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三位弟子可否从政,孔子是什么态度呢(二)(6—7—2,讲于2021年9月29日 )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霞是云魂魄 , 茶为国精神

 三位弟子可否从政,孔子是什么态度呢(二)


对本章的第二种解读是这样的:季康子问,仲由是从政之才吗?孔子说,仲由很果敢,但从政的素质他哪里有呢?又问,端木赐是从政之才吗?孔子说,端木赐很豁达,从政的素质他哪里有呢?再问,冉求是从政之才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从政的素质他哪里有呢?季康子是鲁国的大夫、权臣。他向孔子打听他的学生的才干。孔子对三位弟子能否从政都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孔子对从政者的要求一直很高,认为君子不器,不能只具有某一方面的才干,必须是德才兼备,成为通才方适合从政。

南怀瑾先生是持这一观点的。南先生认为,孔子说子路的个性太果敢,对事情决断太快,而且下决心后绝不动摇,这种性格做三军统帅可以,要他去从政就不太合适了,因为怕他过刚易折。孔子认为子贡太通达,把事情看的太清楚了,把功名富贵全不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往往可做大哲学家、文学家,因为他有超然的胸襟,也有满不在乎的气概,但从政是不太妥当的。孔子认为冉求是个才子,是个文学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名士气味颇大,也不适合从政。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季康子问到这三位学生时,孔子说都不适合从政,并非是他的本意,而是有其他考虑。因为季家当时在鲁国为权臣,气势相当嚣张跋扈,孔子不愿让自己的学生为季家服务,所以故意推辞。

   孔子到底是什么态度,今人永远也不会明白。但对本章的两种解读都能给我们启示。这就是从政绝非简单事,首应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同时应把握时机择主而事不能不择手段地谋求职位。否则,轻者会留下遗憾和污点,重者对事业、对自己都将是一场灾难。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政应具备的素质
孔子是世界素质教育的先驱
国学笔记||新的教育理念都是合理的吗?
如何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