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蚩尤是雄鹰的部落

【编者按】想必很多粉丝都看过公众号多篇关于尤帝(蚩尤)的文章,以及《雷山苗族姑娘银冠上插的不是牛角》《苗族鼓社官制和东夷鸟官制对比》等文章,结合韦先生的这篇文章,或能和好的理解苗族的鸟文化。

丹寨祭尤活动

十一月十五日,是农历十月的第二个丑日,是每年丹寨县扬颂苗寨祭祀尤公的日子。这个日子千年不变。从遥远的东方迁徙到方尤(丹寨)定居以后,他们依然延续祭祀祖先尤公的习俗,扬颂寨的祖先排行老二,因此轮到第二个丑日祭祀。今年的农历十月有三个丑日,初四是己丑;十六是辛丑;二十八日癸丑。

丑者,牛也!今年的祭牛是一头中型的牛,算不得“膘肥体壮”,我将之拍照传到微信群,邻县一位朋友立时反馈说这祭牛未免太瘦小了。但切记,这不是斗牛,不是菜牛,而是祭祖的牛。祭牛先讲究旋线,讲究牛角的“里翁”。牛角正面的凹陷处,苗语称“里翁”,视为水田的象征,寓意子孙富裕,不能有缺口,并且有数量要求。这一套“牛经”讲究的形成,是要经历几千年,再深究到基因密码,那岁月就更得悠长了。而牛的健壮与否,无非是三二年间的饲养之力罢了。

我到杨颂的次数已数不清了,有来过节的,有来调研的,还有来喝酒的。但每来一次,总有新的体验。这次吸引我的是祭尤坛的景色。祭尤坛在寨子正前方,与寨子隔着一块四亩大的田,它是一整块巨大的风化石,石面上大约有一亩宽。由于是风化石的原因,所风化出的泥土是浅薄的,为在它表皮上生存的植物提供的养分自然很有限,尽管祭坛四周植物茂盛,树木挺拔,但只要你细细打量,就感受到它们比其它地方同等大小的树要苍老得多,树皮格外嶙峋,骨感。它们的实际年龄要比它们的体积大得多。看祭坛四面的树,我更惊奇于祭台下树的品种,它们大多数是岩青冈树。苗语称岩青冈为“豆果尤”。“豆”是树,“果”特指板栗类果实,“尤”就是蚩尤,尤公。尤公之树。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岩青冈挺拔在祭尤坛的周围,簇拥着祭尤坛的缘故。

岩青冈是栎树的一种,青冈亚属。在苗族古歌里,它是祖先从东方带来的树种。它是神树,且属于最高级别的神。《苗族史诗》中叙述了人类始祖姜央要祭祖,在寻找木鼓过程中,寻到竹子山,栽竹子编竹炕笼炕祭谷;走到青冈树林,用青冈树做粑槽打祭粑;走到枫树林,用枫木拴牛角祭祖;走到麻栗树(苗语称“豆尤”)林,用麻栗,修圈关祭牛;走到茶园,煮茶敬给祖先。苗族祭鼓的时候,要砍十二对不同的树木,一样长,一样粗细,白木要的是岩(白)青冈,红木要的是枫树。

苗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祭桥活动。祭桥分为架桥和敬桥二种。架桥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子的人家,架桥目的是祈求祖先给他送孩子来,多选用杉木,意寓繁衍,多子多孙;另一种是有孩子的人家,架桥目的是祈求祖先保佑他的孩子除病消灾,健康成长。必用“豆果尤”( 岩青冈木)或者“豆尤”麻栗树。

苗寨护寨树 枫树

在苗族文化的实际研究比对中,我发现除了关于蚩尤、三苗、枫木、迁徙等事项,汉典籍与苗族史诗、神话传说都有众多相互印证处以外,苗语与古汉语,音、义相同的字越来越多,苗、汉这两种文化都呈现出诸多千丝万缕的牵连。我想,这绝非偶然。人类的进化,必然先有语言,才发展到以文字符号记录语言。文字的形成,十分久远并十分复杂,但文字终究是一种符号,文字的产生与演进,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最早出现的应当是以图像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图画文字,后来图画文字和某些图案的表意成分转变为约定符号,并用于记词字符,这时准文字就出现了。自然,最早的文字或许先记音,再表意。

