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苕木匠读《舜典》(14):帝王的责任:将天道、历法广而告知

第三节 帝王的责任:将天道、历法广而告知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肆”字从“长”,从“聿”。“长”字的甲骨文写作“   ”,金文写作“   ”。均像人长发之形。黄帝及尧舜们“垂衣裳而天下治”,这所垂的衣裳当然包括冠,也就是帽子。所以,披头散发的这个“长”字,应当是指不受朝廷管束的原始人。“聿”字即“”的本字,也就是现在的简体“笔”字。因此,“肆”字的本义就是:“纪事和学习的原始人”。指原本没有参与到农耕文化中来的那些人,纪录和学习尧舜们所掌握的天文历法知识。

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肆”字,但有一个与其字义相通的“肄”字写作“   ”,可以参照。其字形为一只手推动一个戴了帽的人。显然是教人穿衣戴帽以服从朝廷,从而推动其进步之义。“肄”字的金文才在“手”下加了一个“巾”字,成了“聿”。“巾”字由“帝”字中的“   ”字符下部演变而来,本义是指天文历法。因此,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学习文明知识、学习天文历法知识。

“类”字繁体写作“”。从“米”,从“犬”,从“页”。“页”字的甲骨文写作“   ”,是一个呈跪姿的长着鱼头的人。跪姿表顺从,鱼头表脑子懂得水源及气象。“米”即去皮后的粮食类子实。“犬”为服从于人的动物。以此,“类”字的本义当是指:因为顺从朝廷而从事农业产生的那些己经掌握了相关农业技术的人。这些人的标志就是懂得农业技术、有粮食吃,所以又被称为“种类”,种植者的意思。种植需要技术,需要严格遵循天道的规则,所以“类”又引申出了法式、遵循等义。这里用本义。

“类”是“肆”的进步。或者说,“肆”通过学习就成了“类”。这是两个名词。

“于”:本义为相符合。这里作介词用,相当于“从”。

“上帝”:在上的帝王。“上”是针对“肆”与“类”的在下而言。“帝”指帝尧、帝舜这些历法的观察及确定者。可不要理解成现在基督教中的那个“上帝”啊。

“肆类于上帝”的意思是:“原始的人类通过学习天文知识而成为了掌握农耕技术、解决温饱的耕种者,正是服从帝尧及帝舜的政令才得到的结果。”

这句话及下一句“禋于六宗”都是在叙述文明发展的过程,在强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重要性。

“禋”字的金文写作“   ”,从“宀”,从“西”,从“火”(不是“土”),从“示”。“宀”字的甲骨文与“六”字相同,而“六”是夏至日的古称,所以,“宀”本指观察天象的建筑,后泛指房屋。“西”为鸟巢,是家的象征。“示”即上天(太阳的运行规律)给人类传达的信息。以此,“禋”字的意思应当是:“遵照太阳的运行规律行事,才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而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六”字己经解释过了,本义是指夏至日这个时间点,被借用为数词。这里用本义。

“宗”字从“宀”,从“示”。“宀”即“六”字。“示”字的本义即:“太阳的运行规律给人类传达的信息”。所以“宗”字的本义就是:“观测天体运行规律的场所”。由于遵天行事的一致性,后来又被引申为作为同一祖先家族的称呼,也将这观测场所当成了祖庙。

“禋于六宗”的意思是:“遵天行事而享受到的温暖生活,是因为通过对天体的观察而懂得了夏至日阴气始生(不宜耕种)的道理。”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是在讲天文历法的重要性。其中“肆类于上帝”是讲农耕生产后的进步。“禋于六宗”则是讲休生养息的温暖。这些都是因为把握了季节时令的结果。也即有了春耕秋收得来的较为充足的储备,再不用瞎猫撞死鼠般地在夏后还去白费力播种。

