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震撼全人类心灵的一部纪录片

这是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环保纪录片——筹备15年,跨越50多国,动用88000名员工,历时21个月拍摄完成,已被翻译成14种语言,唯美震撼,中文由周迅配音。


周迅说:“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我在配音的过程里哭了好几次。第一次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就觉得一定要为这个电影做些什么。“

........................................................................................................................................................................................

法国纪录片《家园》英文版

你可曾见过视觉如此唯美震撼的地球?


美国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


澳大利亚大堡礁


《Home》的导演,是著名法国摄影师、生态学家、环境保护者Yann Arthus-Bertrand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专门从事空中摄影已超过30年,极具声望。

他的空中摄影作品集《Earth from Above(鸟瞰地球)》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售量超过3百万册;同名的免费摄影展在全球110个城市展出,观众达1.2亿人次。

而《Home》,便是Yann Arthus-Bertrand 30年空中摄影和环保工作的一次动态精华荟萃。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 ( Luc Besson, 《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导演) 则担任《Home》的制片。

贝特朗和他的团队耗费了一年半时间,遍历整个地球,才得以完成此片。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影像给人类带来了这样一个信息:

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残酷掠夺,应当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


演员周迅为该片中文版进行了旁白配音


法国纪录片《家园》周迅配音版(高清)




拍摄幕后




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地球变成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


然而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只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 

被蚕食的森林

印度拉贾斯坦等候取水的人群

融化的冰川


无鱼的海洋

本片素材长达488小时,拍摄周期为21个月,共动用88,000名员工,拍摄范围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



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

明天并不遥远,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未来?

为了展示各地广阔的风光,《家园》采用了各种不同拍摄方式,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跟一名摄像师、一位摄影技师和一位飞行员驾驶一架小型直升机飞跃了世界上55个国家,历时18个月。

拍摄过程中使用了'Cineflex'高清摄像机,这种摄像机原本是一种军事器械,能够有效减轻振动从而获得高清画面。

在一天内,《家园》在181个国家发行,打破了历史上电影发行量最大的世界纪录。

在YouTube上发布后,《家园》在头24小时里即获得了400,000的点击率,在世界各地的电视台也收到了很高的收视率。在法国电视2台首映时,仅在法国就有超过八百万的观众收看。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的航空影像,既是对地球直观真实的再现,又美得令人吃惊;粗看恢弘大气,仔细观察又会注意到被清楚展现的细节,画面极具震撼力。




《家园》由四部分组成,其航拍技术画面令人震撼不已







第一部分介绍地球的历史和生物的演化进程。
拍摄对象以地貌为主,采用航拍中最常见的倾斜视角,视野开阔,取景范围大,有强烈的纵深感。这种类似人类登高远望的视角,在50—200米的高度间俯瞰自然景物,能充分展现出山林地貌的高低起伏和壮观的气势。镜头运动以“前进式”为主,有“推镜头”的效果,呈现一种探索未知的姿态。而当美国黄石公园的五彩池和冰岛白色的唐纳河进入取景框,镜头开始放缓脚步,或悬停或盘旋在绝美的景色之上,以垂直俯视的角度慢慢欣赏大自然创造的艺术品。导演能自如地把控画面景别、拍摄角度、高度、速度,以及飞行状态,使航拍画面极具空间表现力。




第二部分介绍人类文明崛起对地球的影响。
航拍镜头继续带领观众在非洲草原上空前行,与各种动物居民不期而遇。当象征人类文明的非洲村落映入眼帘,镜头从大远景开始逐步收缩视域;摄影机也随之放低姿态,慢慢地从高空下降至与人类日常视角持平。这样的镜头设置,既有情景的带入感,又消解了摄影机视点居高临下的姿态,体现出导演的人文关怀。同时,对村民们日常劳作的近地观察,也丰富了这部航拍纪录片在微观层面的描绘,拓展了航拍语言的叙事功能。




第三部分揭露人类文明发展对地球家园的破坏。
镜头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人类文明成果,包括美国的联合收割机、西班牙的温室菜园和肉牛市场、太平洋的集装箱货轮、迪拜的摩天大楼、上海的陆家嘴等人造景观;这部分主要采取先局部后整体的画面呈现方式。当镜头从小景别的联合收割机拉开至大远景的万顷良田,人与自然力量的悬殊对比,极富视觉张力。这种“拉出式”镜头语汇,构建的是一种观众迎接未知的期待心理。



第四部分影片进入高潮
导演罗列了一组触目惊心的环保数据,结合航拍影像证据和充满感性色彩的旁白,唤起人们对环境危机的认知。这部分航拍画面的运镜速率明显加快,暗示观众如果不尽快做出补救行动,人类走向末路的脚步将无法停止。

纵观全片,每个场景都是一幅活动的纪实摄影佳作,考究的构图、唯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以及恢弘壮观的场面不断地带给观众新鲜的感官刺激。然而,影片并没有流于炫技和奇观化的追求, 而是专注于将航拍语汇的运用上升到美学的高度。 导演娴熟的航拍技术和卓越的影像表达能力,使得影片的画面有了理性的深度和情感的温度。




让影片增色不少的电影配乐,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Armand Amar创作,并由布达佩斯交响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绎。

影片音乐中融汇了蒙古、亚美尼亚、伊朗等国的吟唱和器乐,使影片犹如冥想般舒缓又带着淡淡的哀伤,以另一种方式,传达了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




地球故事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她孕育出来的万千物种长期一直相互依存。但只有20万年历史的人类,却快速掌控了这个星球并为所欲为,过度索取资源,打破了亿万年来的固有生态平衡。

在《Home》里面,我们了解到——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要,全球一半的谷物用于饲养提供肉类的牲口,生产1公斤牛肉就需要消耗1万3千升的水;

为了生产纸浆而砍伐原始森林大量种植桉树,生物的多样性被人为破坏,快速生长的桉树,抽干了地下的水分,快速消耗地球的资源。


过去50年,人类对地球的改变,比前面20万年还要多,令这个美丽的蓝星球千疮百孔:大河断流,资源枯竭;冰川冰冠快速减少,气温上升,气候反常;森林消失,物种灭绝......


影片中,还列举纽约、拉斯维加斯、洛杉矶、深圳、孟买、东京和迪拜等城市,能源、水及食物被大量消耗的例子。


整个纪录片表达了“相互联系”的主题:所有生物以及地球互相处于一个“微妙却至关重要”的自然平衡,任何生物都无法自给自足。

这些资料,可以供我们来了解我们的星球:


*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 
* 全球军费开支多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经费的12倍 
* 每天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食水,10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 
* 10亿人在饱受饥饿 
* 全球超过50%销售的谷物用于喂食牲口与生化燃料上 
* 全球40%耕地质量下降 
*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林地给毁灭 
* 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生物品种的死亡率快于自然速度1000倍 
* 75%的渔产品已耗尽或面临耗尽 
* 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是有纪录以来的最高 
* 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 
* 到2050年,可能导致多达2亿的气候难民


正如《Home》影片最后所传达的信息:

“现在已不再是悲观的时候,让我们立即联手,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是继续破坏直至毁灭还是行动起来拯救我们唯一的家园?

答案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

   地球很美,但有赖于你


转载自公众号外交之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型纪录片《人类》
纪录片《人类》震撼心灵! 著名纪录片导演 Yann Arthus-Bertrand
《Home》,一部让周迅哭泣的纪录片
航拍大师 | 他,导演了全球最经典的航拍纪录片之一《家园》
《家园》,一部让人类震撼的史诗级影片
强烈推荐:一部让人类哭泣的纪录片《home》,超级震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