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天学识总兼成,腕底心田万化生——潘天寿及30件中国书画选于3月16日开拍


千涛跃江千叠山,晴烟笼山山吐烟。与君拄笏聊骋望,但见一气长苍然。细看云腰出矮屋,复有木末奔寒泉。渔网迎阳罥小港,布帆吹籁弥平川。王家禁脔得此景,骨格迥出荆关前。胸中八九小云梦,笔底万顷沧浪天。眉山学士高兴发,秀句欲夺春江妍。以兹不爱玉堂美,去买阳羡山中田。此图此歌有神护,小住人间四百年。摩挲绢素开黯淡,飞舞醉墨藏便娟。
本期精选书画33件潘天寿、朱屺嶦、傅抱石、关良、黄宾虹、陈逸飞、钱松喦、田世光、刘海粟、陈大羽、潘鸿海、吴湖帆、王沂东、董寿平 王森然(合作)、黄君璧、唐云、赵叔孺、周春芽、王雪涛、宋文治、胡若思、张桂铭、王子武、刘大为、杨善深、石虎、郑乃珖、张仃、王明明

预展时间

2024年 3月13日 

拍卖时间

2024年 3月16日 

长按并识别上方二维码添加主理人
可随时随地艺术流或询价互动

盖吾国文字之组织,以线为主,线以骨气为质。由一笔而至千万笔,必须一气呵成,隔行不断,密密疏疏,相就相让,相辅相成,如行云之飘渺于太空,流水之流行于大地,一任自然,即以气行也。气之氤氲于天地,气之氤氲于笔墨,一也。故知画者,必知书。
——潘天寿

专摹一家,不可与论画。

专好一家,不可与论鉴画。

Lot 001

潘天寿 (1897-1971行书《书法》
立轴 水墨纸本 

113×31cm

起拍价:RMB 22,000



题识: 

戊子枇杷黄时寿。  

钤印: 

潘天寿

简介: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 、寿者,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

视频来源于网络

我的父亲——潘天寿先生的艺术风格,从总的倾向来说,是雄阔奇崛,高华质朴,属于一种强劲有力的美。但他不是简单地表现力量,而是在雄健的基调中融入清新淡逸的风韵,配以诗文、书法、金石等多方面的素养,给人强烈而丰富的艺术感受。

.——潘公凯


母鸡喈喈领七雏,且行且逐鸣相呼。
两雏依依挟母腋,母力已劳儿自得。

Lot 002

潘天寿 (1897-1971《母子图》
立轴 设色纸本 

66×66cm

起拍价:RMB 46,000



题识: 

癸卯年寿者作 

钤印: 

潘天寿

简介: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 、寿者,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


潘天寿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多以常见的平凡题材为主,表现传统笔墨和个人意趣,他作画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大约在四十年代末,潘天寿的艺术走向成熟,至五十年代後期进入高峰期。潘天寿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後期作品的风格和创造性可用他自己的印语来概括:“强其骨”、“一味霸悍”。“强其骨”就是以力胜。骨力、骨气是中国书画阳刚美的审美标准。

这幅《母子图》描绘了一只英俊的大鸡和两只憨态可掬的小鸡,前方有一黑一白两只小鸡呆站在一起,饱食而立,不知所谓。圆鼓鼓的眼睛盯着前方,神态生动形象。鸡爪部分的勾勒极具力道,用他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说就是具有“骨力”和“骨气”,大公鸡肚子的勾勒简单概括,又极其准确。整幅画面墨色变化丰富,将大鸡的雄壮与小鸡毛茸茸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潘天寿在他“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虽以平凡题材为主,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能力。

潘天寿的绘画是建筑,他的营造法则是构建大厦的法则,他的大幅作品是真正的巨构,中国国画家中,真能驾驭大幅者,潘天寿是第一人

.——吴冠中


Lot 003

潘天寿 (1897-1971《红荷》
立轴 设色纸本 

123×64cm

起拍价:RMB 62,000



题识: 

一九六五季秋寿。  

钤印: 

潘天寿

简介: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 、寿者,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


潘天寿喜绘荷花,以荷喻人,赋予荷花人的品格,“彩云凝水玉屏风,艳映花光翩翩红。醉后六郎颓甚矣,凭谁扶入翠帷中。”“晨曦新逗雨晴初,花光日色红模糊。乍醒倦眼未全苏,叶样罗裙花样脸。推蓬闲梳洗,照影唱吴趋。”

潘天寿 《荷花》 局部

潘天寿曾对学生说:“我落墨处黑,着眼处却在白”,画中大片的空白,却不觉空洞无物。荷茎、水草、勾勒花与蕊的线,荷叶的面,荷茎上尖刺的点与白纸上的苔点,形成点、线、面的关系。所谓“知白守黑”,画家匠心独具地着力物象经营,将周围虚掉,令全作陡生空旷之感。

潘天寿 《荷花》 局部

此幅《红荷》为潘天寿于1964年所作,是潘天寿成熟时期的作品。在构图上,墨叶为主,而花为次。这样的特别营造显然将荷叶视为“月色”和“不见”的物化载体,而荷瓣则是作为“花光”与“月色”相映成趣。大片的墨叶占据画面底端,形成往左下方发散开来的大面积布黑;一朵荷花从墨叶的掩映中只探出小半截,与一旁的短茎半梗一起向右上方斜出,围住了占据画面中心的三角留白—恰似泻了满塘的月色。满幅皆是大大小小的三角觚,无论是留白、还是黑实之处,形成主调明确、富有节奏感的有机组合。甚至连荷花的盏瓣亦是由不同的尖尖角(天然的三角觚)组成。

潘天寿 《荷花》 局部

纵观整幅画面,用墨黑者如漆,淡者如烟,一叶之中水墨交融,浓淡相破,观一叶已觉满纸烟云。画面上方侧景荷叶,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写叶脉,其气魄之宏大,气韵之生动,非笔力所能达。贯穿整个画面的茎秆,所出之线无不造型概括、骨力遒劲,似断非断,似连非连,似直又曲,似曲还直,如锥画沙,如虫蚀木,如蝌蚪文,如屋漏痕,特具一种凝重古厚而又极为自然的意味。画面中心点睛之处,盛开之红荷,花瓣以指尖儿蘸洋红,用力勾画而出,花蕊以藤黄写之,红荷与墨叶的色彩对照,不仅是“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写照,还是满塘亭亭的荷叶和幽幽荷香的强劲生命力的象征。画面下部刚漏尖尖角的荷叶,与芦苇互相穿插,大片苔点,层次丰富。
画家运指作线,欲粗欲细,欲浓欲淡,正因其不流畅,断断续续,粗粗细细,渗化不规则,形成一种独特的凝重古拙趣味,线与线之间的组合几乎是“焊接”在一起的,强劲而稳定。荷的茎、叶、花,线质以方直为主,但转折处的形状各不相同,变化多端,又表现出生动的节奏感,显示出画家此时的十指运化,已臻于指墨交融、意到指到的妙境。

潘天寿 《荷花》 局部

阔展的荷叶泼墨而成,气势酣畅,略染暖赭表现出秋天荷叶的衰败感。荷花及花苞用曙红勾勒,黄绿着莲蓬与花蕊,淡墨在豆浆纸上轻染形成斑驳的苔痕。黑的厚重与红的浓艳,使画面整体呈黑白红三色的强烈对比,清晰肯定。中间色调的运用,则增加了画面的恬静温暖气韵,显示出画家在新时代对清新明朗画风的追求。左侧题款以毛笔完成,拦截了荷叶蓬勃张扬的气势,右下与左上的朱红色印章,与红色的荷花形成呼应关系,是对全作空间结构与节奏的强化与升华。全作布局、运线、用墨、着色均精心巧妙,是潘天寿在艺术盛期的一幅指墨佳作。