“望”字的甲骨文写作“   ”。一个向前走的人回头张望之形。其中的头就是一只回望的大眼睛。所以“望”字的本义当是:“进步者期望落后者跟上。”金文写作“   ”、“   ”。前者从“人”,从“∟”,从“土”,从“月”。其中的“∟”为隔断之义。与“人”相连为“亡”,人不见的意思。人不见的是下面的“土”,可见的是上面的“月”。意思是:“人不见土地的状态时可以看月亮。”这里的“人不见土”其实是指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耕种,所以“望”字下面的“土”后来变成了“壬”字。古人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纪时,称为干支纪时。“壬”是天干的第九位名。金文写作“   ”,天(上横)地(下横)之间万物孕育(·)的意思。“壬”之后是天干的最后的一位“癸”,“癸”之后就又是万物始生的“甲”了。所以“望”字甲骨文中的那个进步者所望的其实就是:“期盼落后者在万物生发之前就懂得季节时令的变化(以适时播种)。”

“山”是远古观察天文的场所“岳”的专称,后被引申为作为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的泛称。这里用本义,指“四岳”这些察时定节的场所。

“川”字的甲骨文写作“   ”。像流水的河道之形。但这个字的本义还不是指地上的河床,而是指孔子所说“形而上则谓之道”的那个道。也就是春夏秋冬这个时间长河里的降雨规律。或者说,“山川”不是“高山与河流”的意思,而是指在“四岳(山)”观察雨季到来的时间(川)。这个时间是有规律的,有如河水只能在河道中流趟一样。

帝尧时期的农业推广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只有春天的雨季来临前才适合耕种,但没有日历的远古人如何知道呢?这四个字就是帝尧、帝舜这些先知先觉们的期盼,也就是他们的“七政”。后面还会具体讲述如何上“山”去观察“川”。释“群后四朝”一句中的“朝”字时,也会更清楚地看出“川”这个字是指的以年为周期的气象变化规律。

以此,“望于山川”的意思是:“期盼落后者通过到四岳观天台去观察时间与雨水的变化规律,来把握农耕的时间。”

明朝建立北京城时,设计了天坛、地坛。在天坛的西侧还建了一个用于帝王亲耕的先农坛。而且先农坛初建时不叫这个名字,叫作山川坛。这个称呼中的“山川”之义,应当是与“望于山川”中的“山川”相通的。

“遍”字从“辶(辵)”,从“户”,从“册”。“辵”字的甲骨文写作“   ”,脚行路上之义。“户”是单开的门,指普通人家、有住房的家庭。“册”即书简。《说文》:“册,符命也。诸侯受进于王也。象其扎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远古识字者少,凡书简均出自于王室贵族。以此,“遍”字的本义就是:“将帝王的告示传递到千家万户。”引申为普遍等义。

“群”字从“君”,从“羊”,牧羊人之君、牧羊部族领袖的意思。

“神”字的甲骨文没有“示”字旁,与“申”字相同,写作“   ”,像植物茎叶初生时即将舒展之形。本义当为即将伸展、舒展。“申”字后来又写作“   ”、“   ”,均像植物果实成熟收浆时的饱满状。有了饱满的果实,生活当然舒展,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舒展之义。“申”字也因此而被借用为十二地支中第九位(农历七月)的名,此时正是植物成熟的季节。“神”字后来加上了“示”字旁,表明此舒展或饱满状是遵天而行的结果。所以,“神”字的本义应当是“即将伸展”,引申为:“遵天道而行农事后,从而取得丰硕成果的舒畅。”这里用本义,指牧羊部族领袖(群)中具有往农耕生产方向转化者。

“遍于群神”的意思是:“将时令的告示,向牧羊部族领袖们中具有农耕倾向者广为传送。”

“群神”可不是“一堆神通广大的天神”哈。它是与后文“群牧”、“群后”相对应者。

如果说“望于山川”是帝舜的愿望,那么“遍于群神”就是他的行动对象了。或者说帝舜希望从牧羊部族中,尽可能多地争取一些领袖们来参加农业生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转载】数学因式分解最全的十二种方法
【四大名砚】之洮砚(3)
最高法:《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第二十八条关于一般保证诉讼时效
搞笑数学爆笑经典冷笑话,数学考场上一男生问道!
中医基础病理知识
烽火岁月吐真言(诗一首)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