对于这个“尤”字,苗族的语音义,汉字的音义都相同,我最先接触的是苗歌里两个溢美之词“方筝尤”和“滃尤漪”,前者是指尤部族居住的地方,是宽广、平缓的象征;后者是丹寨县扬武镇内,靠近扬颂寨的一个大堰塘,是尤部族宽阔水域的象征。后来就知道同是苗族“嘎闹”支系的其他亚支系服饰的人称我们这支服饰支系为“尤”。其实这个尤的读音有多种音调,有读尤(you)的,也有的读“唷(yo)”,还有的读“(yao)鹞”,又还有读“绕rao”的。苗族“尤”的支系也产生了多个分支。扬颂这支是“西尤”,这是从他们祭祀习惯称谓“农西尤”上判定的。有一支已经离开了“方尤”的尤的亚支,就是“阚尤”。这支“阚尤”从丹寨的小簸箕寨开始,一直铺向麻江、都匀的坝苟一带。苗语称“嘎斗阚尤”。

何为“阚”?苗语称喜鹊为“阚岚”,是指这种黑色的、体型硕大的鸟,“阚尤(唷)”指一种与乌鸦一样黑色、嘴大的大型鸟——鱼鹰。当地俗称“水老娲”。其实这个“尤”音的出现,中华文字还在记音和绘图的初创之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字。因此我们在解读这个“尤”字时,更多的要从音上去考虑。“尤”音极有可能是苗语(丹寨、凯里、麻江、都匀方言区)称谓鹰类飞鸟:yo(唷)。这与汉典籍记载太古时期事物是比较符合的。因为苗语“阚尤”就是指称鱼鹰。汉姓中也有阚姓,《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冢高七丈,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因而说蚩尤姓阚,其后代亦姓阚,并于每年十月祭祀蚩尤。《续夷坚志》记载,华州有蚩尤城。相传蚩尤阚姓,所以叫做阚蚩尤城,周围阚姓比较多。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今山东阳谷县境内)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亘天,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钜野县(今济宁市)重聚,大小与阚冢等.这一记载与《史记》是一致的。同时,与苗族的“阚尤”称谓相对应。汉典籍没法解释“阚”之意,只能说明是来自于记音时代,而选用这个“阚”字,与我选择来代音是一样的。而苗语可解释“阚尤”音是一种大型水鸟,属鹰族。

按此推断:蚩尤的“尤”字,要按音来解释:就是苗语里的鹰。是苗语里称“阚尤”的鱼鹰氏族。“尤”部族即是图腾鹰的氏族,后来成为东夷部落集团主管战争的氏族。现在苗族的丹寨、雷山、麻江、都匀、凯里一带方言读音有“kan  yo(阚唷)”,“kan  you(阚尤)”和“kan  yao(阚鹞)”等。

苗族至今仍然是子父连名制,是将本名、父名、祖父名连起来称呼,这应该是远古姓氏的称谓遗传。“蚩”应该是本名或氏名,“尤”则是族名或姓。在远古时代,姓与氏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姓”者,“女”“生”,是母系血统的族称,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族号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祖先们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少昊氏以鸟为图腾,黄帝以云纪事;炎帝以火纪事;共工用水名作官称而称为水师;太昊以龙纪事,用龙名作官称而称为龙师。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 

氏是从姓分出来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散居各地,为了便于区别,每支再起另外的称号,这就是氏,并不因氏而废姓。每个人既有姓又有氏,故称姓氏。

远古的时候,姓氏属于整个部落或者氏族,个体是没有姓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逐渐普及,姓名开始赋予个体,便是族群的头人、酋长、巫师以及特别有贡献的勇士。后世往往忽略了这个文明之初的特性,某个字音是代表某个氏族或氏族的酋长,而百年乃至几百年、上千年以后又出现这个字音的酋长,于是误认为他活了八百岁、上千岁……这样的传说在民间俯拾皆是。

