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墨当随时代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古代优秀画家早就谈及的的问题,绘画当随时代而发展,这是至理名言,具有深刻的道理,古人尚知如此,何况今人乎!
什么是笔墨?笔墨是对中国画的高度概括,不论山水、花卉、人物、翎毛……均离不开笔墨去表现;时代就是当今社会活生生的现实,人们的思想、生活、爱好、情绪,甚至喜、怒、哀、乐,均受这个时代的影响,时代的制约,艺术当然应该反映这个时代。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成不变是不行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样的艺术也必然衰竭!

作为一个画家,也应该深入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应该理解认识社会的变化,而不是逃避现实;应该积极地去歌颂赞扬或揭露鞭挞;应该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手法,去表现新的社会现实,这是一个正直的艺术家应该去追求的。
 
中国绘画的传统是与当时社会的环境,人们的思想意识相适应的,也与当时的生产条件,也就是与当时的时代相适应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绘画大师创造了不少激动人心的作品,为人们学习、欣赏、借鉴以至继承。中国绘画的传统——工具材料、表现手法,内容题材,作者观念,以及画家的个性、情绪、文学修养等等,均构成了传统的审美意识,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完整体系。但对这个“传统”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把传统抬到高不可及的程度,使之僵化。要知这个完整体系也不是固定的,仍在继续演变和发展。

传统是艺术长河的延续,继承是继承传统绘画中之优秀部分;继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代一代,一次一次地继承优秀传统绘画之精华,不停地抛弃糟粕,扬弃陈腐,创造新的技法,新的内容。因此继承、创新是时代的需求,是各种绘画体系自觉的迫切的要求,也是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中国的笔墨随时代的风云变化而变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个人而言人生的曲折、坎坷,征途中的风风雨雨,均会影响作者的思维,也必将反映在笔墨上。



人类几千来的文明,形成了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各有特色,但随作时代的推移,总是会也必然会相互渗透,相互学习,美术作为文化范畴也不例外;而且美术是最佳的“世界语”,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更具有特殊之功能。

 古代的马远、夏圭、董源、巨然……他们曾经创作了不少的佳作,留传后世。范宽的《庐山图》,郭熙的《寒林图》以及《清明上河图》等等,都是稀世珍品,都是国宝,值得后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然而这毕竟是过去,毕竟是历史,毕竟不能说明现在。

明清以来在绘画上摹古、仿古、崇古之风盛行,与古人“乱真”视为佳作,这实使绘画衰退,实使绘画枯竭,这是非常危险的!“扬州八怪”实际是在书法、绘画艺术上的中流砥柱,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梅、兰、竹、菊除了独具一格外,更在于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啊!他通过梅、兰、菊表现了他的人格,表现了他关心人民的疾苦,表现了他对当代腐败的官僚的鞭挞与嘲讽!他把绘画与时代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际上他是“怪”而不怪,他是真正的人民的画家!

在今天的时代,即将进入21世纪,地球已越变越小,东西方文化的差距也将逐步缩短。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交流,真是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真是光怪陆离,色彩纷呈。人们的生活方式,审判意识,思想感情,各种五花八门的心态,均是时代的反映,均受时代的制约。作为中国画的笔墨也离不开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欣赏者也离开时代意识的影响;欣赏者随时代改变认识,作为画家面对万花筒般的现实,更应具有慧眼卓识,清晰地冷静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变化,也应随时代而变。不变,必然是自然淘汰,历史的规律就是如此无情。



“笔墨当随时代”不是从天而降,是在了解古今中外的绘画特点,又坚持深入生活,经过艰苦磨练,数十年如一日,敢破敢立,有胆有识而后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与新的内容;新的笔墨技巧必然为现代有识之士所欢迎,乐于接受的新的艺术品,因此不继承就不能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新的笔墨,没有新的笔墨则艺术也就停滞不前,停滞不前的艺术品,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山水树木草虫鱼虾,飞禽走兽等等,古代有,今亦有之,然而古人的笔墨是表现古人的欣赏和情怀;而今天的画家虽要面对同一景物或景色,由于时代的不同,思想境界的差异,观念的更新,笔墨当然应以适应今日为妙!

一个高明的真正的画家,应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具有广博的知识及丰富的生活阅历;具有把握时代思想的主流;具有真诚而深厚的情怀。既热情而又冷静;既博大而又精细;既有爱憎更明是非。这样的画家才与时代息息相通,创造出广大群众喜爱的作品,引导群众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该歌颂,什么该鞭挞。如果画家的思想僵化,必使笔墨僵化,笔墨僵化,必然不可能生产具有深度广度能震撼心灵的好作品。只有画家的思想开拓了,与欣赏者的观念一致了,绘画的笔墨也就紧随时代了。

 一种新的艺术形成,新的笔墨技法,新的艺术内容,在开始时,不一定为广大的一般的群众所理解所接受,因此需要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教育,更需要艺术家本身的素质、作品去说服或吸引观众,在群众中树立新的艺术形象!不仅是作者懂得,更使观众理解新的艺术笔墨新的表现手法。这样艺术才是植根于沃土,艺术的生命力才永远。新的艺术不仅面向现代,而且更要面向世界,创造出新的不负于伟大时代的笔墨。



由此可见,笔墨当随时代,首先作者要具有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意识,既知古,又晓今,才能创造出不负于时代的作品。从宏观上看,需要培养一大批新作者,才可能产生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的新颖的力作;从微观上看,各个作家的思想、感情、文化水平、生活阅历有差异,作者的风格就不可能一致,但更应尊重和保留各种不同风格作品——或许是更具有推广价值的力作,隐藏其间,这就更需要有当代的伯乐了。

即使再好再美的作品,也是在新的思想内容,新的笔墨技巧指引下产生的——这或许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想、人格与艺术语言 ——对话刘进安先生(下)
画家秦英豪花鸟画赏读
墨色水中染,古意藏心间,妙笔绘繁花,绮丽见自然
宋亚亭:我对中国画创新的一点探索
成忠臣:没有笔墨精神的中国画形同废纸
辛守庆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