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主要变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主要变化

 

 



   一、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  前言

    基本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按第一、二、三学段分述)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3、教材编写建议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附录2  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二、主要变化

    1、体例与结构做了适当调整

     一是“前言”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

    在前言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原文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现文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恢复了它本质的数学定义,数学还是原来的数学。

     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比较完整的实例统一放在附录中,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

     三是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由原来按学段表述,改为三个学段整体表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

    2基本理念的表述有所变化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现文:●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o数学课程” ——

   原文:“……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文:“……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o 课程内容”——

   原文: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现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要充分利用现实背景材料,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o 教学活动”——

    A、关于教学方式

   原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现文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肯定了接受学习的作用)

    B、关于学习途径

   原文:……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现文: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C、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原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现文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排斥教师讲授知识)

   o 学习评价”——

     原文: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现文: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两者同等重要)

   o 信息技术”——

    原文: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文: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既要开发运用,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3设计思路较大修改

   (1)课程内容的分类名称有所修改。

   原文: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现文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 (三个学段一样)

  (2)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较清晰的描述。

   原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现文: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演绎推理)、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学习内容及要求进一步分类细化

   o如: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A强调“运算能力”;B提出“推理能力”新要求;C明确提出“模型思想”)

   o如: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几何直观”是新增的要求)

   o如: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随机现象”是新增要求) 

   4课程目标的表述有所变化

   o “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o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三个学段的内容标准进行了适当调整和修改(略)

 

    从上面的修改来看,语言表述更加全面、科学,特别是对现实背景的要求有所松动,强调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赋予了新的意义。但基本理念没有大的变化,让我们实践中明确什么是要坚持的,将能更好地指导我们教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
深度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转载】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测试卷含答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与思考此次义务教育数学课
最新数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竞赛试题 测试题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