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卡菌与诺卡菌病

诺卡菌属( Nocardia)是一群需氧性放线菌,多为腐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有51个菌种,对人体致病的主要有3种:星形诺卡菌(N.asteroides)、巴西诺卡菌(N. brasiliensis)和豚鼠诺卡菌(N. cavae)。其中星形诺卡菌在我国最常见,致病力最强。所致疾病称为诺卡菌病,常表现为肺部化脓性炎症与坏死,严重者可通过血流播散至全身。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放线菌属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革兰染色阳性。部分诺卡菌抗酸染色呈弱阳性,但如延长脱色时间则变为阴性,据此与典型的结核杆菌相区别。诺卡菌属为专性需氧菌,能形成气生菌丝。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或沙保培养基上于室温或37℃均可生长。但繁殖速度慢,一般需5~7天可见菌落。菌落可呈干燥或蜡样,颜色黄、白不等。诺卡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浮于液面,液体澄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诺卡菌感染主要为外源性感染。星形诺卡菌主要经呼吸道或创口侵入引起化脓性感染,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AIDS患者、肿瘤患者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此菌常侵入肺部,主要引起肺部的化脓性炎症与坏死,症状与结核相似。诺卡菌易通过血行播散,约1/3患者引起脑膜炎与脑脓肿。在皮肤创伤,可形成结节、脓肿、慢性瘘管。在病变组织和脓汁中可见黄、红、黑等色素颗粒,即诺卡菌的菌落。巴西诺卡菌可经伤口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表现为脓肿及多发性瘘管,感染好发于腿部和足,称为足菌肿( mycetoma)。 

三、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仔细检查脓、痰或其他渗出液、分泌物标本中是否有色素颗粒,将其涂片或压片进行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见有革兰阳性和部分抗酸性分枝菌丝,则可初步确定为诺卡菌,但应注意与结核分枝杆菌相区别。
2.分离培养标本接种分离可用沙保培养基或脑心浸液琼脂平板,置37℃培养。因星形诺卡菌在45℃时可生长,故温度有初步鉴别意义。培养2~4天后有小菌落缓慢出现,淡黄色粗颗粒样,边缘陷入培养基中,表面干燥,白色或淡黄色。时间延长则菌落皱折、堆叠如皮革样,表面有天鹅绒样气中菌丝体。另外,诺卡菌入侵肺部后在巨噬细胞等免疫因素的作用下可变为L型。因此,常需反复检查才能证实。
3.生化鉴定,也可利用AP20等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4.其他检查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

四、诺卡菌病

诺卡菌病为诺卡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多数为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少数为肉芽肿性疾病。可侵袭皮肤和内脏,以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诺卡菌病并不常见,但分布于世界各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中年以后为多见,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淋巴网状系统恶性疾病、器官移植、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均为好发因素,但约一半患者并无预先存在的疾病。本病已被认为是晚期艾滋病患者的一种机会性感染。

1、病因和发病机制

诺卡菌病多为外源性。皮肤感染通常与外伤有关,肺部及播散性感染多与宿主免疫缺陷有关。致病菌的毒力和宿主免疫状态决定病情走向和临床类型。巴西诺卡菌致病力较强,可引起健康人或动物的暴发流行。鼻疽诺卡菌毒力最高,可侵入脑、肺部、皮肤,且常对三代头孢及磺胺耐药。豚鼠诺卡菌毒力最弱,主要引起局部疾病,如足菌肿。  

2、临床表现

(1)原发性皮肤感染:损害可类似于蜂窝织炎、脓疱疮与脓皮病,并可形成皮肤淋巴管型,类似孢子丝菌病。一般健康人可白愈,少数病人将发生多发性皮下脓肿,并可引起血行播散。少数原发皮肤感染将进一步发展至皮下组织,引起足菌肿。

(2)诺卡菌足菌肿:表现为无显著自觉症状的慢性局限性皮肤肿胀,累及皮下组织、筋膜和骨骼,有窦道形成,窦道脓液中常见白色或黄色的颗粒,可形成组织破坏、畸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暴露与易受外伤的手、足部多见。损害主要自局部向周慢延伸,少数可经血行扩散引起内脏感染。多见于农村耕种方式落后和污染机会较多人群。