自夏、商、周三代以后,姓氏合一,氏已变为姓,故而氏指的是姓,姓与氏不再并存。越到后来,姓就越多,氏的意义就彻底消亡了。但蚩尤在前,夏、商、周在后。因而蚩尤是有姓有氏的。尽管蚩尤是子姓,但是仍然与他的图腾崇拜有关,与他的族属或者生活痕迹有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尤”即是“鹰”族的大姓,“蚩”是这个大姓的一个子姓(氏)或者是这个族群酋长专用的名。苗族在五千年以来就不乏这个“尤”姓的记载:比如说《苗族古歌》里的“榜香尤”;湖南湘西方言称“剖尤”或“绞黎够尤”;川、黔、滇苗族西部方言直接称“蚩尤”;汉典籍里的“相繇(尤)”;《苗族贾理·村落篇》里,有十二群先民迁徙定居于今天属于丹寨、三都、麻江、凯里、雷山等县市境内,其中就有“尤”人;现在还存在的“西尤”、“阚尤”、“绕(尤)家”以及瑶族等。

“蚩”必然也是记音字。这个“蚩”字不论读音与姓氏、注解都在蚩尤身上:按现在的注解,字形声从虫,是传说黄帝砍下蚩尤头颅,未来得及被雪冰封的黑血化成一种叫做蚩的甲虫。这种解释显然是存疑的:它说明这个名是蚩尤战死以后才得的。那么生前呢?生前的蚩尤统领九黎集团纵横中原大地,先败炎帝集团,再与黄帝集团大战,黄帝集团曾九战皆败,最后联合炎帝组成黄炎联军,加上九天玄女授兵书,方在逐鹿一战战胜蚩尤九黎集团。而蚩尤死后,天下复乱,黄帝乃画蚩尤象四处诏告,蚩尤还在,于是天下乃服——生前如此赫赫威名去哪里了呢?

我注意到有一种叫“鸱尾”(蚩尾)的海兽。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鹞鹰),是水精,喷浪降雨,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能避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此后,后人便在建筑屋脊上加了一种装饰构件,它位于建筑屋脊的正脊两端。

这里出现了两个字和词,“蚩”和“鸱”,“鸱尾”和“蚩吻”。“蚩”和“鸱”本是同音,从上述记载中看,原意是说这种叫“鸱”的猛禽或鹰类,在水中喷水,那必然是水鸟类。为何又把“尾”异化为“吻”,将“鸱尾”异化成“蚩吻”?“蚩吻”的叫法是和吻兽张口吞脊的形象有关。这种张口吞脊的形象无疑来源于“饕餮”的传说。

汉砖 蚩尤像 上图为鸟头 下图似饕餮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指饕餮。《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殷周时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象狗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对三代鼎上饕餮纹如何解读,宋代罗泌在《路史·蚩尤传》作了这样的解读:“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鼎)多著蚩尤之像。”这是说夏、商、周鼎上的饕餮纹是蚩尤像,也即是蚩尤神徽。 

而《左传》则把饕餮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这样的解释,近世有很多学者已指出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宝鼎是华夏民族在青铜时代的立国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神器和礼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华夏先民心目中处于民族“图腾柱”的地位,因此,只有属于民族的图腾才有资格登上如此崇高的地位而被镌刻铸造在宝鼎重器之上。

所幸的是,《左传》、《路史》的作者虽然比我们早生了上千年,但他们是依据异化了的传说来推断,而当代的考古发现却让千年后的我们更接近实物原初的真相——1936年,良渚遗址被发现,于是,我们得知,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认为,从良渚文化的祭坛和祭天的玉琮,说明良渚文化最早进入了方国时代。怎样解读良渚玉琮上的饕餮纹?浙江社科院的史学家陈剩勇,在《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中认为,研究良渚文化,必须解读良渚玉器上饕餮纹的来龙去脉。他说:“良渚文化墓中出土的玉琮、玉壁、玉钺等玉器,……器表饰有八组雕刻精致的兽面纹(饕餮纹),引起了考古学家注意,

其中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的一件被考古学家誉为“琮王”的玉琮,其器表所饰的“神人兽面神徽”(饕餮纹),恰恰就是三代(夏、商、周)青铜鼎上饕餮纹的最完整的原型。”他还说:“瑶山遗址11号墓出土的另一件桥形玉璜,……下弧缘的窄面用浅浮雕法琢出四个龙首形装饰,犹如传世的蚩尤环。”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先生著文:《走进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祭坛、大墓与玉器的发现》,文章回顾了1986年他参加发掘良渚遗址的细节:“刻在玉琮等器物上的神徽图案,在反山发掘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类似于饕餮的兽面纹,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琮王的竖槽中和玉钺王上所刻的完整神徽图案,使我们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被认为是兽面的纹饰,其实是一个半人半兽的神灵的形象。他头戴羽冠,双手扶住两只大大的兽眼,扁宽的嘴巴里,有长长的獠牙伸出觜外,下肢是两个弯曲的兽爪。”

