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猪肉为什么不香了?

似乎,我见证了一场猪的革命

小时候,家里每年会在春天里买一头仔猪。从小猪进入猪圈的那天起,打猪草就成了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心里也就有了盼望,盼望着小猪长大,盼望过年,杀年猪,杀猪之后,意味着功课完成,也意味着有猪肉吃了。

家里杀年猪一般都在小年前后,村里的几个屠夫要提前预约,他们一般都在黎明时过来,一阵麻乱的脚步和呐喊,然后是一声凄厉的猪叫声,接着就是血流声音了。等孩子起床,猪往往已经被挂在一个楼梯上,开膛破肚。屠夫们喜欢生吃猪里的某一块肥肉,冒着热气,一口就吞下去,我总觉得那是属于屠夫的一种豪爽,心里羡慕,却总也不敢尝试。猪脑是留给孩子的,母亲会把猪脑蒸了,放上几根天麻,在农村人看来是上好的补品,他们相信吃什么补什么,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却往往骂孩子猪脑子。杀猪后的第一顿肉,是用来慰劳屠夫的,屠夫最喜欢吃内脏,大肠、猪肺一锅炖了,香气扑鼻,孩子却是不能上桌的。猪肝要孝敬家里的老人,孩子只能等所有的礼仪都完成了,才能大快朵颐一番,或许因为经历了这种煎熬的等待,猪肉总是格外地香。

记事起,村里已经大部分都是大白猪了,村里唯一一头花猪,是个老妇人养的,记忆里的母猪是屁股和头是黑色,肚子松垮,老态龙钟的样子,虽然有花纹,却不可爱。邻村有一个赶种公猪的老人,妻子早年已经去世,每年春天,我们经常看到他赶着公猪从村里路过,公猪是一头瘦削的大白猪,长着两颗獠牙,身上很脏。有一天,公猪进了村里花母猪的猪圈,我一直等待花猪能够生下一窝漂亮的花猪崽来,但是,结果令人失望,依旧是一窝整齐的白猪,身上并没有花纹。似乎,我见证了一场关于猪的革命。

之前一直以为,所谓土猪,不过是农家饲养的猪,有足够的乡土气,就能称作土猪。后来才知道,我所见过的大白猪,原来已经是“混血儿”,多半有来自遥远、高贵的外国血统。土猪,就是没有和其他猪种进行过杂交的猪。

往前追溯四十年,湖南的大部分猪,有着纯正的血统,也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外貌。单讲湖南,就存在着数十种猪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猪种普查,才将湖南的土猪归为五类,“四蹄踏雪”的大围子猪、“点头黑尾”的沙子岭猪、“乌云盖雪银颈圈”的宁乡猪、浑身灰黑的湘西黑猪和有着“大白花”“小白花”的黔邵花猪,听起来就比大白猪优雅而可爱。

湖南各地的土猪,当地人会选育适合当地环境的猪种,其实比人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大围子猪是骄傲的“城郊猪”,大围子猪早熟易肥、体型中等,适合鲜肉需求量大的中心城市,所以很长时间里,大围子猪占据着长沙城郊。城郊人喂养起猪来,也自比乡下要精细得多,据说养猪人特别重视母猪怀孕后期和哺乳期以及仔猪的饲养,常加喂泥豆、田螺等饲料。而且,城市粮食加工业又提供糠麸、糟渣等,养猪饲料充足,简直是养尊处优。大围子猪倒也并不娇气,依旧是耐得寒、扛得暑,在长沙湿冷的天气中,栏舍内即使不铺垫稻草亦少感冒或冻伤。

相比于“养尊处优”的大围子猪,湘潭的沙子岭猪就随性得多,从不挑食。湘潭一带算得上物产丰富,蔬菜品种繁多,红薯、空心菜、白菜、红菜,蔬菜的茎叶都可作饲料,米糠、碎米就算是精饲料,青饲料也丝毫不嫌弃,沙子岭猪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湖南的当家猪种,大概也与沙子岭猪的这种好养的习性有关吧。

