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樊东升教授谈运动神经元病(三)——ALS的研究进展


1、最近星形胶质细胞在ALS的发病中又受到了专家的重视。星形胶质细胞在ALS中是否选择性损伤了运动神经元?

这是近期很重要的研究。在《自然神经病学》上,国外一个研究把有突变的SOD1基因转导到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里。他发现把突变基因转导到神经细胞里,神经细胞没事;转导到胶质细胞里,胶质细胞也没事,但是胶质细胞能分泌一种蛋白。当把正常的神经细胞和转导了突变基因的胶质细胞共同培养的时候,发现胶质细胞产生的蛋白对正常的神经细胞有杀伤作用。


这是一个基础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重要,同时根据这一点有可能开发相关的对应药物。但是这只是一个基础研究的成果,而且90%~95%的病人并没有SOD1基因突变,而这个研究的前提是SOD1突变以后产生毒性作用。科学研究都会从一点突破,这对于深入认识一个疾病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地期望它马上能提供治疗。这个成果很重要,但不是短期内能看到效果,走向治疗是需要时间的。


2、他汀类药物对“渐冻人”的发病率有无确切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不是特别多,他汀类药物最近几年是比较热门的,除了降脂的作用,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以外,还有免疫调节作用,不仅用于心脑血管病人、高血脂病人。多发性硬化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在也有研究将他汀类药物用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因为它的免疫因素是非常明确的。


ALS的发病机制中免疫机制并不突出,大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的免疫异常,如果病人有明显的免疫异常的指标,我们就会考虑是否为其他疾病。既然没有这一点,他汀类药物针对于ALS的治疗目前缺乏内在机制的研究,如果在临床使用就很盲目,缺乏关联性。


3、 ALS的发病机制有哪些新进展?动物实验有哪些新发现?

ALS发病机制最重要的进展是在1999年,这个发现是偶然的。  


在做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时,研究者把大鼠的EGF基因其中一个被称为低氧反应元件的片段,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敲除掉,以此来看看EGF的表达情况是否有变化,结果却意外发现大鼠肌肉萎缩,而且变化情况和ALS非常接近,因此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发病机制假说:因为EGF在我们体内对外界低氧条件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在缺氧条件下,EGF表达上调以后,神经细胞能够耐受低氧状态,保证神经细胞不出问题。运动神经元病的病人是否因为EGF基因出现问题,由此在相对低氧的环境下,不能调整对低氧的耐受性,导致神经细胞丢失?因为运动神经细胞需氧量最大,所以会表现为运动神经细胞的选择性受损。


这个假说很快就受到临床学家的关注,仅仅在两年以后的2001年,在欧洲ALS病人群里进行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发现多态性位点与ALS有明显关联,ALS患者对低氧不耐受的多态性要比正常人高。我们在国内也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发现和国外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可能与人种差别有关。


EGF作为ALS发病机制里的一个新的亮点,对于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也有意义。近年来,国外专门做了一个临床研究,将没有呼吸受累、肺活量都正常的诊断明确的ALS早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早期即使用无创性呼吸机,另一组不用。观察以后,发现早期使用呼吸机的病人病情发展明显缓慢。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会建议病人早期使用呼吸机。


4、国内ALS研究最大的局限性是什么?和国外相比,国内主要差距在哪里?

国内研究最大的局限性就是研究得不够深入,诊断上和治疗上都不够深入。


我们发现有很多被轻易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的病人其实可以细分出来而不是ALS,如果给病人笼统地扣上一个帽子,则他们在精神上、经济上、家庭上的压力都将非常大。我们发现这些病人诊断做得还不够,该排除的没有排除,该做的检查没有做。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病人在外院已经被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到我们医院之后通过严格的检查把这顶帽子摘掉了,这对病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因此,希望医生在诊断上能更细一些,考虑问题更全面一些。在鉴别诊断上,希望我们医生能够加强专业的学习,了解得更多一些。


在治疗上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就更大了,我们都知道力如太能够延缓ALS的发展。如果病人经济上不允许,吃不起力如太,则病人等于没有任何治疗。我们医生除了考虑病人的病因治疗,给他们科学正确的建议之外,还应特别关注病人的症状处理,比如病人的焦虑、疼痛、由于疾病导致的大量唾液的分泌、无法进食等等,都需要医生去解决。在这方面,国外做得很人性化,国内几乎没有医生注意这些。另外,还有一个差距表现在国外非常关注照料者的状况,因为照料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和病人的病情发展是直接相关的。有研究发现病人亲属有可能比病人还要焦虑,考虑的问题更多。在国外所关注的不光是一个病,更是一个人,以及病人的整个家庭。甚至在病人去世以后,还要考虑到这个家庭的照料者的后续心理支持问题。所以,在诊断上和治疗上,我们与国外都还存在着差距。



中国神经时讯整理编辑自好大夫在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中国现有20万“渐冻人”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滑向死亡
发现“渐冻人症”致病基因,冰桶挑战功不可没!
喜报!国内首例自体细胞治疗“渐冻症”获得积极进展!
世界渐冻人日 | 关爱“渐冻人” ,用心温暖、为爱解冻
神经修复GDNF-RET与Rap1GAP互生功能实验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