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以为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结果遭到两颗轰炸,瞬间崩溃宣告投降

日本大概从没想到会有战败的一天。一八九四年,发动近代以来第一次有规模的对外战争,凯旋而归,获得了二亿三千万银两赔款和占有臺湾;一九○四年,再次悍然发动对俄国的战争,虽然打得相当艰难,最后还是获胜了;以后在中国的领土上,从北到南,横行恣肆,步步扩展,虽然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却几乎是连战连胜,整个日本人的“大和魂”,达到极度膨胀的境地。以后一路向南,占据了法属印度支那,偷袭珍珠港,击溃英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占据了马来半岛和印尼群岛,那时日本人所画的大日本帝国版图中,整个东亚,从北到南,都在太阳旗的照耀下。然而一九四二年六月中途岛之战以后,日本便感到美军的强大攻势,此后双方虽各有胜负,但日本已明显处于守势和败势,到了一九四五年,日本渐渐走向了穷途末路。

一九四五年初,美军夺回菲律宾,之后经过苦战,全歼硫磺岛上的日本守军。二月,美、英、苏三国在雅尔达举行会议,商议战后如何处置德国和日本的问题。对日本频频发动空袭的同时,四月,美军进攻冲绳本岛,两个多月后,冲绳的日本守军被全部消灭。美军已逼近日本本土。与此同时,盟军在五月八日攻占柏林,希特勒德国全面崩溃,欧战结束。

这时日本全国上下已是哀鸿一片,民众已被战争拖得精疲力竭,除了中国战场上还盘踞着相当的日军之外,日本国内几乎已经没有可投入有效作战的生力军了。但是日本上层依然没有或不敢表现出投降的意向。一九四五年三月,日本内阁决定组建国民义勇队,动员国民学校初等科毕业生直到六十五岁以下的男子,以及四十五岁以下的女子组成辅助部队,从事防空、阵地构筑、运输、警备等活动,与军队一起参与辅助战斗。

六月八日召开的御前会议上,透过了《今后应该採取的战争指导基本大纲》,总体意思是在日本本土与盟军决一死战,以“护持国体、保卫天皇”。当时媒体鼓吹的口号是“一亿玉碎”,即一亿日本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与盟军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口号是喊得很响,但日本人的底气却愈来愈不足了。频频加码的美军空袭,已把日本的大部分城市炸成了一片焦土,民众天天生活在缺衣少食和恐惧之中。而另一个世界里,美国、中国、英国在德国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了十天会议后,七月二十六日,发表了针对日本的《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并公布了对战后日本处理的基本原则,但是没有明确涉及是否保留天皇制的问题。

这时日本上层开始出现了动摇和分化。外务大臣东乡茂德立即向天皇和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表示,《波茨坦公告》可以接受,日本倘若拒绝,将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铃木贯太郎首相表示了赞同的意向,但他们的想法遭到陆军和海军的强烈反对,军部认为应该明确地对这一公告加以批驳。于是铃木首相在七月二十八日记者会上表示:“这份公告没有任何重大的价值。我们只会对此加以默杀,将坚定地将战争进行到底。”

然而八月六日上午,美国向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其威力之大、造成的伤害之严重,使日本上层感到震惊。几乎与此同时,苏联根据史达林与罗斯福在雅尔达会议上达成的谅解,废弃《苏日中立条约》,八月八日(日本时间八月九日),宣布对日作战,苏联红军进入中国满洲,向占据的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攻击。这时日本完全是四面楚歌了。铃木首相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日本军部仍然认为美国或许只有一颗原子弹。此时,传来了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消息,最后一丝侥幸心理被彻底瓦解。

九日上午十一点,再次举行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东乡外相认为只要能“护持国体”,可以接受《波茨坦公告》;但军部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主张在战争罪犯、解除武装、占领范围等方面应提出日本的条件。双方意见僵持不下,九日深夜十一点五十分,会议在皇宫的防空洞内继续进行。除了铃木首相之外,会议参加者的意见形成了对立的三对三,东乡外相、平沼枢密院议长和米内海军大臣表示可以接受,但陆军大臣、参谋总长和海军军令部总长表示反对。这时铃木首相站了起来,他没有表态,而是把皮球踢给了天皇,请求天皇做出“圣断”。

天皇平静地开口说道:“我赞成外务大臣的意见。”说罢用带着白手套的大拇指擦了一下有点模糊的镜片,继续说道:“按照目前的状况,如果战争继续进行下去,将会增加无辜国民的苦恼,最后不仅会导致民族的灭绝,并使世界人类陷于更加严峻的不幸。我不忍心看到做为左膀右臂的军人被人收缴武器,并被认定为战争罪犯。但是为了顾全大局,我要学习明治天皇当年对待三国干涉时的态度,接受难以忍耐的现实,救人民于苦难,为求世界人类的幸福,我下了这样的决心。”按照当时的制度,政府做出一项重大决定时,除了首相签署之外,还需要担负辅弼之责的所有内阁大臣副署才可生效。由于天皇的“圣断”,军部其他大臣就难以违抗了。于是最高会议之后举行的内阁会议上,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定获得了通过。

八月十日上午九点,日本外务省向中立国家瑞士和瑞典发去英文电报,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第二天,以美国国务卿伯恩斯的名义给瑞士发送了盟国的回函,表示日本投降之后,天皇和政府的国家统治许可权将从属于盟军最高司令部。意味着战后日本将置于盟军的管辖之下,这下不仅是陆军,连原本对投降表示赞同的海军军令部、枢密院议长也表示激烈的反对。十四日上午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与内阁的联席会议,天皇再次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心,认为如此可以避免日本国家和民族的毁灭,日后还可留下种子,图谋民族和国家的復兴。于是,会议上没有再出现反对的声音。下午,所有成员在事先准备好的结束战争诏书署上了名。天皇朗读了诏书,录制后的唱片被保存在皇宫侍从室内,预定十五日中午播放。

天皇在十五日中午十二点如期发布了结束战争诏书,但诏书中没有出现任何有关投降的词语。事先录制的诏书满是杂音,又是文绉绉的书面语,一般民众都不明白天皇到底在说什么,只有一句算是听懂了,那就是“朕已命令帝国政府接受美、英、中、苏四国的公告”。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漫长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解脱感、解放感和战败的屈辱感、沮丧感交杂在一起,真可谓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投降始末: 日本百姓的种种反应, 细节让人不寒而栗
绝密档案:1945日本投降内幕,真相不敢相信!
八一五特辑:日本是如何决策投降的
日本专家披露:日本投降并非因原子弹,是因为苏联的一个公告
专家解读日本《终战诏书》只字不提投降 留下历史隐患
最后的疯狂:1945年日本投降前夜(上)(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