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禅一味,从茶道悟悟人生

文摘报·您的文化伴侣

 茶道起源于中国,传入日本后,随着禅宗的发展,茶道也随之兴盛。日本茶道史上关于茶道精神有非常著名的四个字:“和”“敬”“清”“寂”。


    首先来讲“和”。


    在泡功夫茶的器具里面,有一个公道杯。把茶水沏好之后,先倒进公道杯里面,再用公道杯来分给每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直接从茶壶倒进每个人的茶杯里,第一杯茶因为时间短,没什么味道,越到后面茶味就越浓,到最后一杯,味道一定是苦的。同样一壶茶,如果不用公道杯来均匀,那么每个人喝的茶的味道就不一样,这样就失去了公道。所以茶道中的公道杯,体现了“和”这样一种精神。

    禅学的修行,就是为了达到“和”的境界。禅学认为,人生之所以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是因为无明,也就是痴迷糊涂。烦恼的生起,是因为有各种对立的观念在人的心里面斗争。这就是不和谐。通过禅的修炼,超越对立的观念,我们就可以达到心灵的和谐,即大彻大悟的境界。


    第二是“敬”。


    在茶道里面,不但对人尊敬,对泡茶的器具也是非常尊敬的。古时候的杯子有正面和反面。做茶的人在洗茶具的时候一定要把正面朝上,表示对器具的尊敬之心。洗好了之后,会双手捧杯把茶呈给客人,这时茶杯的正面一定要对着客人。客人拿到茶之后,要首先把正面转过来对着主人,然后道谢,在这之后再把茶杯转过来,正面对着自己,这时候才把这杯茶喝下去。

    繁复而熟练的礼法是为了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含的那些人生经验,需要饮茶者用生命的一段时光来领悟。


    第三是“清”。


    饮茶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也要非常清净。所以古代的饮茶高手特别讲究饮茶的水质。

    苏东坡有次出差公干,做宰相的王安石托他带一罐三峡中峡的水回来。但是苏东坡把这事给忘了。他想起这件事的时候,船已经到了下峡了。他就干脆取一罐下峡的水。

    王安石看到苏东坡带了水回来,马上拿出最好的茶来招待他。结果煮了半天,茶也煮不出颜色来。王安石当下就把脸一沉,说:“好一个苏东坡,你在蒙我!这明明是下峡的水。”

    苏东坡辩解:“长江三峡峡峡相连,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王安石说:“水流有缓有急。上峡的水高江急峡雷霆斗,水势非常猛,你用它泡茶的话,性子也急,一煮颜色马上就出来了;而下峡的水非常平缓,你用它来泡茶,因为它的性子太平缓了,所以半天茶色都出不来。中峡的水介乎上峡和下峡之间,刚柔相济,正好可以用来治老夫的胃病!”

    禅学中所要求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要达到的也正是茶道所追求的“清”的境界。在纷扰的生活中,我们眼睛看到的色,耳朵听到的声,鼻子闻到的香,舌头尝到的味,身体触到的环境,意念想到的东西,会像灰尘一样污染我们的心灵。而借助茶道,我们的六根都能进入一个“清”的境界。


    第四是“寂”。

    在禅学里面,“寂”是指熄灭了“烦恼”之火后,达到的清净觉悟那样一种喜乐安宁的境界。这种至深至厚的情感,在茶道中,表现为“一期一会”的心境。

    “一期一会”本来是日本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一句话,意思是用全部的身心来喝眼前的这碗茶。“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意味着唯一的一次聚会。人的一生有无数的聚会,但是每一次相会都不可能重复。

    所以,茶道里面的“一期一会”是在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个瞬间、每一次相会,并且对这可能是我们人生中仅有的一次的相会,付出全部的心力。



来源 |  《生活中的禅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茶道典故中的误解
人生如茶苏东坡
中国茶道:冲泡出来的美学芳香和奥秘
喝茶18种境界,你修炼到第几重了?
天然去雕饰
李开周:王安石与蔡襄的斗茶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