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残缺与艺术 / 邵孔发

 声明:本作品为作者授权原创首发  

特别提示 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同时发表在‘网易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微信公众号’四大媒体平台!

残缺与艺术

一、生活缺欠与艺术创作

(一)生活困顿——发愤所为

   1、困境与创作   囚禁写作的故事是闻名的。与其说短篇小说世界三大师之一,美国的欧·亨利在囚禁中写了不少作品,倒不如说他是因为坐牢才成了作家。因为他在蒙冤入狱前,整天为生活奔波,无暇安心写作。在狱中,他以犯人讲的各种故事作为文学创作的原料,开始给一家有名的杂志投稿。在三年监禁期间,他先后发表了十二篇短篇小说。为此,美国作家戴尔·卡内基曾幽默地说,如果你想写出一部精彩的作品,最好的办法是在大街上随便打伤一个人,以便得以入狱。

   这一现象早在我国汉代已有论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脩列……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2、残缺与希望   艺术中,作品题材是由作者生活体验决定的。有了生活中的宝黛爱情悲剧,才有了《红楼梦》。假若现实中宝黛终成眷属,夫妻恩恩爱爱,生活和和美美,没有悲情,哪有悲剧?反之,成婚后也可能性格不合,甚至反目,更谈不上创作“不朽爱情”了。曹植缘其身为王侯,实则囚徒,方写出《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控诉骨肉相残,渴望自由的传世之作。作品塑造的形象寄寓作者渴慕。列·托尔斯泰家庭不幸,晚年的绝望出走,可以从他塑造的吉提、娜塔莎等贤妻良母形象中找到答案,甚至在安娜身上也有所暗示。官府小吏、市井弱民、一介书生、纤纤闺秀,皆爱读武侠小说,歆慕那些大漠英雄十步追风、百步取命的侠义举动,说到底,因有不平受凌辱又无力反抗,无奈借以聊解干瘾而已。

   “我们可以肯定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幻想,幻想只发生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一次对令人不能满足的现实的校正。”(弗洛伊德《论美文集》)艺术是理想,不是生活,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而精神又永远要超越生活,由此,人才有追求,有进步,有演化,社会也才由此前进。反过来说,艺术的产生,乃是由于生活的不足,人们之所以需要艺术,乃是为了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平衡。

(二)精神缺陷——伟大创造

   智商是对人的思维能力的一种度量,高智商是每个人所渴望拥有的。精神病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异常表现,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态。然而创造性才华和病态心理这两个人类心理活动上的极端,竟有某种联系。从名人传记中发现,许多高智商人患有精神病,如贝多芬、卢梭、肖邦(包括哲学家尼采,自然科学家安培、牛顿),但他们大多是成名后才出现精神异常;甚至有少数人正是在病态过程中创建成果,如画家梵高。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艺术家、作家进行测试,发现作家在概念过度包涵、怪异思想上和精神病人有些相似。

   弗洛伊德把艺术创造原动力归结为性压抑:“我们必须满足于强调一个事实——我们很难再怀疑这个事实——即一个艺术家创造的东西同时也是他的性欲望的一种宣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做出了最大贡献。”

二、艺术中的残缺美

(一)艺术残缺——不可重复

   在摄影、绘画、书法、诗歌等诸多艺术领域,灵感、艺术创造带有“一次性”特征,故艺术作品往往不可复原或重复。米洛的维纳斯雕像,现代西方人曾设想过成千上万种方案试图修复她的断臂,但任何一种方案都是狗尾续貂,如果谁给她添上一条胳膊,那它就不是不朽的维纳斯像了。坐落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神庙是人类的建筑奇迹,饱经历史沧桑,如今只剩下几根大理石圆柱耸立在山头。古罗马大斗兽场,是世界上最早最壮观的运动场,如今也只有半截残墙……依照这些国家的财力和物力,依照这些国家的建筑艺术,完全可以将断柱残壁铲除推倒,重新建筑一座更为辉煌的帕提农神庙或大斗兽场,但是他们却像宝贝一样地精心保护着这几根圆柱和这一截残墙。古罗马的街头,也常于绿草地,躺几块断柱残垣,向人们提示历史。此类建筑,被称为“残破凝固法”或表现“残破美”。在我国,汉字“月”亮的月没有写成“曰”那样圆满,是为了与日区别呢,还是“月”代表“残缺”,代表一种追求?至少它表示了先民的一种审美意识。