回忆运笔之顷,气从脚发,如歌似舞,在创作得意时,物我浑忘,其乐融融。作画达到如此境界,自然会青春常驻。

.——朱屺瞻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Lot 004

朱屺嶦 (1892-1996《四君子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35×68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壬申春月屺瞻戏写于上海梅花草堂。  

钤印: 

屺瞻、梅花草堂

简介: 

朱屺瞻(1892年5月27日—1996年4月20日),1892年生,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

朱屺瞻在豫园附近梅花草堂前的留影

朱屺瞻与林风眠

朱屺瞻擅画山水和花卉蔬果,作品清新质朴,雄健磅礴,意境高远,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深受行家赞誉,被视为无上精品。他的创作继承传统,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生前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他的作品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是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画坛的一代宗师。

朱屺嶦《四君子图》局部

他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他经历“文革”浩劫,人生几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而后却以九十岁高龄而衰年变法,叫人惊叹为“横空出世”。朱屺瞻先生绘画艺术的总体审美取向,大致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朱屺嶦《四君子图》局部

第一个特征,是生机蓬勃的元气画面。“气”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在谢赫“六法”中占居了异常重要的位置,“气韵生动”影响了历代文人画家对于绘画艺术的关照和理解,也成为后人解读中国绘画艺术最高的法则。

第二个特征,是厚、朴、拙的审美趣味。即,风格要浑厚一点,色调要强烈一点,笔意要拙朴一点。

第三个特征,是平淡天真的情韵格调。他笔下的山水,很少作重峦叠嶂、奇峰危壑,无论是丈二巨幛或是册页小品,都呈现出一种雄浑宽博与坦荡的特质。

朱屺瞻先生作品构图简洁,造型概括,用笔简练。在笔墨、造型、章法上求简,而在内涵上则要求更生动、更丰富、更充实。

朱屺嶦《四君子图》局部

纵横老辣的笔墨:运笔在厚拙之中变化繁多,他写兰草曲折奔腾有“激楚回风”之概,画竹老笔纷披不假修饰,墨荷大片破墨泼丽沉酣,写松枝苍劲老辣,画石粗犷、厚实。其笔下的“水”更是奇妙无穷,有流畅婉转,有奔腾急疾,有轻歌细语,有浩渺辽阔,极尽运笔变化之能事。腕底的节拍随天地的脉搏而起伏奔流,各种笔法“从心所欲”但始终没有离开厚、朴、拙之“渠”。

强烈而微妙的色调:朱老的衰年变法,在色彩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他在传统国画方面的深厚功底、在油画色彩方面的丰富修养、新的色彩观念,以及无数新型颜料的问世,都为他的色彩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他在色彩运用上驾轻就熟,绚烂焕备,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我国绘画,南北有二石,北石即齐白石,南石即傅抱石。今北石已老,尚望南石经历风霜,更臻岿然。

.——郭沫若


漓江清澈水如蓝,美景良辰醉意酣。
疑是仙娥舒广袖,人间天上共团圆。

Lot 005

傅抱石 (1904-1965《观沧海》
立轴 设色纸本 

46×34cm

起拍价:RMB 46,000



题识: 

丁亥岁暮,抱石金陵讲舍写。  

钤印: 

抱石大利

简介: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


1963年初傅抱石、潘天寿、何香凝合作作画迎新年

作画中的傅抱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傅抱石以洗练的笔墨,生动的气韵,将卓绝千古的诗意表达出来。“蓝色的大海,充分表现了吞吐日月的大海苍茫无际。

傅抱石《观沧海》局部

画水,先生有独到之处,瀑布、水口、湖泊、溪流,画法各不相同又与传统画法迥异。画湖海,旧法一般是用曲弧线条,层层排列钩勒。

傅抱石《观沧海》局部

先生之法,创造性地用散锋淡墨,轻擦横扫,一挥而就,再用蓝色渲染,远处及中间留出空白,于是,白波翻滚,无边无际的空阔海面就出现了。”风声、涛声,竟觉得“展看是画忽非画”好像真的站在了海边。

傅抱石《观沧海》局部


近景碣石之上,高仕群立于江岸,或对晤或遥指,线条极为凝练,勾勒得栩栩如生,出神入化,诗意盎然。中景大面积的水面,烟云浩渺,水急湍流,咫尺千里,气势雄浑。

傅抱石《观沧海》局部

笔势飞动之处如龙蛇腾舞,笔墨淋漓。远景舟楫正扬帆鼓风,迎着惊涛骇浪前进,有瞬息千里之势。尽显傅抱石游刃有余、融会贯通的慧心巧思。


关良先生有深固的西画的根底, 同时更深入国画的堂奥, 从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风格, 显然富有一种极大的创作感, 他既不愿以纯粹的西画以绚其长, 更不愿以陈旧的国画作风去倒钻牛角,他认识中国绘画内在精神的可贵, 同时更深切认识到的热情奔放的时代精神之必须发扬, 他以西画作躯壳, 国画作灵魂, 以西画单纯明快坚实浓郁的技巧, 来表达国画恬静洒脱淡雅超逸的神韵, 企图创造一种时代的, 前进的, 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新绘画。但他决不是“ 折衷主义” 者, 因为他的目的在创造。

.——郭沫若《关良艺术论》


楚汉相争起风云, 扶刘灭项定乾坤。

不拘一格荐人才, 萧何月下追韩信。

Lot 006

关良 (1900-1986《戏剧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41×39cm

起拍价:RMB 30,000



题识: 

关良。

钤印: 

关良

简介: 

关良(1900年12月30日—1986年11月28日),字良公,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中国画大师。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关良是中国近现代画坛风格独特的艺术大家与艺术教育家。他是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传统水墨画的画家,其水墨戏剧人物画独树一帜,影响也最大。


 

关良的画形简意赅、 元气淋漓,富有东方情调,达到不可模仿曼妙高浑的境界。首创的戏曲人物画,抒写情意,发掘民族艺术的精魂,格局博大,动静相生,令人百看不厌,久而弥新。

——刘海粟

关良创造了一个时代下的民族风格,在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他从油画简笔平涂的表达中,一层层蜕化出凝鍊写神的笔意,并在「戏曲」题材中,找到体现水墨况味的拙朴丰笔。

关良《戏剧人物》局部

另一方面,他以西式的油彩、水彩完成了中西共通,将光色之变为意境之造,拓宽了中国画的革新之路。在丰富的媒介、题材中往来,将中西古今的隔阂打通,笔墨出神入化,展现时代性、民族性与自我个性的风采,格调高妙而意蕴无穷。

关良《戏剧人物》局部

此作透过人物的大小、前后空间对比、戏中关键的捕捉,令紧张的氛围推向极致,藉由体态构图、用墨用彩,自外而内陆铺展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景思考,盈尺间闪展腾挪,立体活化着戏中情节,精炼至极。



他一生的面目也最多,而成功也最晚。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我认为在综合前人方面,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

.——傅雷 


叠翠城南面,双虹水北流。

流将五湖去,叶叶采苹舟。

Lot 007

黄宾虹 (1865-1955《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83×33cm

起拍价:RMB 40,000



题识: 

叠翠城南面,双虹水北流。流将五湖去,叶叶采蘋舟。龚璛宣城诗,宾虹。

钤印: 

黄宾虹、冰上鸿飞馆

简介: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山水画一代宗师。也是书法家,与白蕉、高二适、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曾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称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


1951年10月,黄宾虹赴北京参加人民政协会议


黄宾虹对于20世纪中国画的意义,不仅在于在面对西画冲击和文人画式微之时,坚守了本土文化立场,更是从传统内部寻找超越的动力。黄宾虹的一生,经验于「古理法」的辩证探求,在对笔和墨的深度体验中,完成了他对自己的价值理想和批评准则的建构。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关键也正在于丘壑内营和对笔墨的锤炼。山水画并不是要求机械地去描绘实景,而是以心接物,接物写心,借笔墨抒发情意而不是表达一种实景。

