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0 前言

  2016(第五届)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博士指出,在目前经济和政治的形势下,整个中国制造业大环境,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首先,市场端,整个市场一直处于全球性的周期性震荡、季节性震荡之中,特别是很多产业尤其是基层产业,长期存在供大于求的状态。其次,产品端,现在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制造成本越来越低。第三,从用户角度,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个性化定制、快速交付、性价比更高的服务。第四,从技术和人员的角度,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迫切需要转型和升级,需要大量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自动化、管理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成为资源瓶颈。最后,如何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面对这些市场挑战、政策导向,对于企业来讲,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来讲,如何应对非常关键。从如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角度,我们强烈建议企业必须要重点建设和提高四大方面的创新能力:第一,关注产品是第一位的,针对产品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如何找到客户,找到订单,这就需要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第三,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如何优化管理流程,如何降低运营成本,以及运用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这些都属于管理模式创新。最后,企业如何将创新的理念和活动进行持续发展,如何形成固化的流程和方法,这就牵涉到企业文化的创新。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

  1 产品创新

  企业发展有一个长期的战略,产品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它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产品创新在该战略中起关键的作用。而产品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产品创新源于市场需求,源于市场对企业的产品技术需求,也就是技术创新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明确产品技术的研究方向,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产品,使市场需求得以满足。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到新品打样试作,到量产过程的改进,创新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全部覆盖的,下面就结合一些企业的案例进行说明。

  1.1 研发工具和研发技术创新

  传统的产品设计和研发,以二维CAD为主,满足不了现在日益增长的快速研发、协同设计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考虑三维CAD建模技术,搭配CAE分析技术、CAM数控加工技术以及PDM数据管理技术,利用这些先进的研发工具和研发技术,缩短研发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比如某企业,主要以钣金产品设计为主,钣金零件的材料、形位公差及技术要求等对模具的工作部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钣金零件模型除应包含形状信息外,还必须包含零件的尺寸公差、精度、材料以及技术要求等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模具设计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所采用的三维CAD软件能够进行快速建模,特别是对冷冲压成型产品的造型和展开设计。

  其次,运用CAE技术进行应力应变分析,结合后期实际验证,既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实现产品性能的整体优化,又可以缩短设计同实物加工之间的衔接时间。

  另外,设计过程产生的大量模型数据、图纸版本、变更信息,如何进行快速保存,如何保证正确迭代,如何进行多人协同设计,建议采用PDM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实施之后,不仅可以实现图文档管理,工作流程的管理和对业务的驱动,还可以实现对应的项目管理和版本控制等等,同时PDM系统可以支持设计人员进行协同设计,极大地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1.2 新产品快速打样体制创新

  对企业来讲,如何快速的将设计方案转换成实物样品加工,也就是如何快速实现从0到1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市场的需求,不断快速开发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在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就成为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现代工业要求企业以更短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去生产具有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多品种快速切换的需求,这就需要针对敏捷研发,敏捷制造的新产品快速打样体制模式进行创新。

  以某企业新品开发部72小时快速生产体制为例子,其部门拥有日本先进的激光加工机、数控冲床、多台先进的折弯机、伺服冲床和315吨大型油压机等设备。主要从事产品的设计开发、新品试作加工的设计与加工一体的生产体制。新品开发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新品开发的业务流程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快速对应,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到样品实物加工完成发货,最短时间在72小时之内,这就要求在每一个中间过程的环节中,采取信息化管理,流程自动审批、无纸化办公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快速高效地实现从3D模型、虚拟仿真到实物加工、包装出货的整个敏捷制造的流程。下面介绍一下管理体制上的一些创新点。

  创新点1:项目可视化进度管理(项目管理系统)

  通过IT技术,运用项目管理系统,可以把项目的进度计划管理表集成在网页上,可以直接在系统中显示物料号、责任人、生产数量、交货日期,同时还可以超链接到产品的设计方案、工艺过程卡、基准书、包装作业指导书,而且可以通过状态条的显示,快速识别当前的项目进度,设计是否已经完成,发货是否已经完成,在系统中实现可视化,一目了然。

