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墩人家》13

《三墩人家》13

有一个关于产妇冲喜的故事,传说有个木匠一天突然变成了一条龙。是龙就行雨。他飞到天上,地上就下起了雨。他嫂子正在坐月子,看到下雨,就跑出去拾掇天井。嫂子一出去,他就被嫂子冲下来了。和尚、道士看到龙掉下来了,就按法超度,不知道念了多少日子经文,他才又飞上了天空。

产妇坐月子期间,除了丈夫,男人不能进入坐月子的房间。新生女孩的第一眼不能看到女的,不然这女孩大了也生女孩。坐月子期间的主要食品是小米粘粥,有的煮猪蹄子、煮老母鸡,为的是早下奶、多下奶。旧时的普通家庭,产妇坐月子期间,鸡蛋不能尽着吃,只能在早上吃两个鸡蛋。婆婆伺候月子,也只是伺候几天,其他日子需要产妇自理。处得好的邻居和本家听说生了小孩,用瓢等盛九个或“一把子”10个鸡蛋送上,以示祝贺。新生儿的睡姿是比较讲究的。一般的要求男孩仰卧,大了以后脸大,后脑勺小,显得好看。而女孩则要侧卧,大了以后后脑勺大,留起头发好看。

产妇生了以后几个小时,或二日,或三日,如果生的是男孩,找哺乳期女孩的母亲,女孩则找男孩的母亲,拿三种东西,一般的是葱、咸菜、芹菜,有的还将其中一样换成“羊屎蛋”、香油等,在新生儿嘴边“照量照量”,再“抱孩子”喂奶。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有生养”。这个过程叫做“打口”,说这样打口的孩子以后好养、好喂,什么东西都能吃。

铰头。为的是“开门见山”,说是孩子长大了聪明。男孩过了半月、女孩过了二十天,由“三姓人”为小孩铰头,即找三位不同姓氏的女人用剪子为新生儿剪头发。剪的时候,要在孩子的面前摆放镜子、书,还要在孩子的怀里放九个用红线捆着的“面馉餟”和“葫芦头”。“面馉餟”是用发面做成长五六厘米,中间细两头粗、略扁,用锅烙的小食品。“葫芦头”是一种葫芦的果实,圆形,直径在10厘米上下,主要用来做玩具、镂空盛蝈蝈等。剪的口诀是“男孩铰个小场湾,女孩铰个波螺牛”,即男孩子剪两道、头顶留得大,女孩剪三道、留得小。

孩子到了百日,用剃头刀为孩子剃头。剃头不象铰头那么多讲究。女孩留“小锅顶”,也就下面的头发剃去,留下头顶不剃,男孩留“囟毛”,就是只在头顶的前半部分留二指宽的头发,其余全部剃掉。有的人家男孩子缺,非常珍重,怕他不长命,还在后脑勺留“百岁毛”。为了孩子长命,还在百日之前,直至会跑了,挨门逐户地收集布条,做“百家衣”。“百家衣”用收集来的布做成,五颜六色,布条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非常引人注意,一看就知道在家是非常娇惯的孩子。

生孩子到了三日,拿孩子珍重的或者家里富裕的,清早本家分“喜面汤”。当日还和泥糊垛“奶子”。将泥做成乳房状,分别糊到产妇坐月子的房子的屋门两旁,再在泥上戳上若干个窟窿。这样做的目的是多下奶。

“下汤米”。由娘家的婶子、嫂子等人本着“女单男双”的习俗,女孩就在出生的五日、七日,男孩就在出生的六日、八日去下汤米。有的人家恐怕送得早了,吃婆家的东西少,就拖着不早去。所谓“下汤米”,一般是用一个箢子,多的用两个箢子,装上小米、面粉、鸡蛋、红糖等,供闺女享用。

生孩子一个月以后,产妇才可以出门活动。大多妇女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一段时间。外甥第一次到姥姥家,有的给予高规格礼遇,“妗子接,姥娘抱”。妗子从母亲手里接过孩子,再递给姥姥,让姥姥抱一会儿。

过百日。即小孩出生的第99天。过百日是人生的第一次隆重祝贺。生了小男孩,姥姥家送小箢子,女孩则送勺子。俗话说是“送小箢儿,老个好老汉儿;送个小勺儿,老成个好老婆儿”。箢子是柳子编的“耍物”,勺子则是木勺、铜勺等。所送的小箢子,沿子和把子刷黑色,其他地方刷成沙子红色,再刷漆,并写上“长命百岁”字样。姥姥家还要送“手饰”、“脚袢”和衣服、鞋袜等。所谓的“手饰”,一般是银子做的12种饰物,一只手上戴6样,两手相同。常见的有“喂狗瓢”、“木鱼”、“腊豆”、“百岁人”、“铃铛”、“锁”、“长生果”、“莲蓬”等。“脚袢”是银质的饰物,形状有点像肾形。至于镯子、脖锁等饰物则一般是其他亲戚和朋友赠送的。

