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育森林文化 弘扬生态道德 促进和谐发展(摘自2007年7月26日《秦皇岛日报》)

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本文系王三堂先生在秦皇岛任市委书记时,参加第二届河北省城市森林论坛时的发言稿(刊登于2007年7月26日《秦皇岛日报》),现予以转发。

(厚德载福)

培育森林文化  弘扬生态道德  促进和谐发展

——关于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的思考和新感悟

一、关于森林文化
秦皇岛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和资源条件,理应把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好。对照先进查找不足,我感到工作上的差距,若向深层次去追寻,其主要根源在文化,突出表现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还没有真正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弘扬开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和“树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树木首先树人,树人才能树木。而树人主要是树文化,主要是转变观念。因为环保最重要是心灵的环保,森林首先应该栽植在“心地”上,特别是栽植在地方决策者的“心地”上。就是步说,如果你的心不重视,没有愿望、蓝图和决心,那么这个地方的环境建设就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只有从文化层面上提高全社会对绿化建设的认识,城市森林建设才能真正拥有永续的动力,城市建设才会永久保持特色和魅力。


森林作为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化形成的基础和源泉。人类在进化成为人之前,“尊天父,敬地母”,一直生活在森林里,形成以自然为中心的原始文化和文明。当人类走出森林以后,开始忘记森林和大自然曾经赐予的恩典,奉行以人类发展、自我生存为中心的文化思想,某种程度走上了一条异化的道路。由于人类以征服自然、挥霍资源为目的,大肆砍伐森林和破坏环境,遭到了人类“母亲”大自然毫不留情的报复。其实说大自然“报复”我们,那是小觑了她的“觉悟”。大自然才没那么狭隘呢,她是在警醒、教育人类,让你变得理智、清醒点。人是大自然这棵树上结出的果实,现在总体上还处于幼年时期,好像一个“爱捣乱的孩子”,而自大自然这个“母亲”通过各种方式在警策我们。但如果人类不吸取教训的话,她应该还有更严厉的教育方式。历史上许多因森林消失、气候变化而导致人类迁移甚至国家衰亡的例证并不鲜见。这些都充分地警示我们,人类必须重新认识大自然,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念,培育森林文化,尽快实现人与自然和森谐本质的文化回归,否则人类将走上一条逐影而奔、饮鸩止渴、漏脯疗饥的不归之路。


中国自古就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强猎”的保护自然的朴素思想,强调孝敬为先。这种孝敬不只是孝敬父母、祖先,包括敬天和孝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和谐,和谐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每个人身与心的和谐。三种和谐的最高境界可以归纳为“合天人、同人我、一内外”,其中“合天人”是基础和前提。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充分认识到森林的重要,像保护身体一样爱惜她。自然界是人的身体的外展和延伸,破坏大自然就是在破坏人类自己,就是在破坏我们的身体。


要在全社会培育和倡导森林文化,把征服自然、猎夺自然,转为尊畏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奉养大自然,人类这个“万物之灵”应该有这点灵性。我们不仅要保护环境不受破坏,而且要建设城市森林,恢复自然生态,合理利用资源,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类与森林、与大自然的和谐共荣,这应当成为新时期培育森林文化的思想基础,以此在全社会进行森林文化教育,培养人们对森林的情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高国民素质和对森林文化的感悟力。因此我们呼吁,人人都来复兴、传承和弘扬森林文化,不断增强建设森林、保护森林的自觉性,自觉参与到城市森林建设中来,以此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二、关于生态道德
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重视和加强生态建设,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植树造林,爱林护木,其基础是培养人的文明素养和生态道德。“天地不言,四时行焉,万物自化”。有了好的生长环境,树木自有积极性;有了好的生态环境,生物自有多样性。天宝才能物华,不地灵何谈人杰。当前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把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就更需要坚持生态优先。自然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人类作为迄今为止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主体,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协调阴阳,顺应自然,保持和谐。


我认为,对我们秦皇岛来说,目前应从三个层面上,重新构建环境伦理,培育人与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的道德关系——生态道德。

第一,相对于全社会而言,最高层面的生态道德,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生命包括人类自己身与灵之间的关系,即建立新型的生态伦理观。现今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应当把生态道德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的重点在全社会进行推广。环境是无数个环重叠组成的生态系统和链条,环境保护就是保证这种环不被弱化和不破、不断。我们应该倡导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师法自然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其中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大力造林绿化,建设城市森林,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生存环境,促使绿化后的植物群落融入到地域性生态体系之中。二是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成果,也使其他生物与人类共享改善了的生态环境。三是造林绿化是人类改善生态、回报自然、惠及后代的长期行为,我们当代人应当让后人同样公平地享受自然生态环境。


第二,相对于一个地区的党政组织而言,中间层面的生态道德,是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观、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政一方,就应对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负责,就应对这方的水土和生态高度负责,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执政理念问题。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秦皇岛最大的品牌,是市民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也是主要优势和魅力所在。我们有让这个品牌更加亮丽的义务,而没有让她减色的任何理由。虽然现在经济发展任务繁重,需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加快发展,但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树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更加坚定不移地抓好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


第三,相对于每个人而言,最基础层面的生态道德,就是基于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需要下的道德认同,我们必须学会与自然共栖共生、和谐相处,从而内在地生成对待自然界的友好态度和积极实践。每个人都应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制欲望、勤俭节约、适度消费,自觉履行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养成关爱生物、善待生命、不析花木、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自觉地摒弃破坏自然和环境的不道德行为。通过持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全面弘扬生态道德理念,使爱绿、护绿、增绿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人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信仰生活三个层次,人的幸福感不只是来源于物质生活。人生在世,真的应当做到物质生活要简朴,精神生活要充实,信仰生活要纯洁。


三、关于和谐发展
造林绿化是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问题,但归根到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问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社会理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离开发展,和谐将失去保障;离开和谐,发展将无法持续。我们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当辩证看待和谐与发展的内在联系,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壮大实力为保障,统筹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和谐发展,营造和谐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秦皇岛是宜居和旅游城市,是中国的夏都,一方面在环境生态方面有着特殊要求,一方面在经济发展和富民增收上面临更大的压力。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环境保护、生态绿化与工业立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走工业化立市的路子、经济实力不壮大不行,但是环境和生态遭到了污染破坏更不行。因此,我们在坚定不移地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真正实现科学理性发展、和谐统筹发展。如果秦皇岛的经济发展不上去,我们就是现实的庸人:如果秦皇岛的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我们既不能做现实的庸人,更不能做历史的罪人。这个问题很难两全,但能够两全,也必须两全,生态建设力度要加大,经济发展速度要加快、质量要提高,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协同度要增强,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赢,


我感到就一个地区和城市来说,资金、技术、项目、人才都可以引进和流动,唯有环境只能靠自己创造。生态环境引不进来、带不出去,是这个地区和城市所独有的资原和特色,是真正或最能实现“共享”的资源和成果。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是人民幸福的基本要素,是最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的发展竞争力。如果发展危及生态和生存环境的话,发展将失去其根本意义,人民生活幸福也无从谈起。我们必须把生态和经济作为不可分制的有机整体,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在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我们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凝聚力,更好地聚集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要素,全面推动秦皇岛更好更快发展和致力于人民的更加幸福。

(本文系作者 2007年7月17目参加第二届河北省城市森林论坛时的发言稿,已作节略)

(唐.杜牧《清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慈悲的叮咛
孝敬自然的追问
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视界丨论森林与人类健康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关系的思考
森林与生态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