诺卡菌侵袭皮肤和内脏,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1)肺部感染
即肺诺卡菌病,部分病例侵袭肺部,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小叶性或大叶性肺炎,以后趋向于慢性病程,可类似肺结核病表现。咳嗽,开始为干咳,无痰,继而产生黏脓性痰,也可在痰中带血;若有空洞形成,可有大量咯血。常伴有发热、盗汗、胸痛、消瘦、全身不适,体温在38℃~40℃之间。累及胸膜可发生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或脓胸,窦道可以穿透胸壁,也可以伸展到整个腹腔内脏,继而引起血源播散。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如肺段或肺叶浸润性病变,厚壁空洞,坏死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单发或多发性肺脓肿,孤立性或多发性结节,胸腔积液,支气管胸膜瘘等,亦可表现为肺内粟粒性阴影,但较为少见。
(2)脑部感染
即脑诺卡菌病,1/3病例有中枢神经系统受侵袭,多由肺部病灶迁徙而来,少数亦可为原发性。侵袭脑膜引起脑膜炎,侵袭脑实质形成多发性脓肿,亦可以相互融合成大的脓肿。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或脑占位性病变,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规则发热、乏力、抽搐、麻木、偏瘫、颈项强直、视力障碍、神志不清、视盘水肿、瘀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表现。
(3)播散性感染
播散性诺卡菌病常由肺部病变开始血行播散到全身。肾脏是继脑以后较常见受累的部位,同时可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肝、脾、肾上腺、胃肠、淋巴结以及肋骨、股骨、椎骨、骨盆和关节亦可受累。而胰腺、甲状腺、眼、耳、脊髓、垂体、膀胱受累较为少见。
(4)皮肤感染
皮肤诺卡菌病常由植物损伤皮肤后引起病原菌侵入而发病,亦可由肺部病变扩展而来。可呈链状排列的皮下结节群出现于臂部,表现为孢子丝菌病样诺卡菌病,也可表现为脓肿及慢性瘘管或疣状损害,类似皮肤结核,部分患者可发生广泛的水疱性皮疹,部分患者可发生坏疽性皮肤诺卡菌病,其表现开始为疼痛的皮下结节,表面皮肤潮红,以后迅速扩展并溃破,溃疡边缘不规则,并向内陷入,溃疡表面有黏滞的黄白色脓液。 

3、诊断及鉴别

诊断当有肺、脑或其他内脏及皮肤炎症性损害而原因不清楚时,应考虑本病,确诊主要靠实验室检查,找到病原体。皮肤诺卡菌病应与皮肤结核、孢子丝菌病及放线菌足菌肿等鉴别。诺卡菌足菌肿应意与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皮肤结核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1)直接镜检

取痰、脓液、脑脊液、组织块等进行病原菌检查,先经消化,再离心集菌即可制片做直接镜检,革兰染色可见细长、弯曲有分支的菌丝。
(2)细菌培养
取材接种于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在有氧条件下培养。根据菌落特征,结合生化特点来进行鉴别。
(3)组织病理检查
组织存在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中央可见颗粒,有时周围存在茵鞘,其外绕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异物巨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血管及其周围有增生现象。可见革兰染色阳性的细长分支菌丝。
(4)影像检查
X线检查或其他影像检查发现的局部病变。 

4、治疗

治疗诺卡菌病首选磺胺类,磺胺达嗪对本病有特效,6~10g/d,也可选择磺胺嘧啶4~6g/d、复方新诺明2g/d,首次加倍。用药应持续到皮损消退,常需数月至半年以上。磺胺药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阿米卡星以丛胺培南/西司他丁。通常诺卡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妥布霉素耐药。免疫力低下者应配合支持疗法与免疫增强药。有脓肿形成者应及时切开引流或局部清创处理。 

(1)局部治疗
皮肤脓肿、脑脓肿、脓胸等,可辅以切开排脓及切除坏死组织。
(2)药物治疗
首选磺胺类药物。常用磺胺嘧啶,至少用到全部症状和体征消失6周以后。有迁徙性脓肿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连续治疗1年,以防止潜在病变复发。联合甲氧苄啶(TMP)可提高疗效。其他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噻唑(ST),亦有良好疗效。也可将磺胺类药物与氨苄青霉素联合使用。若对磺胺类过敏或出现难治性感染,可用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急性期可加用链霉素。脑部感染者可加用环丝氨酸。

五、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奴卡菌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一)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
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二)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
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
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4种治疗诺卡菌病的方法
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疾病?千万要小心诺卡菌病感染!
奴卡菌简介
一种被忽视的细菌,脑脓肿患者感染案例一例
探案:咳嗽发热好不了,一口老痰见真晓
执医7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