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澄宇: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并发截瘫

病例1

B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急性期入院。左肾动脉狭窄,肾功能好,经过止痛降压治疗后平稳,保守治疗两周后手术。

手术方案:球扩裸支架复通左肾动脉,Castor支架系统行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左椎动脉不显影。

术后情况: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可扪及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肢体活动正常,CK及CK-MB进行性下降,尿量正常。回普通病房。术后18小时左下肢感觉及活动消失,2小时后右下肢感觉活动消失,伴有大便及尿失禁,不伴上肢以及头面部神经症状,考虑截瘫。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会诊,考虑截瘫平面胸7-11。急诊MR:脊髓T5-7、T10-11缺血水肿。

治疗方案:确诊后(术后20小时)予以大剂量激素冲击(甲强龙2000 mg首剂冲击2000 mg维持12小时——2000 mg qd——1000 mg qd——500 mg qd——40 mg qd);依诺肝素钠6000 IU,q12h。

前列地尔扩张血管;维持血压150 mmHg。

恢复情况:截瘫后6小时患者下肢可不自主活动,肌力2-级,右侧较好。截瘫后10小时患者下肢可自主活动,肌力4级,感觉恢复。截瘫后第三天恢复自主大便、排尿。继续激素序贯治疗。继续抗凝、扩血管治疗。康复科针灸辅助治疗。术后10天MR复查没发现脊髓缺血,水肿消退。术后10天自己行走出院。

病例2

降主动脉多发穿透性溃疡,急性期入院,左胸中等量积液,诊断性穿刺,积液黄色澄清,经过止痛降压治疗后平稳,保守治疗两周后手术。

手术方案:降主动脉腔内隔绝。

术后情况: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可扪及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肢体活动正常,尿量增多。回普通病房。术后12小时左下肢感觉及活动消失,4小时后右下肢感觉活动消失,伴有大便及尿失禁,不伴上肢以及头面部神经症状,考虑截瘫。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会诊,考虑截瘫平面胸4-12。急诊MR:脊髓T4-12缺血水肿。

治疗方案:同上一病例。

恢复情况:截瘫后4小时患者下肢可不自主活动,肌力2-级,右侧较好。截瘫后8小时患者下肢可自主活动,肌力4级,感觉恢复。截瘫后第7天恢复自主大便、未能恢复自主排尿。继续激素序贯治疗。继续抗凝、扩血管治疗。康复科针灸辅助治疗。术后5天MR复查没发现脊髓缺血,水肿消退。术后10天自己行走出院。

病例3:壁间血肿

胸部剧痛入院CTA提示降主动脉壁间血肿,内脏、肢体血供良好,可扪及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入院时下肢感觉及活动消失,4小时后右下肢感觉活动消失,伴有大便及尿失禁,不伴上肢以及头面部神经症状,考虑截瘫。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会诊,考虑截瘫平面胸3-11。急诊MR:脊髓未见明显缺血水肿。

治疗方案:同病例1。

小 结

分析患者截瘫原因:左椎动脉闭塞、主动脉夹层长段隔绝以及壁间血肿。总体而言,TEVAR术后截瘫发生率并不高,本院近几年完成了上千例TEVAR手术,仅有这3例截瘫发生。查阅文献发现,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截瘫发生率在2%~10%,而传统开放手术截瘫发生率在10%~40%。

截瘫的临床特点:截瘫不一定早期有MR影像学表现,应该以症状作为第一诊断依据,特别注意早发现。截瘫不一定完全对应肋间动脉被封堵节段。截瘫不一定立刻或者短期发生。截瘫不一定双下肢对称发病。感觉异常特重要,这是对称的。截瘫必然伴有感觉和运动同时缺失。

治疗重点:早发现、早治疗;大剂量激素序贯冲击;纠正贫血、提升血压、扩张血管、适量抗凝;脑脊髓引流;高压氧;预防并发症;康复治疗;其他。

思考:脊髓缺血会导致截瘫风险升高,如:术中低血压、封闭椎动脉、长段隔绝、壁间血肿等都会增加截瘫风险。腔内治疗引起的截瘫是否属于脊髓休克,两者病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激素很重要。是否需要脑积液引流值得商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胸膜外全肺切除术后罕见并发症1例
史济柱的 “骨痨起瘫汤”
容易漏诊、误诊的主动脉夹层
病例分析: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再发下肢乏力一例
脊髓缺血——下肢远端无力和间歇性跛行
肋间动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