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苕木匠读《尧典》(8)孩子不是“生”的

第四节 孩子不是“生”的

 前面我们以人的名称为例说过名词的汉字特征,现在来说说动词的特征。

譬如家里添了一个小宝宝,我们该怎么说呢?当然是说:“某某生了个小孩子”,对吧?但这句话要是放在远古,就一定说错了,因为那时候的小孩子不是“生”的。当然也不是“孵”的,而是“育”的。或者说仓颉造字时,对于植物、动物与人的繁衍问题,原本是分别用“生”、“孚(孵)”和“育”来表述的。

“生”字的甲骨文写作“   ”。像不像草木生于土地之上?所以“生”字的本义是指草木的长出。植物才是“生”这个字的表述对象。

“孚”字从“爪”从“子”。会小鸟孵出之意。后又加了一个“卵”字旁,更清楚地表明其“子”是由“卵”孵化而成。它的对象是特指鸟类动物的孵化。

“育”字的甲骨文写作“   ”。从“女”,从“子”。这“子”还是头朝下倒着的,正是象孩子出生时的情形,可见“育”字才是专指人类的繁衍。

而且动词与名词一样也有阶级性,皇后与村妇、王子与放牛娃就不能相提并论,所以古人又从“育”字上演绎出了一个“后”字出来供贵族专用。

“后”字的甲骨文与“育”字完全相同,从“女”,从“子”。但金文却改成了“   ”,从“人”从“口”。前面我们说过,“人”字为恭敬状,要较呈跪姿的“女”字有地位一些。“口”字的份量当然也较“子”字重要很多。“子”只是小孩子的通称,“口”则是说得上话的角,是在将来要去发号司令的贵人。譬如“命”、“号”、“召”、“告”等等这些最高指示,就都与“口”相关,所以“后”要较“育”的层次高。之后又演变成了皇后的专称。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仓颉当初创造汉字的时候,本义是要把植物的生长与人的出生,胎生与卵生都分开来表达的。所以我们说孩子是“育”的,不是“生”的。同理,秧苗是“生”的,而不是“育”的,也不能叫“育秧”。我们现在却早就将“生”与“育”用混了,将“生”与“育”的本义都交由“生”来表达,而重新赋予“育”这个字为生之后的养育、培育之义。怎么会出现这种混淆呢?应当是源于对后文“载生载育”一句的误读。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呵呵,是不是有点孔乙己“回香豆”的味道?当然有,因为这些区别与我们平常的生活没有多少关系,也不会有谁愿意听。但对我们这些研究古代典籍的“孔乙己”来说,“回香豆”可是一定要嚼碎,别不当回事哟。譬如“厥初生民”一句中的“生”字,就不能理解为生孩子的“生”,而要当植物生长的“生”来理解。或者说,“厥初生民”中的“生”是指植物的生长,是指农业生产的。

嚼过回香豆后,我们再来读《生民》开篇的“厥初生民”一句,似乎可以译为:

“落后的原始部族(厥),因为服从朝廷的要求(初)实行农业生产(生),而成为了王命的拥护者(民)。”

这句话开宗明义,强调了“民生”的重要性,强调了吃饭、穿衣对人类进步的意义。当然,作者写这句话并不是要强调其重要性和意义,而是想引出一个话题出来:是谁促成了这项伟大的事业?答案是:“时维姜嫄”。自然是他们老周家的祖先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千字文详解【改】
奇妙的汉字| 吹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四十九)
破译甲骨文字之三十七:登
岂字
楚辞还须楚语解 ——《天问》篇“帝何竺之”破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