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苕木匠读《尧典》(9)周人姓什么

第五节 周人姓什么

时维姜嫄

“时”字的甲骨文写作“ ”。“日”字上面生出一棵草。意思是:“适宜于植物生长的时间点。”这个点也就是指春分前后的那个时间段。如《史记》中说:“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孰。”其中的“时”字就是用的本义。后来被借用为表示季度、节度、时间等,也被引申为作形容词用,表适宜之义,如古人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是作适宜之义用。这里用本义。

“维”字从“纟”从“隹”。“纟”旁表连结之义。“隹”字的甲骨文写作“ ”,为一个戴着头饰、曲腿弯腰、双手双脚健全的人。头饰是古代官员最早的标示物,也称冠戴。曲腿弯腰表顺服之义,所以“隹”字的本义当是指远古时的官员。“隹”字的金文写作“ ”,双手之间多了一个“十”字。这个“十”字原来是“七”字的字形,表春分之义(参第三章“远古的密码”),放在这里是表该官员职责的。但这样一加后,字形与“鸟”字有些像了,所以被人误以为是“鸟”的象形。其实“鸟”字的甲骨文写作“ ”,才是表鸟之义的。“隹”字的“人”旁表明该字的改革者还是认识此字的。它是指人,是古代文官的代称,之后演变成了明清时期文官补子上绘着的小鸟,现在的古装戏中还可以看到。一般是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八品绣黄鹂;九品乡鹌鹑。杂职绣练鹊。风宪官绣獬豸。补子虽然是明朝的产物,创意却不是他们的,发明权在尧舜等老祖宗那里呢,只是那时还没有制成补子而己。所以,“维”字的本义就是“联系各级官员们”。引申为维持、维护等义。这里是表姜嫄是朝廷与各部落首领们相联系的中间人,是一方领袖之义。

“姜嫄”是周人对祖先的称呼。姓姜名嫄。

“嫄”这个字从“女”从“原”。“女”是归顺者的意思。“原”这个字的金文写作“ ”,从“厂”从“泉”,水流之源的意思,引申为根源、来源之义。所以“姜嫄”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姜人归顺的源头。

司马迁说:姜嫄是周人的祖先后稷他妈。后人也都接受了这种观点,所以在陕西一带的祖庙里,常常可以看到供奉着的这位女人。我则以为这是一个代称或泛称。意思是说:周人的祖先就是那个最早归顺中原部落,并在朝廷与原羌人部族中起到了勾通与示范效果的人。

我们前面说过,“厥初生民”的“民”字眼中所盯着的,是由黄帝所在的中原传来的带着时间信息的令箭,这支令箭由谁接呢?在当时的中原西部,接箭者就是距离中原地区较近的周人所在的部落。然后再由他们向居住在更西边的所有姜姓部落传下去。这个接箭的头人就是“姜嫄”,也就是后文所说的“后稷”,他们是同一个人的两种叫法。为了说明这点,我们还得再说说“姜”姓的来历及与“周”姓的关系。

如果我们问:“建立了周朝的周人姓什么?”

一定会有人不暇思索地回答:“当然姓周,周公、周文王……不姓周姓什么?”

也会有人回答:“应当姓姜,因为他妈妈姓姜。古人都跟妈妈姓。”

还会有人回答:“应当姓姬,因为书上都说:周文王名叫姬昌。”

也有个别人会说:“周人本姓羌”。

如果我们再问:“周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姓呢?”或者问:“周人与姬、姜、羌姓之间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能回答上来的人可能不多了吧?

在黄帝时代之前,人们都是以游牧、狩猎、渔猎及采摘野生植物为生的。但从黄帝开始,现在山西、河南一代的中原地区开始大规模发展农业,到帝尧的时代,农业生产己经上升到国家强制推行的高度,凡是适合于农耕的地区一律要求种植,否则就要被强制性地迁移到不适合种植的寒冷地区或山区去。

当时生活在今陕西省西安以西的人统称为“羌”。“羌”字的甲骨文写作“ ”。“人”字上加一个羊角,就是牧羊人的意思。中原集团的政令一出,羌人就开始做选择题了:走或者留。这选择题不做不行啊,因为打不过。当时愿意接受中原部落领导的人,就留在了他们原来生活的适合于耕种的陕西西安至宝鸡一带从事农耕。另一部分人则被迫西移,迁至今甘肃、青海及四川一带山区继续牧羊。这部分被迁移出去的人依然称为“羌”,也就是现在被称为羌族的那些人祖先。而留在当地却改变了原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则被称为“姜”。