黄宾虹《山水》局部

黄宾虹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其山水画的成就得益于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研究以及他「读万卷书」的学识,「行万里路」的艺术实践。黄宾虹说:「治俗之道,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也。」黄宾虹也是早学晩熟的山水画大家。50岁之前,他临古求法,由明入手,直追北宋,打下了深厚的笔墨基础。50至75岁之间,师法造化,遍历名山大川。75岁以后,山水画呈现出另一新貌,尤其是在80岁以后,所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

黄宾虹《山水》局部

此幅《山水图》画面章法开阔,取坡山局部之景,却甚为开放大气,似有万壑松林于后、万顷碧波于前而未表现。近景山坡上茅屋数间,小亭独立,山石嶙峋,树木姿态虬曲,山路蜿蜒崎岖,两位高士居于一处;中景山谷中雾气弥漫,云雾之上高峰耸峙,远山依稀。布局平中出奇,疏密有致,虚实相生。

黄宾虹《山水》局部

山峦集中在画面中间,树木构成一种团状结构,向内聚集,显出一种厚实逼仄之感,又通过上方的空白,以及山间的留白使画面透气,也使画面空间延伸。画法上,山石以干湿不等的中锋之笔勾出轮廓,以松散的笔墨皴出结构,浓墨与淡墨互相渗破,直笔与横笔交叉纵横,利用水分的自然渗化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再以淡石青、石绿和淡赭石加以晕染,墨与色错杂斑驳,涉笔老辣,自然玄妙。整体笔墨劲峭雄健,用笔丰富而不雷同,用墨苍润而不厚重,意境幽深博大,富有文人诗意。他把胸中丘壑与积淀数十年的笔墨工夫融为一体,泼墨、积墨、宿墨、破墨互用,苍老生辣,山川奥境奇辟,面邈幽深,而自有一种点染自然、风骨超迈之致。

黄宾虹《山水》局部

该幅画体现出画家对章法上开合虚白的妙用。山顶上方的巧妙留白、山间的烟云,林密处的斑驳光感,使整体画面通透而灵动,达到「实中求虚,虚中求气,节节有呼吸」的境界。构图上上密下疏,近景屋舍、树木、平坡,以淡墨和石绿、赭石点染;中景山石树木,以积墨与渍墨法层层点染,整幅画在墨破色与色破墨间浑然一体,和谐统一。

陈逸飞是现代中国艺坛的传奇人物,他的作品超越绘画本身,带着大荧幕的恢弘气韵,兼具上海这座“东方巴黎”的怀旧情绪与摩登精神,更是满载艺术家生活经历的容器——即使只是在银幕前的惊鸿一现,同样令观众叹为观止。

美是我的终极目的,

美的细节可以让人努力一辈子。

——陈逸飞

Lot 008

陈逸飞  《人物》
油画 

145×80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陈逸飞chenyifei1994

简介: 

陈逸飞(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中国现代画家、导演、视觉艺术家 。


投入生活大海中,对艺术的启发,真是左右逢源。我是画山水的,特别注意我的本行。例如:在华山见到真正的“荷叶皴”。古人皴法,都有生活基础,不是虚构。后人没有生活,依样画葫芦,把古人皴法走了样。传统应该继承,但应该结合现实生活来继承。我一看华山,就感到画本上走了样的“荷叶皴”应该对着华山回炉重铸。又如峨眉,草本华滋,不露骨。从古人学来的一手好皴法,至此会英雄无用武之地。

.——钱松喦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Lot 009

钱松喦(1899-1985《承德避暑山庄风景》
立轴 设色纸本 

68×32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溪山佳丽似江南。承德避暑山庄之一景,喜而写此。钱松嵒八十岁作。

钤印: 

钱、松岩、大好山河

简介: 

钱松喦(1899年—1985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杨巷镇湖墅村,又名松岩、松喦,曾用名喦庐主人。是当代中国美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品被认为是重要的江南文化符号。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

钱松喦先生的作品是二十世纪中国画高原上的高峰,他创造了“中国新山水画的样板”(华君武语),这个样板作用影响和带动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山水画发展,并建立起了他独有的艺术面貌。就钱松喦的山水画艺术特点来说,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

钱松喦《承德避暑山庄风景》局部

传统书法用笔入画,使钱松喦的画呈现出古拙、稳健、凝重、沉着、浑厚的特色。

他把传统笔法中的“屋漏痕”发展到极致。钱松喦在画上都是落“钱松喦写”,一个“写”字,充分体现了钱松喦对书法与绘画关系的认识,这方面,他在当时是“独诣”的一家,没有其他任何一家和他“同能”,而且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钱松喦的绘画作品之所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原因之一就是他对中国传统笔墨技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钱松喦《承德避暑山庄风景》局部

长跋和自作诗的题款,体现了钱松喦传统文化修养的深厚,这在当代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国画是综合艺术,画面上的诗文、书法、印章都是一幅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诗文,直接反映了一个画家的文化修养。一幅画,好的题款,不仅是锦上添花,更能点石成金,他说:“画上题字,不是死咬住画面做说明书,而是画外生发,见景生情,或竟另辟天地,引导读者进入更深更广的境界中去。” 钱松喦关于题画艺术的见解和实践,不仅深化了古代的零星言论,更为我们欣赏和研究他的诗文书画结构提供了“钥匙”。

钱松喦《承德避暑山庄风景》局部

画面章法的多样性,呈现了钱松喦多重的风格和开阔的胸襟。

在传统中国画中,有水墨画,也有重彩画,这是两种并行不悖的画风。而钱松喦敢于突破陈规,他尝试着发展前人“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的经验,将水墨和重彩融为一体来使用。

钱松喦《承德避暑山庄风景》局部

根据立意抒情的需要,他或以朱砂画石(如《红岩》),或以胭脂染水(如《千帆迎旭日》),或以汁绿画田(如《锦绣江南鱼米乡》),或以石绿烘山(如《太平县》)等等。这些作品中,由于以“骨法用笔”的勾勒皴擦法起着主干的作用,整个画面显得协调统一,妙合神融。钱松喦作为一位老画家,能够敢于在绘画中“出格”并能结出丰硕成果,这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精神。


我们的画不能太自然了,太自然了于非闇先生说是'傻美’,'傻美’就是不灵活、不机灵、太迟钝。工笔画不是这样,看看唐宋的画,堂堂皇皇,大度、大气。

.——田世光 


Lot 010

田世光 (1916-1999《报春图》
立轴 设色纸本 

68×44cm

起拍价:RMB 12,000



题识: 

田世光写。

钤印: 

田世光、公炜

简介: 

田世光(1916年10月—1999年7月)号公炜,祖籍山东乐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庄。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 。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为我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认为,田世光先生的工笔画艺术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的超越。

第一,田世光先生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画讲究“笔墨当随时代”。田世光先生对花鸟画历史的研究虽从明清入手,但目光不断前移延展,直追宋元。他努力朝向宋元花鸟画的气象,体现出一种“大花鸟观”的意识。他对宋元花鸟画的经典潜心研思,在作品的经营布局这个最大的视觉结构上取法大家手笔,由此形成气势纵横、语意丰富的大画格局。这种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结构也是一种文化的视野和时代文化的结构,堪称与社会的现代进程内在同构的视觉样式。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花鸟画以格局胜,以结构胜,以画面整体意境的开阔明朗传达了新的文化意识,因此给人精神的振奋。

田世光作品中的时代感也与他全面的艺术修养相关联。他不仅在花鸟画上沉潜用力,同时也具有山水画创作的经验,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他把花鸟的生命置放在大自然的景象之中,颇有一种打通“花鸟”与“山水”之间界限的胆略,由此使得花鸟的世界与整个大自然的世界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大自然的天地空间来凸显花鸟画的生命空间。在这方面,田世光可以说是拓展了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力,尤其是突破了花鸟画空间世界的局限,使得他的作品拥有宽广而崭新的意境。