“现在对这一完整图案的解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是一个人骑在兽身上的形象。我认为从雕刻层次上看,神人的羽冠与兽面都为浮雕,而身体部分却用阴刻;从尺寸上看,羽冠与兽面,比例相配,在设计上成一整体,因此很难有神人和兽面的区分。从其发展演变看,晚期均为简化形象,更无人兽之分。因此,该图案所表现的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神的形象,而不应该有人兽之分,其完整图案的浮雕部分,只是将神的面部特化的一种表现方式。总之,无论怎样解释,该图案作为良渚人的崇拜神,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考古专家通过对文物的研究,揭开良渚兽面纹原来是良渚人崇拜的神像的面纱,为我们解读了冠状饰玉器造型的真实含义,冠状饰显然是取象于对神徽羽冠的摹仿,其意涵无疑是羽冠的象征。

著名苗族文化学者杨培德先生将考古文物的良渚玉器、饕餮纹等与苗族服饰纹样、银饰等进行比对研究,得出了更清晰醒目的影像。对于现在苗族头饰里的银角,大多数人都解释为“牛角”,是对牛的图腾。我的一位朋友,著名诗人李順骅先生则力排众议,持否定意见。从苗族的古歌、苗族贾理、故事传说上来看,牛是力量和富裕的象征,牛是祭品,是牺牲,但不是图腾物。如果从上述研究来看,更加说明它就是简化的羽冠神徽。是鸟图腾。是与夏、商、周三代鼎彝饕餮纹的同源异流。

从“鸱尾”到“鸱吻”,又从“鸱吻”到“蚩吻”,再上溯到“饕餮纹”,拉杂了一些,但并没有跑题。“鸱”和“蚩”音相同,两字之间的相互借代、转换,其间虽然已越数千年,但轨迹应该是清晰的:“蚩”是由“鸱”演变来的,鸱属于图腾鸟的氏族。而“蚩”限定于蚩尤被杀后,其血化为黑甲虫之说。那么,“蚩尤”应该叫“鸱尤”。也就是我们苗语叫的“阚尤”。

苗语的“阚尤”是鱼鹰。这种鱼鹰在汉语中还有一个很古老的称谓——鸬鹚。“鸱”与“鹚”也是近音字。区别只在卷舌音与平舌音。“鹚”的单字是没有具体的的对应物,但几种大型鸟类的名字都有它:鸬鹚,鳩鹚,鹭鹚,都是水鸟,也都属鱼鹰。 

春秋战国时期,靠楚国东边有个鸠鹚国,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有“亭台千座、楼榭万幢,车流如水,美女如云”之誉。因地处要冲,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左传》记载: “(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吴,克鸠鹚”。也就是说,当年楚国的子重伐吴,得胜后,顺手牵羊地将鸠鹚国给灭了。近代方志学家王葆心先生考证出: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鸠鹚国,“九资”就是“鸠鹚”的变音和异写。 

 《诗经》一开篇,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的雎鸠就是鸠鹚鸟。芜湖的古称就叫鸠鹚,鸠鹚这个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因多湖泊、芜藻而更名芜湖。

东部平原地区是中国湖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湖泊集中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即位于这个区域。湖泊区气候适宜,水热条件优越,拥有种类多样的生物资源,水情变化显著,生物生产力较高。中华的稻作文明就发源于此。

在稻作文明之初,鱼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湖泊生活的族群,学会了驯化鱼鹰(鸬鹚或鸠鹚)捕鱼的高超技能。他们用绳索套住鱼鹰的脖颈,将鱼鹰放入湖水里去捕鱼,鱼鹰捕到鱼却被绳索兜住脖颈,不能将鱼吞进去,鱼鹰跳上船舷后,打鱼人再将含在鱼鹰嘴里的鱼挤出来。复将鱼鹰放进水里去——这无疑是人类的一大发明,它在那个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年代里显然是伟大的,同时也是无限神秘的。