   甚至马克思也曾对类似的艺术现象和审美心理感到困惑,在研究了古希腊艺术之后,他说:“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攀的范本。”艺术超越时空,残缺也是美,或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二)社会悲剧——悲剧艺术

   文艺史上曾有过命运悲剧说、性格悲剧说、柏拉图的幸灾乐祸说、黑格尔的悲剧冲突与永恒正义胜利说、叔本华的悲剧写人世空幻教人退让说、尼采的悲剧为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结合说等。直到恩格斯才对悲剧冲突的根源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性说明,悲剧冲突发生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悲剧题材的基础是不可调和的生活冲突,主要反映历史过程的这一或那一阶段上的决定性社会矛盾。悲剧性主人公是在社会恶势力比自己强大的条件下为维护新生事物、社会进步的革命事物而进行斗争的人。像《李尔王》、奥赛罗》、《哈姆莱特》;其他种类艺术,如塑像拉奥孔,电影《第四十一个》,柴可夫斯基第五和第六交响曲。

   因此,悲剧的基础是社会缺陷。艺术欣赏的最高层次是悲剧欣赏,反映出人们生活中的悲剧境遇或感受。因为生活的缺陷和残破,人们更喜欢悲剧,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三、人格理想与残破现实的冲突

(一)使命——缺憾

   心灵不高尚的人成不了艺术家。艺术家的“拯世济物”的自觉的超前的执着的使命感,许地山在散文《债》中作了确切阐述:“我所欠的是一切的债,我看见许多贫乏人,愁苦人,就如该了他们无量数的债一般,我有好的衣食,总想先偿还他们。世间若有一个人吃不饱腹,穿不暖和,住不舒服,我也不敢公然独享这富足的生活。”这种使命感是持久的,伴随其艺术生命以始终。终生不愿放弃初衷又无望的追求,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屈原、杜甫等均如此。这种心境的形象表述是徐悲鸿为自己写下的一副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然而这种使命又大多难以实现,使命感越崇高,实现的可能性也越小,甚或带来它文化史上的最可悲的结果。

(二)幻灭——自毁

   海明威、茨威格、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维吉尼亚·沃尔夫、阿瑟·库斯勒、杰克·伦敦、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屈原、闻杰、三毛等的自杀,引起世人的震惊。再如于学术卓有贡献的王国维,正当50岁盛年,写出过《〈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等开风气、惠后学之作,开创了甲骨文字研究,当过溥仪的老师又做着清华研究院的国学导师,却想不到于1927年投身昆明湖,撒手人世。王国维之死因,有“殉清”、“传统文化崩溃刺激”、“罗振玉逼迫”、“疾病、生计所迫”、“辫子象征”诸说,各执一词,不得其解。“我想,王君从头脑清晰的学者而去做遗老弄经学,结果是思想的冲突与精神的苦闷,这或者是自杀——至少也是悲观的主因。”(周作人《偶感》)“如果他坚持自己的人格理想,便很难在那种混乱的情况下作出清醒的筹划或者随波逐流的选择。”(吴方《也说王国维自沉之迷》)“我看不到再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性了,我为之献出终生的艺术,已被那些专横跋扈而又不学无术的党的领导人毁了,而现在已不可能弥补了。”——这些骇人、凄惨的话语是亚历山大·法捷也夫自杀前一小时写的。“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陈寅恪语)

   生活的悲哀在于人总是向往得到不可能得到的东西,艺术的悲哀在于人们总能够在幻想中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生活如果是尽善尽美的,也就不需要艺术了。话虽有些偏激,可也表明艺术的崇高、仁善及对人类的影响。人类文明恐怕正是为克服社会及自身缺陷,使之实现艺术理想。

授权作者简介  邵孔发,安徽全椒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集《襄水文集》、散文集《故园屐痕》(2017台湾繁体版)。参编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星婚变的本质
蒋寅|理想的冲突与悲剧的超越 ——心态史上的屈原
告别犹豫
西方文学理论 第七章 德国古典时期文论
西方文论史(9)-黑格尔(2)
读诗多的人会更喜欢自己...骆玉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