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期项目如何融资?一线创业公司的CEO、CFO和COO们这么说…

能今天晚上完成的单子,不要拖到明天早上,哪怕是6、 7 点。

本文转自明势资本FutureCapital(微信ID:Future-Ca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相信融资对于创业公司的重要性你懂的!但是,如何把握融资节奏?什么时候融?融多少?找谁融?要不要用FA?怎么选择适合你的投资机构?哪些方面可以让步?哪些方面不能让步?相信这篇来自一线创业公司CEO、CFO、COO们的实战经验和干货分享一定会给你一些启发和借鉴。

融资要算大账,不要计较小账

主持人:子敬你先讲讲,创业公司进入到下一轮融资,在融资方面有哪些技巧?

(图:周子敬 以太创始人)

周子敬(以太创始人):我想说融资要算大帐,今年行情好就要多融,不要纠结小账,比如说我是不是再缓一缓,条款差一点先不融了,这是忌讳的。从我的角度看,今年真的是资本大年,特别好,创业板很多公司上,很多基金手里一堆公司排队,募资很顺利。手里有钱,手就比较壮。美股排队马上要发的公司,这些都是很利好的,政府又给钱,人民币又出不去,买房北京也有限购政策,所以今年融资肯定是大年,只要你业绩好就尽管融。

2015 年是冰火两重天,在7、 8 月份前面后面差特别多,那个时候我有一个自己投的公司,大概是 4 月份出融的,前面特别顺,但是创始人很纠结,到底应该估 8 亿美金还是 6 亿美金,有人给了 6 亿,他很纠结,说这是不是便宜了,拖了大概两个月,最后融了不到 2 亿美金的估值,时间虽然只差几个月,但是结果上差距非常大。

所以,大账得算清楚,要对大的周期有感觉,这是我的一个建议。今年全年应该都不会差,明年怎样就不好说了。今年我觉得天使和PreA不会特别好,后面有收入、有利润,有稳定期的这种会很好。我们自己有小的跟投基金,我现在特别喜欢看上去几千万利润,马上奔上市的这些公司,的确创业板的门槛会比较低一些,所以融资算大账不要太计较小账。

不要缺钱的时候才去融资

主持人:我们很多做技术的兄弟会公司,对你说的大的资本环境这方面不够敏感,如果成天关心也不对了,毕竟我们是做产品,做技术的。但是,有时候我真替他们着急,恨不得在后面踹他们屁股。明明已经表现很好了,趁着势头比较好,鼓励大家出来融资,但是大家都不着急,都说把产品夯实一点,业务夯实一点。

我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不要缺钱的时候再去融资,缺钱的时候再融的时候,可能第一比较晚,第二你的心态谈判的时候也不会特别好。融资最好的时候,往往是在你不缺钱的时候,也别算太多纠结的具体的条款,这个非常重要。所以开完这个会以后,会有一批公司我们会在后面踹一下屁股,虽然我们讲我们不干涉公司的很多决定,但是我们会在后面推动一下各位,建议大家抓紧资本的大年往前跑一下。

融资是一种修炼

周子敬:最近我在一线也做的比较多的案子,创业者要把融资作为一个必修课来修,这是一个建议。像明明总讲的,我是搞产品、搞技术,我不能融资有什么关系,我就不懂好了,这种观点早期可以,尤其是早期天使投完了,明势投了A轮你就不担心了,但是你到B轮、C轮还是要锻炼融资能力,这是挺重要的事情,我们见过一些CEO,这些观念一时转变不过来,觉得融资的事情可以不懂,这是错误的,因为你将来总得跟资本市场接轨,尤其是二级市场,所以你要把融资当作一种修炼。

主持人:确实,很多公司已经做到很大了,在财务方面,对外的公关方面都有明显的短板。这在专心前期做产品阶段可以,但是如果你公司要上一个台阶,这方面的短板是必须补的。这次年会,刘成城( 36 氪创始人),有一点讲得很对,你把你的公司战略想清楚了以后,不要管你现在执行力行不行,想明白了必须得这么干,不这么干,你的公司往下发展生死有问题的时候,你就想方设法把这个事儿给干了,而不是这个事要不要干。好的,接下来,剩下的几位都是明势兄弟会的成员,从这边开始谈,几位都是B轮以后的,在融资中吃过的亏,受过的伤,掉进坑的,都来分享一下。

周建(农分期创始人):明势是我们的天使,明势天使是比梅花天使稍微晚几天接触到我们的,明明(明势资本创始人 黄明明)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宁愿加点价也要进来,当时我又不太懂得哪家机构好,我说不要了,现在够了。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所以就犯了第一个错误,不知道自己要多少钱,其实创业企业多少钱都不够,但是后来还要了,因为我们不太喜欢加价,给人感觉很好,不加价明势进来,发现进来是对的,确实对我们有很多帮助。