  创新点2:产品难易程度分级,复杂产品拆分,模块化协同设计

  根据产品的复杂难易程度,按照工序加工内容,可以将产品进行分级,拆分成标准化的模块。将一个复杂产品拆分为几个简单模块,分别由几个设计人员对应。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设计时间,实现敏捷化设计的目的。

  创新点3:自动流程审批,信息传递敏捷化,无纸化办公

  从方案设计、工艺设计、到校对审批,再到加工图纸发布,整个文件发布流程,都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自动审批,在现场的任意一台电脑上,都可以通过网页查看客户图纸、3D展开图、加工方案等等文件资料。一方面,信息快速传递到加工现场,防止信息孤岛产生的加工等待、时间浪费;另一方面,一边进行加工,同时可以进行3D图形对照,最大限度减少不良错误的发生概率,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减少了非必要的纸张资源浪费。

  1.3 量产过程中的产品持续创新

  从产品设计研发阶段,到新产品试作打样阶段,再到产品批量生产的阶段,如何提高企业的产品持续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在批量化生产阶段,建议从以下两点考虑产品的持续性创新。第一,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创新。面对大的用工环境和趋势,一方面工人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用工成本也不断增加。那么,致力于产品加工过程的高效率生产,针对自动化设备改造、自动化生产线升级以及各种自动化专机的研发,就非常重要和迫切了。如某加工制造企业,从2008年开始专门成立了自动化革新部门,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自主开发了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搬运装置和机器人手臂,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技术上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第二,在量产过程中,结合产品本身,建议考虑运用一些持续改进和优化的方法,从如何减少成本的角度,持续改进产品结构、优化产品工艺、提高产品的使用附加值。如一些企业会进行VE提案,这是一套成熟的方法,叫做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也称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写VA)。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这门学科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促进老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为核心内容。其基本的做法流程是:选择价值工程对象→进行功能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分析与评价方案→可行性验证→修正改进方案→总结标准化。

  2 营销创新

  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也是企业的关注焦点。在企业经营中,如何把创新的理论运用到市场营销中,通过团队销售模式的创新、供应链采购模式的创新、品牌推广方式的创新,打破旧有的观念和思想,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方式,使人们自发了解企业的产品,从而对产品更加信任,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1 团队销售模式创新

  随着企业发展的需求,追求销售额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培养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每个员工为企业的发展一起努力共同发展,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如某企业将各个部门成立独立的事业部,进行独立核算,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按照年度、月度评比,奖项包含总经理奖、金点子奖等;每个事业部分为各个班组小单位,通过日评,晨会评比,评比内容员工自己定;奖项包含:卫生奖、质量奖、产量奖等。让每个小团体围绕自身的规划,设立自己的目标,使企业全体员工为此目标进行努力,并通过一定的奖惩、考核机制,让每个员工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自身的价值,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使企业经营者可以清楚了解到,企业每个环节的盈利情况,为企业的发展改进方向提供数据。

  2.2 供应链采购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根据采购的要求,如何选择响应速度、品质、服务、价格等适合自身企业要求的供应商。通过B2B模式,打破传统方式,并融入大数据,引领各个企业快速发展。从采购、库存、周转等方面为企业之间交易节约成本。

  例如,海智在线打造“工业大众点评”方式。利用大数据,在工业领域中对各个工艺的数据分类,突破了传统线下寻找合适供应商耗时、耗力的漫长过程。在采供之间架起快速通道,帮助制造型企业快速匹配供应商,完成订单。

  对于一些技术要求高的行业中,对供应商的质量要求在整个供应链采购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多维度服务供应商评估系统”的发布,分别从能力和经验、决策人和企业信誉、项目和客户管理经验程度、人才资源与供应、金融与法律可靠性以及风险与保障六个维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考核。

  2.3 品牌推广方式创新

  品牌推广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大潮流中也在不断创新,以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国家在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用户也可以从互动中对品牌有一定了解。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通过网络传播进行品牌推广的方式迅速在营销行业中成长起来。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灵活应用资源进行推广。以微营销为代表,突破传统营销,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互动,信息推送式、聊天模式、线上互动模式等多种营销方式,在广大客户源中建立品牌。此外,参加各种形式的论坛也是品牌推广的重要方式。