将这个族群称为“鸱尤”,或者他们自称为“鸱尤”,这或许是历史深处的一个事实:由图腾崇拜演化成族徽,由族徽图画符号演变成象形文字,又经进一步抽象概括及讹变成古汉字。

然而后来“鸱”异化为“蚩”,是后来黄帝部落战胜“鸱尤”部落后,后世人因政治需要的杜撰的“黄帝杀蚩尤血化为黑甲虫”的故事讹变,于是“字形声从虫”。应该说是换了一个字。他的原义和本字应是鸟图腾中的尤姓之“鸱”氏。

后世发生的部落战争,部落之间不断相互融合,散散聚聚,也使图腾文化元素不断兼容,因而不断异化。不论怎样的异化,有些痕迹是抹不掉的。比如商代后期的铜盛酒器“虎食人卣”是蚩尤“饕餮纹”的异化,含在嘴里的人应该是鱼鹰含鱼的作业特征。异化后的凶猛的虎一类的动物,甚至如“狍鸮”这样不存在的动物,一般都有翅膀。这是抹不掉的鸟图腾以及飞禽类的特征。

虫也罢,鸟也罢,其实祖先们最初创造的每一个记音字都是干干净净的,客观而质朴,没有褒贬,每一个字都是自然的结晶体,纯洁无暇,像钻石一样令我们后人无比珍贵。而后来的人应用这些文字,就没有那么纯洁了,他们使文字主观化,情绪化。“鸱”出现在《山海经》时是很客观的:“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到了《尚书·周书·吕刑》时就变味了,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 “鸱张”是比喻嚣张、凶暴,像鸱张开翅膀一样;“鸱视”是指昂首而视,如鸱欲有所攫取;“鸱目虎吻”形容相貌凶恶:“鸱峙”指凶恶的人,据地相残。“鸱枭”喻指邪恶之人。而“鸱枭”是古人对猫头鹰一类的鸟的称谓。又名鴞角鸱、怪鸱、鸺鸱。猫头鹰生活在古今人类的周遭,谁人不知它是益鸟,但在中国一直就是丧门星的代称,我国的文章里说到它都是贬义。就连《荀子·赋》都讨伐它:“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对“鸱”字充满贬斥和仇恨的,我看到最早的是【诗经·国风·豳风】里有一首诗:《鸱鸮》:“鸱枭鸱枭,既取我子,无毁我室”。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猫头鹰啊猫头鹰,你已夺走我孩子,别再毁坏我家室。”

这首禽言诗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以一只失去幼鸟的母鸟口吻诉说自己过去遭受的迫害,经营巢窠的辛劳跟目前处境的艰难。传说周公平定管蔡武庚之乱后将其送给成王,鸱枭指武庚,母鸟为周公自己。

猫头鹰有那么可恶,那么可怕吗?显而易见,这是历史的反证——蚩尤是“鸱尤”,是鹰图腾的部落。

中华大地上在五千年前最先演绎了东夷部落集团和西羌部落集团的大碰撞、大融合、大分野的历史大戏。西集团以黄帝轩辕氏为首,东集团以蚩尤九黎氏为首。东集团在北进的历史上,自身演绎了蚩尤九黎与少昊部落的融合。当两大部落集团交锋时,蚩尤是东夷集团的首领。其中自然包括了少昊部落。少昊部落是以鸟为图腾的。前面谈到的良渚文化,就是鸟图腾部落的文化,那个羽冠神人的族徽就是蚩尤部落的族徽。也就是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上饕餮纹的前生。

大碰撞的结果是东夷集团战败,战败后即进入大融合和大分野的程序:不服的迁徙远走他乡,服气的留下当顺民、遗民。这是无可非议的史实。到周朝,少昊鸟图腾部落的遗民在少昊故地,山东郯城一带建立郯国。东夷文化的显著区别于其他集群文化的重大特征是鸟图腾崇拜。这方面最完整、最系统的传说史料是有关少昊集团“鸟官”机构的记录。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公元前525年,郯国的君主郯子到鲁国访问,鲁国贵族叔孙昭子问他:“听说少昊氏都用鸟名作官称,这是什么缘故呢?”郯子回答的原文是这样的:“我高祖少嗥(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的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谣者也。”翻译成今天的话:

