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更换引流袋的这些讲究,你都知道吗?



操作准备
操作步骤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⑴一次性无菌引流袋⑵一次性治疗巾⑶安尔碘⑷棉签⑸无菌纱布⑹乳胶手套⑺弯盘⑻止血钳1把⑼橡皮筋⑽别针⑾量杯


解释及注意点

1

引流气体及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液、尿液等)至体外,减低局部压力,减少感染机会,促进愈合。

2

作为检测、治疗途径。

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


PART

01

携用物至床边,核对患者。

PART

02

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引流情况

PART

03

向患者解释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PART

04

协助患者取舒适低半卧位或平卧位。

PART

05

拉上床帘(关门窗)。

PART

06

戴手套。

PART

07

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

PART

08

打开引流袋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袋悬挂于床沿。

PART

09

更换引流袋:

⑴松别针,铺治疗巾于引流管连接处,置弯盘,挤压引流管

⑵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尾端上3—6cm。

⑶消毒连接处两次:先以接口处为中心,环形后向上纵行消毒2、5cm(第一根棉签),再环形后向下纵行消毒2.5cm(第二根棉签)。

⑷取无菌纱布,裹住接口处,分离连接管

⑸消毒引流管口横截面。

⑹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PART

010

妥善放置引流袋。

PART

011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PART

012

妥善固定引流管,取舒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的感受。整理床单位。

PART

013

整理用物,脱手套,洗手,记录。
解释及注意点

注意遮挡及保暖。

挤压方法为:双手由上而下交替挤压,以保持引流通畅。

严格无菌操作

放下的引流管须抬高,切忌乱放或未夹闭。

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口部位,防止引流液逆流而感染。

记录要点

1、引流袋更换的日期及时间

2、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3、患者的伤口特殊情况和伴随症状、引流管的固定、引流通畅情况。

患者指导


1

指导患者卧床或活动时引流袋须低于引流部位,避免拉扯、折叠和扭曲。

2

告知患者若脱管或局部不适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相关知识


1

正常成人胆汁为金黄色,清亮,500-80/日。

2

腹腔引流液正常色泽为淡红色,后期为黄色、清亮液,每日0--100ml。

3

尿液为淡黄色,芳香味,24小时量为1000-1500ml。

4

如胆管结石术后留置的T管: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300~500ml,色清亮,呈黄或黄绿色,以后逐渐减少至200ml/d左右。若量多,示有胆道梗阻或损伤可能、草绿色:细菌作用或胃酸氧化。白色:胆囊黏膜所分泌的物质代替。红色:胆道出血。脓性或泥沙样浑浊:胆道内感染或残余结石。拔管: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失、血象正常,引流量少于200ml/日,无其他物,T管造影示胆道通畅,夹管无不适。一般2-3周。

5

腹腔引流液若每小时量大于50ML,持续3小时且呈红色或呈胆汁色或颜色混浊均为异常。

6

长期留置尿管每周更换一次,观察记录尿的量,色,质.引流液颜色加深,甚至有大量鲜红色液,则表示有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训练膀胱功能,夹闭尿管,每2-4小时开放一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普外科术后引流管管理要点
临床中常见各种引流管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项
一文理清普外科那些从头到脚的管道护理
胆漏的诊断标准
临床操作技能---腹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病程记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