  3 管理模式创新

  对企业来讲,管理创新是从企业内部挖掘的动力和源泉。把创新理论引入管理领域,运用新的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探索全新的管理方法。如果企业的管理变革仅仅停留在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局部的修正,将难以应对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必将被市场淘汰。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未能彻底执行、技术基础薄弱、缺乏创新人才等,针对这些普遍的现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3.1 管理流程梳理和优化

  管理的基础是流程梳理,特别是核心业务价值增长流程。在企业中,有个清晰的管理流程,可以让企业高层不用担心有令不行、执行不力,让中层管理人员不用事事请示,让所有的员工懂得企业的所有事务工作分别由谁做、怎么做以及如何做好的标准,让整个过程透明化、一目了然。

  例如某纺织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特性划分了三大等级流程,一级流程属于规划层,至上而下分为3个方面:①以企业最高层的战略目标为基点,确定战略规划、经营分析、全员创新、品牌管理。②根据市场与客户的需求,梳理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内容包含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③通过综合管理、行政人事、财务管理以及网络IT技术对企业的整个管理进行系统支持;二级流程属于推进层,是在一级流程的基础上,对一级流程的三大方面进行的展开;三级流程属于执行层,主要是细化的流程,最终形成文档、操作手册,如表单、工艺指导书等。

  3.2 体系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精益化生产

  企业的管理在不断发展、从规范化管理到精细化管理再到现今的精益化管理,在整个过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管理发展离不开的两个要素:创新和人才。而精益化的管理方式更是体现在人员的素养和创新的能力。企业在精益化管理方面应该如何开展呢?以某民营企业为例。

  该民营企业采用了精益化的生产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实现零库存、零不良、零浪费、零故障等。精益化管理在该企业中的典型体现是现场的5S管理和现场看板的可视化,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通过看板的可视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统一意识、倡导公平、全员参与。该企业更是通过全员创新的平台机制,提高了员工的素养和创造能力。

  3.3 管理流程信息化

  在流程梳理、体系标准化的基础上。下一步是实现信息化,特别是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将管理要求,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手段(例如ERP、MES等管理系统)固化下来,使得业务、财务、管理,三者实现一体化的整合。


  图2 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的整合

  以某企业为例,企业的信息化是从97年开始进行建设,自主开发了很多小系统和模块。涵盖了各个生产环节、后台支撑环节等整个核心业务流程。100多个,300多个核心用户,各个系统之间都是独立运行,系统和系统之间存在信息障碍,属于信息孤岛。13年升级了ERP,将所有系统和数据打通,同步进行财务成本核算。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并且通过自主开发的自动化采集系统,将生产的设备、员工信息、ERP系统三者高效的集成在一起,使管理层可以实时地监控到现场实时的生产状况、使的生产制造过程可视化、透明化、智能化,完成车间的一体化管理。

  4 企业文化创新

  前面介绍了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三个方面的创新,但是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坚持更难。尤其很多企业更多是以口头的形式进行传递,问题解决以后也不会将其进行标准化展开。所以如何通过组织体系保障持续创新,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积极参与自上而下的创新。这不仅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创新要在企业中持续开展,首先在于创新平台的建设,基于全员改进、创新方法、建设企业创新机制,推进全员岗位创新工作深入持久地展开,不断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内部活力、培养内部人才,推动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5 总结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

  作为企业来讲,企业创新是迫切的需求和主观意愿。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是创新主体,也是创新的权利和义务人。本文从如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角度,从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企业文化创新这四个方面,结合某些企业的具体案例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能够给企业在智能制造升级转型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启发,给予一定的帮助。

  欢迎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国际峰会 12月1-2日 长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企业研发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IBM的集成产品开发体系(IPD)到底是干什么?
产品的创新与内部管理
成于自由,败于散漫
Teamcenter促进研发项目管理创新变革(2010产品创新数字化峰会征文)
重磅|国企创新研究院针对“创新组织体系建设”推出最新报告(20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