第二,田世光先生的艺术体现出水墨与工笔交融的特征。作为花鸟画家,田世光长期对花鸟的造型进行极为深入的观察,他笔下的花鸟形象大都来自写生所得,尤其善于刻划花卉的蓬勃生机和捕捉鸟禽的生动姿态。田镛先生回忆起父亲田世光时说:“父亲的画都是从大自然中来,他最爱观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 田镛说他的父亲听到刮大风,下大雨,下大雪就坐不住了,天气一变别人往家走,他往外跑,干嘛去?听雨去,看雪去。看风中、雨中、雪中云雪雾霭的四季变化,植物禽鸟各种形态、动态的变化,是他最感兴趣的。先生会在山径小路上低头看小草,看青苔,研究不同草的画法,总结各种苔点的点法。

长期以来,田世光先生以炽热的情感去描摹花竹林木、鸟兽草虫,涉猎的题材十分广泛,仅鸟类就多达三十多种,笔下的白鹰、鸳鸯、孔雀、喜鹊、白猿等皆神采灵动、栩栩如生。这些花鸟形象在田世光的艺术历程中被反复深入研究,可以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新的花鸟造型“粉本”,也展示出他个性的花鸟造型风格。先生坚持探索将水墨写意的情趣与工笔重彩的严谨相结合,在工细的体格中蕴含水墨写意的骨架,用笔带有流畅、灵动、舒朗的笔墨特质,从而避免了工笔的平滞板结,使得作品充满了涵养和品质,这是20世纪许多优秀的中国画家追求文人绘画精神的一种体现。他注重研究色彩的表现力,作品色泽富贵妍丽又不失典雅的风貌。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受到西方绘画影响的情境下,田世光将水墨与工笔相融合的绘画方法既体现了他的综合素养,体现了他“以古开今”的开放胸怀,更是对花鸟画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了现代性的突破。

第三,田世光先生的花鸟画就总体来说还有一种崭新的文化属性,那就是他对花鸟画的社会功能赋予新的认知,创造了“新殿堂画”的格式。中国古代就有殿堂画的传统,例如宫廷壁画、屏风画、中堂等皆属其列。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建设和文化的发展,大量代表国家形象和民族气派的公共建筑相继落成,这些兼有国家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大型空间的涌现,亟待兼备民族精神内涵与新时代风貌的新的绘画样式,田世光作品的价值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新殿堂画”是在传统殿堂画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新气象而形成的笔墨表达,既有对传统精髓的继承,又富有创新意味,在鸿篇巨制的同时讲求格调韵律,尤其是富丽堂皇的重彩赋色,俯仰还往的空间层次,气势恢宏的章法布局,既严整又生动,与带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大型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十分契合。作为“新殿堂画”的主要代表画家之一,他将绝大部分的艺术创作都投入到这种实践之中,为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钓鱼台国宾馆、中联部、外交部及我国各驻外使领馆等创作了一大批巨幅工笔画精品,为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传播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心力。


任何一种艺术,必先有自己的创造精神,然后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若处处都是崇拜模仿,受人支配,则他表现的必不是自己的生命。

.——刘海粟  


Lot 011

刘海粟 (1896-1994《牡丹》
立轴 设色纸本 

100×50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一九八二年九月刘海粟年方八七。

钤印: 

刘海粟印

简介: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历任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历代评价“治白话文学史,不能无胡适、陈独秀;治新文学史,不能无鲁迅;治新电影史,不能无夏衍;治新美术史,不能无刘海粟。

.——柯灵全 


纳新吐故一生修,艺术生涯怕沮泅。
岁月催人怀谫陋,港湾添客意绸缪。
高山流水增豪迈,霁月光飞唱志酬。
大夏梅魂飘四海,丹心一片禀神州。

Lot 012

刘海粟 (1896-1994《红梅》
镜心 设色纸本 

136×68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一九八五年元旦写梅刘海粟年方九十。

钤印: 

刘海粟印

简介: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历任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论艺术要能有天分过人,有此画鸡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况天道酬勤,大羽弟应得大名。

.——齐白石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Lot 013

陈大羽 (1912-2001《荷花》
立轴 设色纸本 

94×51cm

起拍价:RMB 16,000



题识: 

乙亥夏月陈大羽。

钤印: 

陈大羽

简介: 

陈大羽(1912年—2001年)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大师,书法家、篆刻家。陈大羽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姚世影、马公愚、诸乐三、诸闻韵、王个簃。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名誉主任。

陈大羽

在花鸟画领域,清代的赵之谦先学习北碑,字体一变方峻遒劲,拙朴奇肆;后又摹拟周秦金文石刻和汉代碑板,面貌再一变,方圆合度,得潇洒沈静之致,从而增强了他绘画笔墨的力度和气势。在这方面,他也影响了之后的吴昌硕,吴昌硕最擅石鼓文,刻印远追秦汉,这在他浑厚的用墨和苍劲的用笔中均有所体现。至于齐白石晚年绘画的变法,从金石和碑文中得益匪浅。

陈大羽《荷花》局部

陈大羽先生在对赵之谦、吴昌硕的研究中,从齐白石艺术创作成就中,深刻体会到学习金石、碑文对领会传统文化精神和提高书画创作能力的重要性。经过长期的钻研与磨练,他积累了书法、篆刻的深厚功底。他学汉魏碑,打下隶书、篆书的扎实基础,对《石鼓文》、《散氏盘》、《三公山碑》、《张迁碑》等研究有独特的体会,并融合了前人的经验,形成独特的风格。

陈大羽《荷花》局部

他的篆书体势方正宽博,颇有骨力妙趣;行草笔势流畅,富有风韵和神采,与当时书坛恪守古法、不思变化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应该说,陈大羽的花鸟画创作之所以如此辉煌,其中有书法和印味融入画中的因素;反之,他又善于把绘画的意境和法度渗透到书法和印章的创作之中。他在艺术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他是20世纪一位“金石流派”的大书画家。

陈大羽《荷花》局部

陈大羽先生多才多艺,花鸟、山水画均佳。花鸟画尤其有开拓性的成就。他学习吴昌硕和师从齐白石,是继承他们的精神,而不是摹仿他们的绘画面貌。他十分注意保持自己的个性。题材上,陈大羽很早擅长画鸡,他画各种形态、各种“性格”的鸡,且风格独特,可谓在画坛“割据一方”,独领风骚,深受人们欣赏。可是他不以此为满足,而是不断探索和拓展自己的表现内容,达到花鸟虫鱼无所不能的境地。
不过在花鸟画领域,题材内容的变化毕竟有限,而绘画形式语言的变革却有很大的空间。他从前辈大师那里广泛地吸收营养,为我所用,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表现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从而拓展了作品的人文内容。他心中有古人,又有“我”在。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的真情至性和由此产生的个性风格。他是一位有博爱精神的艺术家,他对自己的表现对象,都充满着感情和爱,努力揭示其内在的生命和形式美感。

陈大羽《荷花》局部

他是一位有广阔心胸和深邃见解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有大的格局和气象。每一幅画的布局、构图,都有不用于别人的奇思妙想和出神入化的手腕,但又是那么有天然趣成,丝毫没有雕琢痕迹。笔线的遒劲有力和墨色的酣畅淋漓,形成陈大羽先生花鸟画精妙的物体神态和不凡的写意气势。
可以想见,他像写草书那样,执笔稍高,悬腕运笔,用全身体力、臂力和腕力作画,点擦皴染,均在有意无意、有法无法之间;笔迹墨块的远远近近、疏疏密密、正正斜斜,在缤纷离乱和纵横错杂之间,有气相连,形成触动人们心灵的气韵和节奏。需要指出陈大羽先生在墨与色的运用上的造诣,他善于用泼墨、破墨和积墨法,经常三墨同时运用,墨色变化多端。
陈大羽先生在2001年离世前为自己的画集撰写的后记中说的两句话,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他的艺术成就。他说,“艺术需要积累、顿悟,厚积薄发”;又说在他的笔墨生涯中“虽有苦涩,但更多的是欢乐”。纵观他的一生,他始终以勤奋的劳动,坚持探索,从不止步,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从而取得卓越成就;他无限热爱生活,始终发掘生活中、自然中美好的事物。他的艺术是明朗、乐观和充满生气的,给人们提供的是欢乐、喜悦和希望。