“姜”这个字从“羊”从“女”。但不是牧羊女的意思。我们在前面讲过“天”、“大”、“人”、“女”四者的关系,它们的地位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其中“女”字的特征有两个:一是跪姿;二是双手交叉于胸前。这是较“人”字地位更低的标识,也就是臣服者的标识。因此,“姜”这个字的意思就是:“牧羊人(羌)中的臣服者。”或“归顺的牧羊人。”臣服谁、归顺谁呢?臣服中原地区黄帝部族的领导。或者说,“姜”就是指愿意服从中原集团的领导而放弃原有的牧羊生活,转而响应朝廷的号召从事农业生产的原羌人部族中留下来的人。

姜姓中距离中原最近,从而最先接受到中原集团政令的那个部落后来又被称之为“姬”。“姬”字也从“女”,表明其也是归顺者的身份。“ ”字则是“颐”字的本字,指人颊骨、下巴、腮、牙床骨这些部位。古代往往以噬嗑的动作来比喻人员的管理,所以也将当时的管理机构称为“牙门”,将军旗称为“牙旗”,领导者称为“头人”等等。由此,“姬”实际上是指这些归顺的姜人中最高头人所在的部落。它虽然是头人,但只是二当家的,是朝廷的代理人。“姬”这个字后来作为“妾”的别称,就是很好的注脚。

这个群体还是太大,所以后来又发明了“周”字。“周”字的甲骨文写作“ ”。“田”字中有象征农作物的四个点,是个会意字,会种植之义。周族的职业就是推广农耕技术并从事农业管理,所以“周”字是姬人的职业名。古人一般将这职业名称之为氏。

说到这里,我们还得说一下“姓”与“氏”的含义及区别,因为现在不仅仅是普通人,就是那些专家们也往往含糊不清了。譬如“姓”这个字从“女”从“生”,所以现在一般将“姓”字解释为“女人所生”的意思。并由此推导出一个结论: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母系社会”。其实这世界哪有过什么“母系社会”,从来就是“公”的说了算,从猴子还没有变成人的时候起就是。所以,这个“姓”字根本就不是“女人所生”的意思。

我们前面解释过这两个字。“女”是顺从者、臣服者的意思,而“生”字是指植物的生长,不是指人的诞生。人是“育”的。因此,“姓”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服从朝廷的号令从事农业生产者。”

其实,“姓”字的古文没有“女”字旁,与“生”为同一个字,就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者。如《周易》观卦说:“观我生君子”、“观其生君子”中的“生”,就是指“姓”。后来由于这些部族群体大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居住,所以才引申为专指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群体,并被人误以为是“妈产”的意思。

“氏”字的甲骨文写作“  ”,一根顶梁柱支撑着屋顶,意思也就是顶梁柱、支撑者。所以,“氏”这个字发明出来,应当是特指部族中的精英份子。是贵族的标志,平民是不可以用的。

以此,“羌——姜——姬——周”四者的关系就是:“族——群——贵族部落——王室”。或者说:周族的祖先弃(后稷)在农业种植上有一套,并担任农业管理者的职务,是朝廷的代言人,所以他这一支的直系后代以“周”为氏。周氏及近亲以“姬”为姓,是归顺者“姜”人中的领头人,也同属于“羌”人的后代。

由此而论,周人都是不可以姓羌的,但可以姓姬,也可以姓姜。而普通的姜人不可以姓姬,也不可以姓周。或者说:周人最尊贵,姬人次之,姜人也算良民。而羌在当时就不是姓,羌人也是被朝廷挤压的对象。

周人的祖先受封于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的“邰”,所以渭河流经这一带的支流漆水河被称为姬水。而今宝鸡市一带的姜水则是姜人的居住地。他们距离中原更远一些,政令需要由周人及周人所在的部落来传递。

其实,“姬”与“嫄”这两个字的意思差不多,一指人的头,一指水的源,是可以互训的。所以我说:“姜嫄”可能不是人名,而是一个代称或泛称。是“后稷”的代称。或泛指以后稷为代表的周人祖先。千万不要因为其“女”字旁,就理解成后稷他妈了。

以此,“时维姜嫄”一句可以勉强译为:“在适宜于庄稼生长的时点,联系各部族的首领组织耕种的人,是我们的祖先姜嫄。”

这句话是告诉后人:周人的祖先就是那个最先服从朝廷的人,就是那个为朝廷向姜人传递时令的头人,就是那个被姜姓的万“民”眼巴巴盯着的人,就是那个带领族人走向文明进程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西夏王》摘抄:拨开历史的迷雾<从“华夏”与“夷狄”说开去>4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四)
溯源中华,简直大跌眼镜,华夏祖先竟是羌族人
《比干的世界》第13章 武周克殷 第4节 武周克殷三步走
QQ浏览器
姬姓和姜姓是两支较早进入了农业时代的。他们在渭河流域创造了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