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子入太庙,每事问(3—15,讲于2021年5月24日)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敬请收听收看

 

 

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

子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讲的是,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都要发问。有人便说,谁说叔梁纥这个儿子懂得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子听到这种说法便说,这正是礼啊。

下面先来了解两个概念。一是太庙。古代的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庙便叫太庙。周公是鲁国最初受封之君,因之这个太庙就是周公之庙。二是鄹人之子。鄹人指孔子父亲叔梁纥,因他做过鄹地的大夫,因之把他称之为鄹人。孔子很早就以博学知礼闻名,他对于自己不懂的礼制、礼乐、文物等,便以事实求是、虚心求教的态度待之。正是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成就了博学、知礼的孔子。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体现了礼的精神,若自以为是、不懂装懂便违背了礼的精神。

这里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入太庙,所以才每事问。太庙是事关周礼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之十分重视礼制的孔子才会在这个地方每事问。二是每事问并非假装不懂而故问,也非真的完全不懂,有的可能是不懂,有的则是再问一遍以求确认,以印证自己的已知和未知。这反映了孔子既谦虚又谨慎的态度。

在此我还想说点题外话。学问,学习、提问是也。会学重要、会问同样重要,勤学善问即是学问。问,不仅是向他人发问,也包括向事事物物发问、向自己发问,即要反思、要审问。问要善问,不懂装懂不问不行,明知故问或抱挑战、挑毛病的态度去问也不好,或曰更不好。问,须有虚心恭敬的态度,既要请问还要会问,即要问在点子上。若问些太浅显、太庸俗的问题,不仅学不到任何东西,还会被人轻视。这也是我学习本章内容所受到的启示。

一诺千金




微信编辑:杨国清   王    跃

视频编辑:洪   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经典·一起学《论语》|八佾篇3·15
论语 | 八佾第三
《论语 · 八佾第三》讲要选录-03
3-15、子入大庙
【每日论语】八佾篇第十五则
论语3.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