——邵大箴

潘鸿海的作品,既有摄影师镜头里的色彩和造型,又有国画中的诗情和画意,画面真实感人,每幅作品都反映出他对江南水乡这片故土的爱恋之情。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学好一门手艺才有饭吃。
——潘鸿海

Lot 014

潘鸿海  《小船》
油画 

120×90cm

起拍价:RMB 16,000



题识: 

pan鸿海1978.7

简介: 

潘鸿海,中国二十世纪中叶浪漫写实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历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记者、美术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富春江画报》负责人、浙江画院院长。



张大千曾赞吴湖帆:其人渊博宏肆,作画熔铸宋、元而自成一家,甚服我心,乃知天下画人未易量也。”又言“平生佩服的'两个半画家’中,第一个就是吴湖帆。”

.——张大千 


山石峥嵘耸苍穹,摩崖刻石见古风。
岩壁悬挂云雾缭,莫问山中有何功。

Lot 015

吴湖帆 (1894-1968《云海图》
立轴 设色纸本 

79×48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吴湖帆。

钤印: 

吴湖帆、倩盦画印

简介: 

吴湖帆(1894年7月2日—1968年8月11日),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


1946 年 12 月吴湖帆与友人摄于黄山艺苑 

右起郑午昌、张充仁、张大千、吴湖帆、许士骐、汪亚尘、颜文樑

吴湖帆在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的名号是不同凡响的,他是中国画传统精神的真正代表。他出身名门望族,是出身在苏州一个簪缨世家,祖父吴大澂是晚清重臣,官至广东、湖南巡抚。也是书画、古文字、诗词、收藏鉴赏诸方面都有建树的一个大文化人。吴湖帆是他当之无愧的继承者,其在书画上的成就还在乃祖之上。就连画坛上一向笑傲江湖的张大千也会放下身段。称自己生平最佩服的两个半画家中,首推其位就是吴湖帆,张十分推崇吴湖帆的山水画,称吴湖帆为“当代第一人。”还评价谓:“识湖帆先生,其人渊博宏肆,作画熔铸宋、元自成一家,甚服我心。” 在当代画家中,吴湖帆是超尘脱俗的名士,也许还是“鹤立鸡群”的那一个。我们已说过他是一位大文化人,在旧体诗词方面的修炼上,已经达到了一种可以感受到宋人气息的境界。他与郁达夫、翟秋白这些大作家一样皆是集古人成句的高手。所以,作为一个文化人, 自然明白只有立足于文化才有积极的价值。所以从国画的传统角度来说,他是绘画传统正宗的继承者。创新是必须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不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艺术是赶不了时髦的,更不能打造出一个流派。他个人在艺术上的价值取向,无疑是坚守传统文化的,这从他的人品、书品、画品、词品乃至藏品。都可以反映出来。像他这样的饱受家学熏陶的学者型的画家,不要说现在很少,即使放在与他同一辈的画家中也是鲜有的。作为一个传统型的文人画家, 在自身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于对书法与诗文的学习,作为自己绘画的先天条件。

吴湖帆《山水》局部

吴湖帆13 岁学画,初从“四王”、董其昌入手, 继而上探五代、两宋及元明诸家。他一面悉心观摩家藏的历代名迹,一面遍游名山大川,把师古人和师造化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缜丽丰腴,隽秀苍润的个人风格。在书法上,将自己情趣融米芾与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于一炉,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从 60 年代起,他尝试在艺术上创新, 绘画上向苏轼赵孟頫枯木竹石及大写意上拓展。几十年来作画,老先生唯一不改的是他在作画时, 始终坚持由自己磨墨,人问其故?他说:“自己磨墨,不但掌握浓淡,亦是构思的大好时光。”

吴湖帆《山水》局部

对于那些大毛笔的画家来说大写意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功夫,决不仅仅是技法需要长期积累与磨炼的。厚积薄发,一位画家不是你所谓变法就会成功的,艺术修行只有到一定火候,才会勃发出一种求变的动力。吴湖帆对中国画有自己的认知,他认为:中国画不像西洋画,源于真实又没落于真实,追求绝对的抽象又将穷途于抽象。中国画千百年来以它独具的哲学观念、美学观念指导创作,是重气韵讲意境的,既重视形神兼备又追求象外之象,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停而势无穷。他对中国画的理解不仅是在理论上的阐述与领悟, 而是在自己的笔墨上进行实践与尝试。

吴湖帆《山水》局部

他画竹从宋人双钩入手,又借鉴赵雍与恽寿平的没骨法,先以淡墨与淡色画竹,使笔下的竹子呈现出疏淡清雅的韵味。特别是对水份的控制使用恰到好处,从而达到了竹叶有凤尾梢卷之效果。他画的竹每一幅都有自己的神韵,难怪有近世画竹第一人之美誉。同样,他画千百年来人人都爱画的荷花:充分发挥了写意的手法。以色与墨描绘了荷花盛开,荷叶生鲜的一派江南景色。尤其是充分运用了水墨材质的氤氲、淋漓、酣畅与幻化的功能,让笔与纸,水与墨的互动演绎,使画作在朦胧的意境中, 渲染了水墨艺术独特的美感与魅力。从他的画荷的设色之妙中,又可寻找到恽南田对他的影响。他一生参阅与收藏了那么多幅恽南田的作品,不受到其艺术的潜移默化是不可能的。但他总能在继承前人的传统中,拿来我用又决不是简单的全盘继承,而是有机地融合着自己所在的笔墨尝试中。画花鸟是这样,而在他一生专攻的山水画,深受清初“四王”,以及宋代董源、匡然、郭熙等大家影响,其中对明末董其昌下过的功夫最深。董其昌对于画山水这样指点过笔墨的重要:“以自然之蹊迳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换言之那则是画山水,意在笔先。吴湖帆在画山水时很有特色:在他挥毫时,先用一枝大笔,泼洒清水于纸上,稍干后,再用一枝寻常用的笔蘸着淡墨,略加渲染, 一经装裱,观之似云岚出岫延绵,远景水气与氤氲弥漫一片,整个画面极尽丘壑之美……


我一点都不高雅,就是特别喜欢漂亮的女孩——喜欢好看的东西,这个是真实的。好看,对我就有刺激,我就想画,但不是说漂亮的我都画,我只寻求我需要的那种美,希望这个形象能帮助我。

.——王沂东 

我一点都不高雅,

就是特别喜欢漂亮的女孩。

——王沂东

Lot 016

王沂东 《人物》
油画 

120×80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王沂东二零零二wangyidong。

简介: 

王沂东,1955年出生,山东人。1972年进入山东省美术学校,曾任教于山东艺术学校美术科。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曾在新加坡、法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展出。1987年在纽约哈夫纳画廊举办个展。作品《古老的山村》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只有那些血样丰富、内质卓绝的人物,才能当得起文人画之雅号。每每面对董寿平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崔嵬的黄山、碧翠的修竹、清幽的慈兰和傲骨的寒梅,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颤动。在陶醉之中,我们分明悟到了文人画的真髓。

.——范曾 


雨湿松阴凉,风落松花细。

独鹤爱清幽,飞来不飞去。

Lot 017

董寿平 (1904-1997

王森然(1895 -1984)

《松鹤》

立轴 设色纸本 

136×69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壬戌春森然画鹤寿平写松。

钤印: 

