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退休后最理想的生活,如果你退休了,值得您一看!

从六十岁退休到生命的终结,算起来起码有二三十年的光阴。这段时间怎么过?不少老人干了一辈子,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临了突然要退休,不需要上班了,总感觉少一点什么,很多都无法适应,即便是每天悠哉悠哉喝喝茶,浇浇花,看看书下下棋,可心里还是觉得空落落的。一些老人干脆一退休,朋友聚会不去了,老友活动也不参加,结果人变得沉默,没有了活力与朝气。退休最忌讳的就是随着人退了,身体也退了,心也退了。

一、无法克服的心理难关

年纪大了,生活到底应该怎么过?关于理想养老生活的问题,问一百个人可以获得一百个回答。马上快退休了,想找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比如插花、烹饪等,已经提前报了乐器班和舞蹈班,丰富业余生活,让自己更加充实。

退休了就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吧。捡起来自己的画笔去画画,画的美丑无所谓了,反正都是自己欣赏,舒坦就行。辛苦一辈子,退休之后想回家种地,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感觉。如果可能,想找几个志同道合的老人,组织一个新家庭,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抱团养老,与朋友们一起才是真快乐。

退休以后每天逛逛公园,找几个好友喝喝茶,聊聊天,中午了,睡个惬意的午觉,闲来无事出去旅旅游,散散心,这就是理想的退休生活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很多老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圈子变得狭小了,别说一起去旅游,想寻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喝喝茶都很困难。虽然退休后,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来学习,但却苦于市面上找不到更适合老年人的乐器班。更现实的是,中国大多数老人退休了,还要带孙子孙女。退休后的生活就是每天围着子女孙儿打转转,忙着张罗着柴米油盐,疲惫操劳且不说,有时还因为两代人带娃观念不同,产生新矛盾而苦恼不已。

二、社会的发展老人们有些跟不上了

除去自己那一关,还有社会这一关。虽然公共医疗体系的完善,使得人们的生命越来越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不少老人就因为种种原因,在使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时困难重重。总有一种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感觉。现在有扫码点单、手机叫车、人工智能。但对于老人来说,对身边各色科技产品不敢用、不会用。儿女因为工作忙不在身边,也没有人可以去教他们如何使用。

社会在发展,但是老人总是被遗忘。他们也在适应,但是总跟不上。养老生活怎么才能像年轻的时候一样?

三、别人都是怎么养老的?

近年来,国内涌现了一批热衷旅游的活力老人,也有不少退休老年人开始学习了瑜伽,过着有活力的生活,不但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重拾了欢乐和活力。

远到国外,还有互助式的同居晚年生活,一些老人因为志趣相投,一起自愿组合起来,过起同居的晚年生活。虽然大家生活在同一间屋子里,但平时他们各做各的饭,只有每周周末在公共厨房聚一次餐,有集体活动时则共同参与,到附近城市旅游,到剧院听戏。

如果平日里有谁生了病,同居好友们也会主动承担照顾他,同居晚年生活其乐融融。如今养老社区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特别受老年人的青睐。通过高品质的养老生活和个性化的文艺类活动,老人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兴趣爱好,重新找回社会角色。耄耋之年依然能够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

说到底,到了老年,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心态,心态好了,晚年自然能够幸福安康。人老了,心态不能老,不能老气横秋,要老成持重,不能老奸巨猾,要老当益壮。春天的芽到秋天当然要憔悴。夏天的花到冬天当然要凋谢,但只要我们心态不老,夕阳就会更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该如何享受退休生活
86岁退休两院院士,告微信圈5句话,看完心情超好!!
90岁退休院士秦伯益:养老的根本,是自己养自己
借鉴国外经验 中国新型居家养老备受关注
不妨尝试主动养老
挖掘“新老年人”商机的5大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