护的顶级书画,前前后后多达118件。

1941年,张伯驹曾遭绑架。对方要200根金条,潘素想来想去,只有卖画了。可张伯驹说:“那些画一张也不能动,就是我死了,也不能卖出去!”

而就是这样一个张伯驹,将8件最顶级的书画捐献给了故宫。其中就有《平复帖》和《游春图》。

政府欲奖励其20万元,但张伯驹分文不取,最后只收下一张褒奖令。

很多人都不理解:耗尽家业收藏,说捐就捐了?张伯驹对一位至交说:“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 “天下第一画卷”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随后,张伯驹将余下所藏书画,分批捐献给了,故宫和吉林博物馆。

然而建国后,张伯驹被错划为右。老帅陈毅坚决不信,“你这样的人成了···,我该向你道歉。”

张伯驹笑说:“国家大,人多,个人委屈难免,算不了什么,自己看古画也有过差错,为什么不许别人错我一顶帽子?”

为一张古画倾家荡产,被绑架宁遭撕票也不变卖,他才是中国最后的贵族

后人在文章中也写道:“父亲时常教育我说: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是大事,不能马虎;除此之外都是小事,不必斤斤计较。”

1966年,张伯驹又因历史原因,白天接受“教育”,晚上,两人依然写诗作画。

面对磨难,张伯驹坦然自若。唯有一次,他低下了头颅。有人将他的藏品焚烧,张伯驹跪在火旁,苦苦哀求:“这可都是国家的宝贝,烧了就再也没有了!”

  

▲ 张伯驹收藏的宋徽宗题李白《上阳台帖》

解放前的张家,仅管家就有10位,但那之后,他的宅院却被强占,拥有无数书画珍宝,却成了生活无着的落魄老头,只能靠亲朋的接济度日。

这样的落差,他一笑置之。中国第一玩家王世襄回忆说:“他除了年龄增长,心情神态,和住在李莲英旧宅时并无差异。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自若,依然故我。”

为人涵养方面,张伯驹更叫人高山仰止。袁复辟失败后,他儿子袁克定人见人躲,张伯驹收留他长达十年,只因为他不与日本人合作。

章伯钧死后,亲戚朋友避之不及。张伯驹拄着拐杖,带上潘素,寻遍了大街小巷,第一个登门吊慰。

章家后人在书中说:“人心鄙夷,世情益乖。相亲相关相近相厚的人,如浮云飘散。一个非亲非故无干无系之人,却悄悄叩响了家门。”

这就是张伯驹,无论世道如何,都坚守做人的根本。


  

▲ 张伯驹收藏的唐寅《王蜀宫妓图轴》

1982年2月,张伯驹感冒住院,被安排在八人间的病房。潘素提出要换个单人间,但被医院拒绝,理由是:张伯驹不够级别!

有人跑到北大医院门口叫骂:“你们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医院!”

有人向领导反应,可没等到批文下来,1982年2月26日,张伯驹已经停止了呼吸……

大书法家启功赞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红学泰斗周汝昌说:“我见过的文化高人很多,张伯驹这样的,寥寥无几。”

面对困苦,淡然自若,潮涨潮落,固守根本,为了民族瑰宝,不惜千金散尽。

中华传统文人的操守、品格,他用一生传奇写尽了!



      张伯驹更多收藏

▲张伯驹收藏的杜牧《张好好诗》

▲张伯驹收藏的范仲淹《道服赞》

  

▲宋徽宗题李白《上阳台帖》

▲张伯驹收藏的宋代杨婕妤《百花图》,为现存最早女画家作品



      张伯驹、潘素的书画作品


▲ 夫妻“诗画唱和”作品



▲ 张伯驹书画


▲ 张伯驹书画


▲张伯驹自创的“鸟羽体”书法



▲潘素《岸容山意》


▲潘素《青山红松图》



▲潘素《金碧山水》






注:图文来自《国际艺术大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现代海派著名女画家——潘素传奇
赏画 | 溥儒《煮茶图》
吴湖帆: 书画贵族 古意润心田
这位名媛的金碧山水,惊艳
吴湖帆和他胜友如云的朋友圈
他一生挥霍无度,散尽亿万家财,却把118件国宝悉数捐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