董寿平、丹青不知老将至

简介: 

董寿平(1904年—1997年)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伯,后慕南田恽格恽寿平遂改名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王森然(1895年8月—1984年4月),原名王樾,字森然,号杏岩,曾用哑公、子燕、杏楠、黑衣、菊子、涤楼、养吾等70个笔名。河北定县人。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美术教育、美学、美术史论、中国画。



平生作画,偏爱山水,草木幽林,嫌其寂静,行云流瀑,始觉奔驰,耽其景而状其形,主其动而实其静。

.——黄君璧 


Lot 018

黄君璧 (1898-1991《松树》
立轴 设色纸本 

138×70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壬子秋日画于香江客次黄君璧。

钤印: 

黄氏、君璧

简介: 

黄君璧(1898年11月12日—1991年10月29日)台湾著名画家,广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号君翁,本名韫之,以号行,中国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教育家。

黄君璧与张大千



花鸟画,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它本身虽然不能直接反映人民生活,但与人民的文化生活密切有关。正因为如此,花鸟画家处在今天伟大的时代里,和其他的艺术家一样,应贡献出更新更美的作品,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

.——唐云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Lot 019

唐云 (1910-1993《游鱼图》
立轴 设色纸本 

94×27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唐云于一九七六年春。

钤印: 

唐云

简介: 

唐云(1910年—1993年)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院长、名誉院长等职。

自然界的东西是很丰富的。就以花鸟画取材的对象来讲,也是取之不尽的。花鸟禽鱼,各有不同的神态,在不同的季节里,更是变化无穷,这就要看画家如何去观察自然界,如何去构思,如何运用技巧来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使它比自然界的花鸟更生动有致,画得意境深远,打动人心。

唐云《游鱼图》局部

在花鸟画创新上,首先接触的是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怎样选题取材,创造时代风格的问题。曾经有过一个时期,似乎有这样一种看法,要表达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不画枯枝、破叶、残荷、败柳等。好像画了这些,就不符合时代精神。可是,自然界恰有四季不同的景象,草卉花木总有萌芽、成长、凋谢、再萌芽的自然规律,人对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也有不同的感受。触景生情,情景相融,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画境。

唐云《游鱼图》局部

每个画家的感情不同,选题取材和表现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了。同一秋天的景物,枯枝破叶,有人画出秋风摇落,令人凄怆;也有人画出秋色斑烂,令人悦目。
人们都知道齐白石先生是经常喜画残荷的,从他许多作品看来,却一点感觉不到有衰败的神气,尽管运用枯黄色调,带破的大荷叶,零乱挫折,劲挺的莲柄上留着空壳莲房,莲子已经掉入泥中,还剩下几瓣殷红的荷花,在画面上充分表现出深秋景象。可是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印象,不是枯寂,而是具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所以花鸟画可以从正面来描绘含苞待放的花朵,也可以从侧面描写看来凋谢而却潜伏着生命力的残荷枯枝。

唐云《游鱼图》局部

一个作者,如果没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笔下缺乏生命力,即使画牡丹,也会流露出春寒寂寞,令人无奈的情调。可见问题不在牡丹还是残荷,而是要看画家的思想感情与怎样看待对象,怎样去刻划形象。

唐云《游鱼图》局部


为了表现花鸟画的时代气魄,也有拘泥于笔墨形式上的看法,以为粗放的笔调、画得满、多、大,就能表现出伟大的时代气魄。粗笔果然气势雄阔,然而细笔也有细若游丝,腕力千钧。


历三百年之推递移变,猛利至吴岳老(吴昌硕),和平至赵叔老(赵叔孺),可谓惊心动魄,前无古人。

.——沙孟海《沙村印话》 


Lot 020

赵叔孺 (1874-1945《花卉》
立轴 设色纸本 

125×39cm

起拍价:RMB 12,000



题识: 

庚子冬月赵叔孺。

钤印: 

赵叔孺

简介: 

赵叔孺(1874年—1945年),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棢,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

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


“画桃花从人性的角度思考得比较多,色彩很鲜艳,画起来比较自由;画园林就是另外一种感觉,更想把一些东西隐藏在画里面,把一些想法通过石头、树,通过笔触等表达出来,借鉴了一些传统艺术家的语言方式,难度也要大一些。画了几张以后,我又多次去扬州,通过对当时石涛、龚贤、髡残等艺术家那个年代的理解,寻找与他们画石头、画大自然方式中的共同点。”

——周春芽 

有朋友说我的画具有一种“温和的暴力意味”,

实在是说的太贴切了,

我的绘画趣味总是在“温和”与“暴力”之间

由狼狗到桃花又开始了一次由“暴力”到“温和”的转换。”

——周春芽

Lot 021

周春芽  《桃花》
油画 

60×46cm

起拍价:RMB 30,000



题识: 

2023周春芽zhouchunya

简介: 

周春芽,1955年生于重庆人。现居成都,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成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画院副院长。



花鸟画的源泉是生动的大自然,而不是他人的笔墨。提炼与概括也要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因此对自然界的观察是训练心眼的基本功。不注意对物写生,把握不住对象形体的特征,就失去了艺术再现的能力。写生不是画虫鸟标本,不但要能准确刻画形象,而且特别要强调概括能力和捕捉对象瞬间的动态。我对自己的速写,总是以这样来要求。手眼的敏捷是速写要解决的问题,画面的生动离不开速写的锻炼。默写比速写更重要。我讲的默写,实际是默记。凭眼睛看,用脑子记。速写再快,也常局限于一时一物,而认真观察后印在脑子里的形象,则更为完整、生动,待到运用时自然发于笔端。

.——王雪涛 


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

Lot 022

王雪涛 (1903-1982《花鸟》
立轴 设色纸本 

145×47cm

起拍价:RMB 16,000



题识: 

雪涛。

钤印: 

王雪涛印

简介: 

王雪涛(1903年—1982年),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历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

读王雪涛的文字,我们不难领略到他在理论与实践中齐头并进的修为,他由实践中悉心且智慧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又用这套理论指导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另外与或故弄玄虚或隔靴搔痒的空谈理论相比,王雪涛的表述毫无天花乱坠式的玄,而是在深入浅出中给不同文化水平的学习者以实实在在的道理和方法,如同他的花鸟画一样,没有冷逸和距离感,不夸大主观表现,而是将笔精墨妙寓于亲切与平易之间,传递给观者以健康、真挚、纯粹的美感体验,看似不经意,实则见匠心,其中不乏他的色彩之功。

王雪涛《花鸟》局部

   傅山有句名言说得好“蒲团参入王摩诘,石绿丹砂总不妍”,意思是以王维的学养,即便用石绿配丹砂,在他的笔下也不会媚俗。这里强调的就是人雅画不俗。此话用于王雪涛,恐不为过;更何况王雪涛始终心存着以雅压俗的“不一般化”的追求。

王雪涛《花鸟》局部

     “不一般化”来自衲子的回忆。他“曾问雪涛先生艺术意趣、追求,答以'不一般化’,当时朦胧意会,但味先生画风迥异时流”。当说到“雅俗共赏”时,梁志斌清晰记得王雪涛的原话:“宁愿让内行人点头,也不图外行人拍手。”这一直白的表达,显示了王雪涛“不一般化”的艺术诉求,所以品评者用“雅俗共赏”来评价王雪涛的花鸟画风格,不是赞美,而是不解甚而曲解。

王雪涛《花鸟》局部

         那么如何才能使作品达到“不一般化”呢?就色彩而言,王雪涛曾说:“色彩要艳要雅,关键在用墨。”艳是时代所需,雅是格调使然。如何在艳中求雅?关键看画家控制用墨用水的能力,王雪涛特别强调说“水是无名英雄,作画的难易程度是笔、墨、水”。梁志斌看王雪涛作画时,都是直接沾墨、沾水、沾色,无需再调适,这样在每一笔中,水墨分布不同,墨色富于变化,韵味横生,不可复制,恐怕作品的魅力也在于此。

