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凡他试验、潘氏试验、3P 试验、Coombs试验……怎么做?有啥用?
01

李凡他实验

 原理

李凡他试验(Rivalta 试验),又称黏蛋白定性检查,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浆膜间皮细胞受炎症刺激时分泌增加,其等电点为 pI 3-5,可在稀乙酸中出现白色雾状沉淀。

浆膜腔积液漏出液中只有微量的黏蛋白,李凡他试验为阴性。当炎症时,浆膜腔上皮细胞被刺激分泌黏蛋白增多,李凡他试验为阳性。

 临床意义

1)李凡他试验是一种简单的黏蛋白筛检试验,可帮助鉴别炎性积液和非炎性积液。

2)阳性时渗出液由炎症引起,常见于感染性、非感染性因素,有时可见于恶性肿瘤。

3)阴性是漏出液属非炎症性,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压力增高,淋巴管阻塞等原因形成。

 影响因素

1)肝硬化腹腔积液的患者,由于胸腹水中球蛋白增高且不溶于水,使得样本呈现云雾状浑浊,李凡他试验可呈假阳性。

2)血性积液测定蛋白质时也可能出现假阳性,应离心后取上清液再进行李凡他试验。

3)浆膜腔内漏出液经长期吸收蛋白质浓缩后,也可呈现假阳性。

02

潘氏试验

 原理

潘氏试验(Pandy 试验)又称球蛋白定性试验,脑脊液在病变时,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多为球蛋白增加。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即为潘氏试验阳性。

 临床意义

1)正常脑脊液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潘氏试验为阴性反应。

2)阳性常见于脑组织和脑膜炎症性病变,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炎等。脑组织感染时脑膜和脉络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随后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均增高,因此潘氏试验呈阳性反应。

3)多发性硬化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小儿结节病等可出现蛋白选择性增高,潘氏试验为阳性。

4)病毒性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阻、脑肿瘤时蛋白可轻度增加,潘氏试验阳性。

5)脑出血、脑外伤(血液混入脑脊液中)时,潘氏试验为强阳性。

❸ 影响因素

1)苯酚溶液的浓度不同对潘氏试验的结果有影响,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试验的敏感性增高。

2)在操作时如发现脑脊液标本浑浊或呈血性时,应先将标本离心,再取上清液作试验。

3)试验所用试管等耗材必须清洁,否则易造成标本假阳性。

03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试验)

 原理

在待测血浆中加入鱼精蛋白,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与 FDP 形成的可溶性复合物解离,游离的纤维蛋白单体(FM)再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絮状或胶冻状物,这种不需加凝血酶使血浆发生凝固的试验,称为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也即 3P 试验。

 临床意义

1)3P 试验可说明血中纤维蛋白单体以及 FDP 含量增多,是 DIC 的确诊的实验依据之一。

2)急性 DIC 时,3P 试验阳性率为 68.1~78.9%。DIC 早期和中期,3P 试验为阳性;但 DIC 晚期时,纤溶物质极为活跃,纤维蛋白单体及纤维蛋白碎片(大分子 FDP)均被消耗,故此期 3P 试验多呈阴性。

3)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在原发性纤溶亢进中,FM 并不升高,3P 试验为阴性。继发性纤溶亢进时,3P 试验为阳性。

4)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期、血液高凝状态等,3P 试验可呈阳性。

5)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脓毒血症、严重感染、休克、烧伤等,3P 试验也可呈阳性。

6)3P 试验与 D-二聚体和血浆 FDP 联合检测:3P 试验虽敏感性不及后两者,但其特异性较高。研究表明,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使 DIC 的诊断率提高至 90% 以上,而单项指标的诊断率一般不超过 80%,尤其是对于 DIC 的早期诊断。因此,联合检测可降低 DIC 的漏诊率,增加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❸ 影响因素

1)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即使不加鱼精蛋白,纤维蛋白单体也容易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状,所以会造成假阳性。

2)在肿瘤、上消化道出血、败血症、人工流产、分娩时,3P 试验可为假阳性。

3)应用血凝酶治疗后可使患者 3P 试验阳性率增加,D-二聚体定量升高,停药 3d 后血凝酶对 3P 试验阳性率及 D-二聚体定量的影响减小。

04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试验)

 原理

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自身抗体的常用方法,直接试验是检查被检红细胞上有无不完全抗体,间接试验是检查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直接 Coombs 试验较间接试验对 AIHA 更有诊断价值。

 临床意义

1)Coombs 试验主要用于 AIHA 的诊断和分型诊断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溶血性输血反应等,可使直接 Coombs 试验阳性。

3)系统性红斑狼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及某些慢性肝肾疾病等,直接 Coombs 试验阳性。

4)间接 Coombs 试验可用于 Rh 或 ABO 妊娠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5)Coombs 试验有助于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的诊断,IRP 诊断最主要的根据是应用骨髓 Coombs 试验或流式细胞术是否检测到针对骨髓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此两种方法均为直接 Coombs 试验。

6)Coombs 试验检测、抗体类型及抗体强度可用于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研究发现,不同抗体强度之间比较,Coombs 试验阳性患者输血效果随着抗体强度的增强输血有效率逐渐降低。

表 1 coombs 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后治疗有效率

❸ 影响因素

1)血清未分离好(含有纤维蛋白),标本中析出的或红细胞悬液中残余的纤维蛋白阻碍了红细胞沉降,使非凝集细胞离心后在胶表面形成一条红线,使 Coombs 试验呈假阳性反应。

2)试验耗材问题: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在上腔部分或封口处有气泡或液滴,影响试验结果。 所用的一次性滴管被污染导致结果不准确等。

3)配制的红细胞悬液浓度过浓或过淡,导致抗原抗体比例不当。

4)标本送检不及时,为过夜血或陈旧血,可能被细菌污染,影响试验结果。

投稿邮箱:huanghaihua@dxy.cn
参考文献:

[1] 温晓艳,崔艳杰,董媛。苯酚与脑脊液不同用量对 Pandy 试验结果的影响 [J]. 临床检验杂志,2010 (1):2.

[2] 蒋智慧,杨斌。血浆 D-二聚体、FDP 检测及 3P 试验在 DIC 诊断中的应用 [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 (11):70-71.

[3] 李海亮,刘承梅,刘礼平,等。血凝酶对 3P 试验结果及 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J]. 广东医学,2012, 33 (24):3.

[4] 李海亮,刘承梅,刘礼平,等。血凝酶对 3P 试验结果及 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J]. 广东医学,2012,33 (24):3767-3769.

[5] 邴丽娟,付蓉,刘惠,等。骨髓间接 Coombs 试验方法的应用及其对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 [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20 (2):505-509.

[6] 段秉政,王淑莲,连俊慧,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在患者输血疗效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21,23 (2):189-191.

[7] 童燕,梅凤兰. 230 例影响抗人球蛋白检测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J]. 医学信息,2012,25 (6):203-204.

[8] 许文荣。临床血液学检验 [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9] 刘成玉,林发全。临床检验基础 [J].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人球蛋白试验
2016资格考试血液检验分章节复习(十二)
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抗人球蛋白抗体阳性致血液配合不合1例
Coombs试验阳性
医学检查相关参数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