我们的老祖宗少昊挚即位的时候,恰好有凤鸟飞来,所以就以鸟纪事,用鸟名作官称而称为鸟师。凤鸟氏任历法官。职责是掌管历法的历正。玄鸟氏(燕子族)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伯赵氏(杜鹃族)为司至,掌管夏至和冬至;青鸟氏(黑枕黄鹤或鹤鹑族)为司启,掌管立春和立夏;丹鸟氏(锦鸡族)为司闭,掌管立秋和立冬;祝鸠氏(鹤鸠族)为司徒,掌管土地与政教;鴡鸠氏(鱼鹰族)为司马,掌管军事;鸤鸠氏(鹤鹰族)为司空,掌管手工业;爽鸠氏(鸳鹰族)为司寇,掌管司法;鹘鸠氏(鹊雕族)为司事,掌管部落日常事务。掌管手工业的官是“五雉”( 野鸡),鷷雄氏任木工正、鶅雉氏任陶工正、翟雏氏任金工正、鵗雉氏任皮工正、翠雉氏任染工正;农官由“九扈”掌管,有九种候鸟,分别负责督促民众耕种、耘苗、收获、储藏、为果树驱鸟、为农作物驱鸟、为庄稼驱兽、为蚕驱雀及适时收割。以上括号里的对照是专家根据考古发现证实的禽类古今名。 

少昊氏以鸟纪事并不奇怪,黄帝氏也以云纪事,用云名作官称;炎帝以火纪事,用火名作官称而称为火师;共工以水纪事,用水名作官称而称为水师;太昊以龙纪事,用龙名作官称而称为龙师。

由此可推断:蚩尤部落最初是发源于鹰氏族图腾的,在大部落集团内部是负责军事(司马)的“雎鸠氏”(鱼鹰氏族)。而后不断强大,最终被推上东夷部落集团首领的位置。虽然当上东夷盟主,军事才华任然是他与身俱来的威望,他是冶金的创造者,兵器的发明者,被军事赋予人格化,使他成为后世的战神,兵主。过去我一直困惑:按道理,东夷集团是稻作民族,是发明和种水稻的民族,蚩尤是集团盟主,为什么战胜了的黄帝及其炎黄文化的后人坚持称蚩尤为战神呢?按此推断,他们对蚩尤的战神定位是客观的。

 语言和文字都是一种符号系统,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时期,经过约定俗成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所谓约定俗成,就是形成共识。就语言系统形成共识的过程而言,我不敢想象是以百年计还是以千年计。语言形成共识的过程也就是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过程。蚩尤集团战败以后,苗族数千年都在忙于迁徙奔命,再也没有机会发展文字,但是语言之成熟度,足可以表述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且有许多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了上古的中华文明。有的遗产在汉文化里已经荡然无存。因此,用古苗语语古汉语音互为参照比对,探索历史的真相,我以为是值得一试的。

“尤”是鹰的氏族。是鸟图腾的部落集团中“司马”的氏族。“尤”的水稻苗语称“娜尤”;“尤”的树苗语称“豆尤”;“尤”后裔的居住地苗语称“方尤”;男子汉的气概苗语称“岜尤”;漂泊游荡的状态苗语称“尤弋” ……那么“鸱尤(蚩尤)”就应当是鸟图腾部落中的鹰氏族。

由此,我认为:蚩尤应该叫鸱尤,鸱尤本是一只雄鹰。鸱尤是起源于鹰图腾的部落。

岁月沧桑,历史沉浮,蚩尤之名如一颗闪亮的北斗,一直伴随中华文明的步武穿行。贬斥也罢,泼污也罢,雾锁也罢,他永远据守在恒天。唯有他的子孙与之年年有约——尤公每年此时必回来一次,回来看生活越来越幸福的子孙!回来牵走子孙敬献给他的祭牛,牵到东方去。所有苗人死后的魂,都要聚拢到东方去。

END

 

小编 | miaozuwhg

来源:Hm苗学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蚩尤氏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杰出地位
华夏三祖:黄帝、炎帝、蚩尤
蚩尤传说
苗族《蚩尤神话》与涿鹿之战
魁隗氏炎帝九世夸父王鬼方族鬼猴图腾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