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家熬出“赛参汤”——米油!

米油,是米的精华所在,不仅仅是孩子体弱时养脾胃的佳品,也是宝宝最理想的第一口辅食。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做过解释:“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

王孟英在《随息饮食谱》中言此物“大能补液填精,有裨羸老”。我们不妨试试这个古代名医推崇的、上到皇家子嗣下到平民百姓传了几千年的喂养良方。

那我们选用什么米呢?

中医认为大米是五谷之首,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的功效,而小米“和胃温中”,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所以,我们给宝宝熬制米油,一般也是用这两种米。

具体熬大米油还是小米油,可由当地的生活习惯而定。北方可能用小米多一些,南方用大米多一些,要因地制宜。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选用陈米来熬制。为什么要用陈米呢?(备注:陈米,带壳稻米稳妥保管一段时间后脱壳的。)

因为陈仓米和新米相比,存放的时间更为长久,气和味都变得冲淡平和了。但也正因为“淡”,才既可养胃气,又能裕脾阴,所以陈米对病后脾胃虚弱的人很有帮助。《本草纲目》中提到:“陈仓米煮汁不浑,初时气味俱尽,故冲淡可以养胃,古人多以煮汁煎药,亦取其调肠胃,利小便,去湿热之功也。”

米油熬制法

1、煮粥所用的锅必须刷干净,不能有油污,而且最好用砂锅,因为砂锅煮出来的米油更香稠。

2、水一次放够,米和水的比例大约为1:10,不要中途加水。

3、先烧水,等水开了再放米,继续大火煮。为什么用大火呢?因为这样不易糊底。

4、开锅后再盖锅盖,用小火慢熬,小米只需要30分钟,大米需要1个小时,中间需要不时搅拌,不要加水。小火一般不会出现溢米的现象,除非米加得太多,如果有溢米的情况就把锅盖留个缝。

5、煮好后关火,自然放温,上面那层就是宝贵的“米油”!

在古时候,贫苦的老百姓得了虚劳病以后,家里也没有钱买人参给病人补身体,就会熬一锅浓浓的大米汤代替参汤,却往往能收获奇效。

而穷苦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通常很皮实,也是因为当母乳不够的时候,家里又请不起乳母,当然那时也没有奶粉,这时候家里老人就将米粥熬得像牛奶一样白滑,给孩子作为补充。张学良先生出生时正逢战乱,母亲没有奶,他就是靠着喝东北大米熬出的浓厚的米汤活了下来,还弥补了很多先天上的不足。

版权说明:

本文摘选自快乐牛妈《牛妈古法育儿启蒙》。这本书挺不错的,从备孕、怀孕、生产到育儿整个过程,分享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宝藏,如果想要二胎的妈妈,推荐提前看看这本书。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熬小米粥,直接下锅煮就错了,教你几招,浓稠好喝,米油浓厚
爱生病的孩子先从好好喝粥开始调理
你不知道的大米养生术:健脾养胃,这种大米堪比灵丹妙药!
吃大米的注意了!这种米一定不能买,致癌风险太大…
大米天天吃,你知道该怎么挑吗?
原来熬小米粥这么简单,记住3加1不加,熬出厚厚米油,香浓又黏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