王雪涛《花鸟》局部

   王雪涛还注重配色,例如草绿加赭石、花青加墨色,沉实且雅致;并强调画面要有主色调,不能杂乱无章。

         王雪涛《花鸟》局部

另外,王雪涛喜用宿墨,梁志斌亲眼所见,王雪涛跟他聊天时,都会边说边研墨,第二天备用,梁志斌疑惑不解地问其原因,王雪涛道出原委:“宿墨沉实。”据说,吴昌硕也爱用宿墨,而秦仲文则习惯现用现研。无论是用宿墨还是现磨,都是画家的个人喜好和经验,雪涛先生自己也说,这是个人习惯,没有哪种更好。


文治同志的绘画风格清新隽秀而不纤佻,隽秀中又有苍沉,用笔、用墨、设色、构图等多见巧思。这是他对传统艺术勤学苦练而来的,他总是寒暑不辍,夜以继日地钻研。尤其是他虚怀若谷,兼收广揽,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然后自成风格,这是他艺术精进的关键。

.——钱松嵒 

山色空濛皆画意,

天真流露即文章。

Lot 023

宋文治 (1919-1999《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68×33cm

起拍价:RMB 20,000



题识: 

己未年十月初得稿写娄江文治。

钤印: 

宋文治

简介: 

宋文治(1919年—1999年),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



空阔的太湖烟水,远山如眉,小舟轻泛,近处冈峦一片李花环绕,濒湖是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使人感到气氛的幽静清丽。这种春霭迷蒙的表现,更加使人感到乡土的特有之美。

.——黄苗子 

Lot 024

宋文治 (1919-1999《书法对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36×34cm*2

起拍价:RMB 10,000



题识: 

娄江文治书于石城。

钤印: 

娄江文治

简介: 

宋文治(1919年—1999年),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



胡若思于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界画无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浅绛、泼墨、泼彩无一不精,是现代海上画坛罕见的多面手。中年以来,尤长于绘画黄山奇景,他以传统中国山水画笔墨为基础,在色彩、水墨、结构、章法乃至光影的处理上都有着独到见解,由此开创了当代'黄山画派'新格调。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Lot 025

胡若思 (1916-2004《游湖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24×67cm

起拍价:RMB 12,000



题识: 

癸未二月作于惜阴斋中,并题胡若思。

钤印: 

若思、胡严

简介: 

胡若思(1916年3月—2004年),字遐思,号琴人。画室名勰一斋。曾为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及《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绘制山水画景 。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 ,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擅山水画,尤喜画黄山。 



张桂铭画得很好,他十分重视自己的感受,他的画是每次不同的感受创造出来,只求效果,不择手段,即选择一切手段发挥了传统笔墨的柔和细腻,又打出了叛逆的师承,用最大的勇气,达艺术之通途。

.——吴冠中 


Lot 026

张桂铭 《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136.5×58cm

起拍价:RMB 10,000



题识: 

桂铭。

钤印: 

张桂铭印

简介: 

张桂铭,1939年生于浙江绍兴,196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上海中国画院。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刘海粟美术馆执行馆长,1988年被评聘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等。

       张桂铭的画是静的。欣赏他的画也需要有宁静的心境,如同品茶一般,慢慢地细细地品味。他的画似乎不大注重单体形象的完整,却十分讲究整体造型的美观,常以极其简练的数个或数十个单体构成一个严谨完美的画面。若从画中拿掉一枝半叶,画面的美感即被破坏;若要硬添几笔,又令人感到臃肿繁琐。这种构图的审美意趣与现代抽象绘画十分相近,即是以小叶(点)、枝干(线)、花或果子(面)来构成一个均衡又富于变化的画面。那纵横交叉的树干所分隔成一块块各种形状的空白,那点缀于空白之中的花、叶、果、鸟,足以令人反复玩味。《林间幽禽》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精彩:在一个正方形的画幅中,花鸟占据了画幅的下半部分,“点”、“线”、“面”的巧妙组合,造成一种曲折而又舒畅的视觉美感。右侧一行题词从上至下,把上部的空白与下部的画面联成一体。此种构图在中国画中极为少见。

       张桂铭的线条除却惯用的中锋,较多地运用侧锋、偏锋乃至散锋,他说:“中国书法里有最好最丰富的线条。”确实,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传统中所谓的屋漏痕、折钗股、“吴带当风”、“高山坠石”及“曹衣出水”。他画花卉,最早画的是玉兰花,是齐白石删繁就简的线条功夫深刻地启迪了他。难怪程十发大师对他说:“对你产生影响的,就是你画过的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位是八大山人,另一位是齐白石。张桂铭以书法的线条入画,时有佳作。《蓝瓶玉兰花》用线由浓至渴,似断还连,遒中含韧,神完意足;《彩瓶花卉》运笔迅即果敢,一任挥洒,狂草式的线条凸现出画家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借花咏怀、以美悦人的初衷。

       张桂铭喜用重色和原色,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具有穿透力和感召力。他变“随类赋彩”为“随意赋彩”,并不忌讳大红大绿、蓝紫相间,色彩用得是那么和谐、鲜活、亮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葫芦系列》中有深蓝色的果实,与黄色、红色搭配,这蓝色便成了清醒剂;《五彩夏塘》中的莲蓬,红、黄、蓝、白、绿,五彩杂陈,不但不觉得怪诞,反而感觉有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久违了的绚烂大美,它与现代都市人的审美情趣是如此吻合。

       张桂铭的作品多取满构图,于大密中留小疏,错落分布的空白,又似无数条小溪流,从四面八方流向整幅作品这条大江大海,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节奏和韵律。有的作品则以各自独立的篇章四处散落,貌离神合,既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以一条主线贯穿,这种处理手法,名之为“欲擒故纵法”。《荷花》十二通景为张桂铭荷花系列中的重量级作品,既可独立成幅,亦能联缀成巨制。线条恣肆清隽,似篆、似行、似草。画面红、黄、青、绿、紫、白艳丽炫目,他将现代绘画的视觉张力与中国民间艺术的喜庆格调糅作一体,韵味自然的情趣唤醒了赏画人美的感受。

       张桂铭的艺术在传统国画中自出新意、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将西方抽象艺术、特别是蒙德里安的构成主义抽象运用到中国画中,色彩缤纷,均衡中又富有变化,有一种音乐韵律感。

张桂铭喜用重色和原色,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具有穿透力和感召力。他变“随类赋彩”为“随意赋彩”,并不忌讳大红大绿、蓝紫相间,色彩用得是那么和谐、鲜活、亮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再言其画面构成,点、线、面又有康定斯基的理念,同时又融汇了东方美学的留白、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味。


要画好人物,首先对要表现的对象须有强烈的感情和表现的欲望,笔墨之间才会有情有意有内容。”这里说的内容,主要是指人物性格、精神气质和思想情绪。在与对象接触和作画过程中,王子武细心观察、体验对象的心理活动,并十分注意这些心理活动在人物外部表情和动作中的自然流露。

.——王子武 

Lot 027

王子武 (1936-2021《花鸟》
立轴 设色纸本 

85×43cm

起拍价:RMB 10,000



题识: 

戊戌夏子武写。

钤印: 

子武

简介: 

王子武(1936年10月—2021年12月9日),生于陕西西安,先后任职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大为有幸在李可染、蒋兆和、吴作人、李苦禅、叶浅予、黄胄等大师的亲炙下,不仅从理论上对中国绘画史,特别是人物史篇作了一番爬罗剔抉的回溯和梳理,而且遍临历代传世名作,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在使笔运墨、敷彩勾勒等方面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深入地掌握了传统人物画艺术的精髓。他不仅能在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层次体认中,训练有素地熟谙工笔绘画一整套繁琐复杂的程序,还对水墨写意中“书法运笔”的笔墨功夫得心应手,使他能“从心所欲不踰矩”地在原有的较为扎实的造型基础上,建构自己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水墨人物画语言系统。