A轮的时候确实比较痛苦,我们正好赶上资本寒冬了。 2015 年的7、 8 月份,那个时候刚开始,天天出去见机构,机构最后要么就看不懂,要么就问一句话,你知道一亩田吗,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亩田是个典范, 2015 年的7、 8 月份出事,我们正好也关联,大家第一个问题就问你知道一亩田嘛,我说知道,如果再继续追问就不太好谈了。所以既遇上资本寒冬,又遇上行业寒冬,真的很痛苦,但是我们那个时候保持一种不绝望的心态,继续往前跑,到年底的时候,各基金可能有投资压力,突然一下子全挤进来,同时接到好几个TS。另一个比较痛苦就是,我们当时犯了一个错误,当时给所有机构确定的份额中途做了一些调整,当然也为此给明势带来一些困扰,所以我对明明一直很内疚。

我跟那么多投资机构打过交道,跟明明的交流是最没有压力的,明明一般都是正面鼓励我,给我正确的方向指导,很多机构其实沟通起来还是有压力的,明明确实给我很多帮助,那个时候给我自己感觉,对我这么好的人,有负于他,我觉得心里很内疚。

那个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可能这个错误不一定是所有人都遇到,那个时候早期定的一些东西,中途大规模调整伤机构,大家心里也不舒服,还要花很多时间跟各机构做一些协调,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没有经验,也不懂,7、 8 月份没有人投,到11、 12 月份有几家出,你会发现早期大家都不出,有两家出了,几家就都跟出了,就会有这种情况,所以各位兄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做好理性选择。

但是回过头来想,这种错误会带来一些教训,如果所有机构都给你TS,也是幸福的烦恼。这也是麻烦,因为FA和投资机构都不能得罪,怎么去处理这个事情又是个麻烦事儿,真要得罪这些人,就让其他机构去得罪,这是我自己的感触。还有一个,价格问题。不要太计较价格,我一直价格都很低。

主持人:我们周建兄弟业务做得特别扎实,而且我个人聊起来是对中国农业的生态和架构是最了解的,而且他写的文章,我们内部也是用来指导我们再来看农业领域投资非常重要的指导文章,所以基本上2C的消费类的我们就没投,现在看确实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说白了,农民有消费能力的人都已经不在村里面了,所谓的农村互联网电商的风口,我们觉得也是个伪命题。但是还是那句话,我们同学们融资能力都普遍偏弱,每一轮信心满满的出去,回来以后明哥我谈了这个价格。

看不懂你的机构,没必要让他进场

周建:因为价格不会谈,但是也想一个问题,我们在通过解决规模化种植大户的赊销问题,他买化肥、买机器没有钱,通过这个业务逻辑我们又得出一些经验,给这些客户的定价是按风险来的,反过来推到投资这个环节也是。你发现融资过程中,如果有人死压你的价格,而且这个机构不是特别大,过度压价可能会有一个原因,就是本身他投资成功率比较低,所以通过压价来提高收益。所以兄弟们,大家都给到 2 亿的估值,突然谈到1. 5 亿,1. 2 亿,除非他是特别牛逼的机构给你很大的资源支持,其他都不用考虑了。

主持人:我得补充一下,我觉得即使特别牛逼的机构也不用考虑。这点我们跟在座的很多位打交道都有体会,我们从来不去吹嘘,因为我投了ABC公司,所以可以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所以你需要给我多少折扣。这个也是提醒各位,碰见所谓的大牌机构跟你忽悠我们有多强的投后,多强的协同资源,要压价,你别妥协,该怎么谈怎么谈。

周建:确实是这样,明哥的建议很好,确实也是这样,真的遇到给你打电话压价的,前面已经好几家出TS,价格差不多,唯独他加价了,不用太考虑浪费时间了,如果大家都不高,市场都这样,如果大家都给高,他给低,他再牛逼也就那样,不可能因为他一家投了你企业就能成功,很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

还有,这个机构一压价,很可能是他没看懂你或者是没看好你,想通过这种来减少未来的可能损失或者是提高低概率成功的概率,他看不懂你没看好你,你就没必要让他进场。

主持人:耀洲,谈谈你们吧,融资的过程中也碰见不少坎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融资?这是来自创业公司的老板的干货分享
CEO、COO等各种C*O都代表什么?
【干货】著名投资人朱波最新演讲:创业就是向死而生(完整版)
创业5年后,我为什么不做CEO到陌生公司重新开始
离开阿里创业,2年后,他的公司年营收50亿,雷军连续投了三轮
各种CEO、CAO、COO......C*O都代表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