“狮子头、铜锣肚、乌云盖雪、银颈圈”,盛名远播的宁乡花猪,憨态可掬,被当地人戏称为“熊猫猪”。

宁乡猪性情温驯,颇有“母性”。宁乡曾经以猪种闻名,家家户户养母猪产崽,“丝颈葫芦肚,耳薄嘴筒齐;鱼尾后脚直,稀毛现薄皮;奶子一斩齐,四脚要撒蹄”、“乌云盖雪银颈圈”,既是对宁乡猪的概括,也是一种相猪术。

来自艰苦偏远的地方的黔邵花猪,是吃苦耐劳的代表。主产区贫穷落后,交通不便,养猪基本上是到山上打上一把猪草,或者索性放到山上,让猪自己觅食。长此以往,黔邵花猪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也锻炼出了结实的体质,即使在破烂不堪的栏舍中日晒雨淋也很少发病,在当地最低气温-6.5℃下照样正常生长。别以为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猪一定性格暴躁,其实大多数母猪除发情时躁动不安、带崽期性情凶猛外,平时性情非常温顺。

桃源黑猪是湘西黑猪的代表,它来自湖区,当地地势平坦,饲料来源丰富,野菜野草充足,群众有沿堤、河洲放牧的习惯,成就了桃源黑猪的强健体魄。

除了这五个猪种,还有其他被忽视的猪种,比如,资兴黑猪,没有被记录。在湖南省畜牧研究所养猪室主任杨仕柳的记忆里,资兴黑猪是一种品种优良的猪种,“可能已经灭绝了”。

为什么现在的猪没有了香味?

宁乡猪保种繁育场里的宁乡花猪。

无论我们如何强调湖南土猪契合水土,依旧无法阻止洋猪入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条例,对于猪而言,并不适用,人类,才是决定猪命运的“神”。虽然湖南的土猪形态各异,有着不同的特质,在灾难来临时,却都没能凭借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逃过这场浩劫。

土猪与洋猪的品种战,其实在很早以前已经开始。早在罗马时代,西方人就曾引进广东猪种,18世纪初期,英国引进的广东猪种,是后来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的祖先。美国的波中猪和切斯特白猪也有中国土猪的血统。外国人看中中国土猪能生好吃,多年之后,中国人只关注外国猪的生长期短和瘦肉率高。

湖南的土猪努力适应着当地的气候和环境,与湖南人和谐相处数千年时光,却始终无法改变生长周期长的特质,在急功近利的时代里,湖南土猪很快被无情抛弃。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业部和对外经贸部先后从瑞典、英国、荷兰、法国、日本、丹麦引进长白猪,在浙江、河北、广东、河南、湖南、湖北等地的猪种试验场站饲养;1973年又引进数百头约克夏大白猪,分配给华中、华东、华南等地的国营农场。这些白猪经过饲养育种然后推广全国。八十年代,白猪全面推向全国,短短二十多年时间,杂交的白猪肉全面占领市场。而土猪,则陷入濒危的绝境。“湖南每年产出生猪大约6000多万头,土猪的市场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二。”杨仕柳介绍。

此时,人们才开始怀念土猪的香味,想念正宗的回锅肉,为什么现在的猪没有了香味?

“猪肉的味道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猪的品种,二是猪生长期,三是喂养方式。湖南土猪品质很好,如果能够采用科学的方式喂养,是可以出很好的产品的。”杨仕柳反对通过杂交迎合市场,实现土猪产业化的方式,“这样不是又走回杂交的路上去了吗?”他向往的是西班牙伊利比亚黑猪的产业化模式,“伊利比亚黑猪,被誉为'世界上最好吃的猪肉’,放养,食用野生牧草,所以肉质特别好”。

+

与自然时序同呼吸


文字|唐兵兵

图片|李林冬 卢七星

微信编辑|方远亲(实习生)

往∣期∣回∣顾

当湖南人贴上它,年就近了

为什么湖南越来越多的人跑到这里观鸟?

不用去哈尔滨,湖南也能看最壮观的“冬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猪猪的品种!带大家认识猪,24种本土常见猪的品种!猪肉,相信是我
各种各样的猪
常见猪的品种及特点
国内驯养已有5千年,如今被作为“天然纪念物”,几近灭绝
猪肉越来越难吃了!到底是人嘴变刁了,还是养殖户要背锅?
总觉得猪肉不香了?这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