春风习习白裾飞,绿荫轻扬得得蹄。

桥首弯弓落头雁,登峰策马众山低。

Lot 028

刘大为 《春讯》
镜心 设色纸本 

167×90cm

起拍价:RMB 10,000



题识: 

乙未高秋大为作。

钤印: 

大为

简介: 

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知善深兄造诣之深,根源所自。善深兄卓然自成家法,又非居氏昆季所能方拟,惜不得与悲鸿共赏之也。”

.——张大千 

泼墨山水似游龙,涂涂塌塌势如虹。
丹青妙笔神工画,万里江天一卷中。

Lot 029

杨善深 (1913-2004《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61×32cm

起拍价:RMB 10,000



题识: 

善深。

钤印: 

善深

简介: 

杨善深(1913年—2004年)生于广东赤溪。1945年与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黎葛民等人创办“今社画会”,1947年与赵少昂举办合作画展,当代“岭南画派”主要代表画家。1999年,杨善深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视艺成就奖。

2004年杨善深在春风草堂

左起:杨善深、黎雄才、赵少昂、关山月



“石虎是一位兼有功力和修养的艺术家, 他在中国画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在于他善于把功力与修养两者巧妙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中国画界因为有石虎这样在艺术上标新立异的人物,而显得更富有生气与活力。”

.——邵大箴 


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Lot 030

石虎 (1942-2023《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102×37cm

起拍价:RMB 10,000



题识: 

石虎写。

钤印: 

石虎

简介: 

石虎(1942年—2023年9月9日),1942年出生于河北徐水县,1958年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0年入浙江美术学院。1977年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



郑乃珖的画,以双钩白描工笔重彩闻名当世,写意泼墨亦独树一帜。在中国画创作领域里,无论是花卉、翎毛、走兽、草虫、蔬果时鲜,或是山水、人物均无所不工,各尽其妙。他的画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技法,并强调师法自然,以写生为基础,工中有写,工写结合,巧中带拙,拙中见巧,吞吐古今、涉猎西洋。讲求意境、气韵,笔墨酣畅,元气淋漓。 

Lot 031

郑乃珖 (1911-2005《花卉》
立轴 设色纸本 

134×48cm

起拍价:RMB 10,000



题识: 

壬戌年秋分郑乃珖于砚云山馆。

钤印: 

郑氏

简介: 

郑乃珖(1911年—2005年),号璧寿翁,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沙堤村丰埕。郑乃珖先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福建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工艺重彩画学会顾问、中国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福建省文联常委、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州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郑乃珖院长
1959年,西安东大街银星照相馆,张寒杉先生八十诞辰长安画派同仁的合影。
前排左起:区丽庄、林金秀、王冰如、张寒杉、石鲁、叶访樵、蔡鹤汀;
二排左起:陈瑶生、韩秋岩、杨曙天、蔡鹤洲、李梓盛、张邯;
后排左起:郑乃珖、康师尧、星冠五、何海霞、李西岩、方济众、修军。

“我一生追求两个字:爱和美,其中,美,最难得。”

——张仃 

Lot 032

张仃 (1917 -2010《壶口》
立轴 设色纸本 

68×68cm

起拍价:RMB 10,000



题识: 

九四年元它山张仃并记。

钤印: 

张仃、它山

简介: 

张仃(1917年5月19日—2010年2月21日),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


 20世纪60年代张仃(右)与李可染(左)在一起


焦墨是中国画中最难表现的一种形式,在焦墨画面,只能皴擦,不能渲染,这是焦墨山水画一个规律性的特点。皴擦得当仍然有赖于用笔。腕力提起,中锋、侧锋……笔笔见骨,刚柔结合,线面结合。

张仃先生创作的焦墨作山水,倚重传统笔法,吸取民间艺术养分,笔力遒强,构图豪放,画面空灵而有笔触,苍健却显腴润,内涵沉雄,风格朴拙而雄强,别树一帜。

焦墨中分出浓淡,以一种墨色分出丰富的层次,使画面有容量,有节奏,有变化,有韵律,张仃先生精到地掌握和运用了这一技巧,可以说匠心独具。同时他又善于处理虚实。一般说来,没有笔墨处为虚,然而他的画,往往在实处又不离虚,有的画面上无笔处显实,笔画不到其意已到。

张仃先生的“虎皮皴”及其山体构成的“虎势”,也是前无古人的。宋代的郭熙有“运势”,许道宁有“水势”,今人也有“碑势”等等,而“虎势”为张仃所独具。他巧妙地打破了虎纹的规整排列,使其犬牙交错,粗服乱头,但“虎感”却隐现其中,似山似虎,似虎似山,山虎合入。

张仃先生是中国画发展长河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大师,在焦墨里面他也是第一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呈现,从技法包括笔墨,是有史以来最完整的一个总结,一个呈现,张仃先生是开启整个焦墨流派的,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修养是支撑一个画家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要素。我们现在看画可能是看几眼就过去了。而古人看到一张好画,会反复看,看几天几夜不睡觉,古人用自己的心性与自然交流达到的境界使我们现在的人无法理解的。

——王明明 

Lot 033

王明明  《人物四条屏》
软片 设色纸本 

136×34cm*4

起拍价:RMB 12,000



题识: 

王明明

钤印: 

王明明印

简介: 

王明明,1952年5月出生于北京,山东省蓬莱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第六、第七、第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第五届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北京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文蔚微拍专场规则

(滑动查阅)

为确保各位竞拍者权益,凡进群者均同意并接受此《规则》

 1.入群规则:

本群实行实名制入群竞拍原则,入群前需要将真实姓名,电话,收货地址报备到管理员处,请各位竞拍者自觉遵守;

2.  出价规则:

请竞买人慎重出价,出价后立即生效。请在拍卖前请仔细查看拍品和阅读相关文字;或联系管理员详细了解拍品有关资料,查看拍品实物。

①出价规则:拍卖期间竞拍者每次出价需高于拍卖品的当前最高竞拍价(或起拍价)方为有效出价,以结束时间内最高竞拍价为成交价;出同一价格时,先出价者有效。

②每幅作品的加价幅度为200元或大于200元且为100的整数倍数;

3. 交接原则:

① 竞拍佣金:竞拍佣金费用为:5%(成交价);

② 拍卖完成后会由管理员或者管理员指定的工作人员在当天联系竞拍者并确认收货相关信息;付款后24小时内发货。

③ 发货前本公司会将作品留存一个完整无残缺、无污损的拍照档案并发送给收货人,确保竞拍者能拿到完整无缺的作品;

④ 竞拍者拍下拍品后若未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交接,拍卖师有权将拍品与其他竞拍者进行交接工作;拍卖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拍品重新上拍;

4.退货原则:

①本公司承诺,签收后3日内无条件(佣金不予退还)退货。

②延迟无条件退款期限规则:超出无条件退货期限1日收取拍卖品价值10%的延期费用,以此类推。超出无条件退款期限10日本公司将不予退货。)

③对于存在争议、瑕疵、污秽的拍品,在成交生效一定期限内公司将无偿退货;

对于拍品由竞拍者自身造成的二次伤害(如破损、装裱、污损等),公司不予退货。

5. 拍卖群规:

①禁止添加群成员为好友,在群内发送广告、图文等其他与拍卖无关的信息!

②禁止讨论时事政治敏感事件、传播不当言论,传播低俗信息;如若发现,立即移出群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阴时晴渐向暝——中国近现代书画臻选于10月14日开拍
近现代书画一百家作品鉴评(021—030)
房瑞合中国画作品展
墨语清雅,高古婉约——王明的绘画之旅
呼唤写意精神
大写意花鸟画“大”在哪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