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春风铃 ▏《木兰诗》中的声与色

读写微号 - 阅读 写作 教育 文艺

有思想  有温度  有价值  有方法

投稿邮箱 - zxsduxie@163.com

【读写菌导语】

在作文教学中,付梦娇老师带来一股清流,她引领学生,尝试各种体裁的写作,而不是仅仅围绕考试转圈。

今天推出的,是七年级李旸同学的文学鉴赏,也许在方家的眼里,这鉴赏还略显稚嫩,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种美更可贵。

加油,李旸!

《木兰诗》中的声与色

崂山育才学校七(3)李旸

《木兰诗》是北朝的一首民歌,它所描绘画面令人感佩,其中描绘声音的语句也反复出现,有声有色,意境超凡,令人闻其声,观其色,便临其境。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女子独坐门前织布,两眉似蹙非蹙,眸子里满是愁绪,织布的声音渐渐弱下去,变成了一声又一声的叹息,犹豫纠结与忧思感伤在那一刻满溢。一轮残月高挂于深黑的天,洒下的袅袅月光,似是一缕缕忧郁的丝线,缠上心头。

对家人的爱终使木兰褪红妆,著战袍,与军马为伴,涉白山黑水,奔赴战场。行军匆忙,从黄河流水到燕山胡骑,一幕幕景象不停地在眼前变换。来自家乡,来自父母的呼唤消逝在风中。黄河的水在奔流,巨浪滔天,震耳欲聋;燕山的胡骑的嘶鸣一日比一日清晰,乱了斜阳。诗中声音的出现竟是那样的恰到好处,虽写的是战士紧迫,英雄本色,却又句句不离女儿情事,思乡的情绪或许就是在某一刹那决堤。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无垠的戈壁,河水环绕,群山交错,风声悲鸣。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此时正是深夜,战场上弥漫着悲伤的硝烟气,或许脚下的这片土地就埋葬着一位战士。大部分人已入眠,木兰此时却守在战场上,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木兰的身影映在戈壁滩上,成了一幅孤独的剪影,她的心定已飘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了吧!

十余年的征战,终于披挂战袍,凯旋归来,木兰却不求封赏,辞官回乡。木兰经过十余年的军旅生涯,急切地想找回女儿家感觉的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大漠的风声犹在耳畔,可眼前的景象又是那么真实,那么温暖。父母的呼唤,邻里的奔走呼告,小孩子们穿着新衣嬉闹,屋子里传来霍霍的磨刀声,是小弟么?不见爱美的姐姐,该是在整理装束吧,不知她穿的是否是缃裙紫裳?家人齐聚,欢乐融洽。如此有声有色的家乡,才是木兰心之所归啊!

整首诗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声中有色,色中有声,声色交融,感情跌宕起伏,又似行云流水般自然顺畅。如此方能刻画那一位巾帼英雄,那一位温婉女儿,那一位刚柔兼备的,花木兰。

(指导教师  付梦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中自有心中景
回到一千五百年前,寻找最初的木兰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改写《木兰诗》写作指导
木兰诗(木兰辞)
木兰诗 / 木兰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