古代人大多数是以家族为主形成的社会性团体。普通家庭想要活下去,必须依靠整个大家族。古时医学条件落后,死于难产的妇女数量非常多,年龄较小的小孩子,没有疫苗的保护,夭折率也特别高。想要在家族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多生孩子,用数量弥补质量。

古人多生孩子,除了能够壮大家族,还能对国家起到帮助。一个国家的人口多寡,能直接决定在交战中生存下来的几率。正因为如此,中国历朝历代都有鼓励生育的政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都是地广人稀的状态,因此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口增长,历朝历代帝王君主都把人口增长当做国家的头等大事,所以,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

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提出了一系列鼓励结婚的政策。管仲向齐桓公提议,可以释放后宫内没有与大王发生过关系的女性,让她们去民间另寻良配。齐桓公同意了管仲这一提议,于是齐国迎来了人口生育潮。

在吴越之战中,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越国也施行了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越国女人快生产时只要通知政府,大夫便会很快就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生下孩子后还有奖励。

如果生男孩,则奖励两壶酒,一条狗;如果是女孩则奖励两壶酒,一头小猪。生下双胞胎,政府会免费提供月嫂,若生下三胞胎,则是朝廷派人全程照管。

在鼓励生育的同时,越国也强制早婚。规定:“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从越国计生政策来看,如今流行的年龄悬殊的“姐弟恋”、“黄昏恋”均被严格禁止,青壮男子不能娶年龄大的女人,老男人则不准娶年轻女子。不仅如此,对未婚嫁适婚子女的父母,还要治罪。

因此,在人口就是生产力的古代,人们没有选择,只能通过多生孩子来改变现状。加上官方提供许多“优生优婚”的政策,普通人似乎没有太好的选择,只能随大流,多生孩子。

古代长期战乱,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种诸侯霸主打来打去,而且当时都是冷兵器作战,基本都是靠人的数量取胜。人口数量标志着这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以及国防力量。因为足够多的人口才能够发展经济和抵抗外敌的侵略,为了保证国家在战争中取胜,在战乱时期,各国更加重视生育率。

西周时期男子到三十岁必须娶媳妇,女子十二岁的时候就要嫁人的政策。而且要民众都要做到慈幼,也就是爱护祖国的花朵。尽可能的多生孩子,还要保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商鞅变法时期,家中两个男孩的,成年后兄弟俩必须分家。分家的标准就是结婚生子。否则就会加很重的税。本来就是小农经济的国家,家庭都不富裕,他们面对高昂的赋税,都会立马找个媳妇成家过日子,然后多生孩子回报国家。

在古代一个女子若是无法为丈夫生下孩子,那简直就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于是,娶进家门的媳妇就成为整个家族的财产,她必须要尽到为家族繁衍生息的义务。

碧彤为荀子生了第一个孩子,还是一个儿子,这让荀子很是高兴。孩子来到这个人世间,首先得要有一个名字,有了名字,家人、邻居可以通过孩子的名字来与别的孩子进行区分,平时呼唤孩子的时候也方便得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社会与政府的认可。

很多孕妈妈,在怀孕之后,除了每天憧憬着快点和小宝贝儿见面,看到孩子的小模样之外,也会在闲暇之余,开始张罗着给孩子起名字。碧彤也不例外,荀子更是喜上眉梢。古住今来,许多的父母通常都会给孩子起两个名字,一个小名,一个大名,小名一般都以朗朗上口为主,但是给孩子起大名,很多父母都会费尽心思,就希望给孩子起个幸运的名字。

孩子的大名如果起好了,确实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好的名字更容易让人记住。个人的姓名,对于人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名字很重要,那起名字也有一些禁忌。

首先,名字不要与祖先同名。在给孩子起名字时,不要与祖先的名字重合。传统的思维,要讲究尊卑,古代与祖先名字冲撞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即使在现在社会,这一点最好也是要注意的。

名字不要违反大众的思维,引起别人的误解。那么在起名字时,对于那些容易引起谐音而不太好的名字,要尽量规避,比如胡立晶,樊宛等等,这样的名字,等孩子长大之后,会让人觉得非常的尴尬,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嘲笑。

给孩子起名字不宜过大。孩子的名字不宜起的太大,虽然并不是硬性要求,但注意避免一些总是好的。

古代的人,名和字是分开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今天的人们常说的“名字”,实际是古人“名”,和“字”的合称。当然,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在我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起名特点并非完全一样。

早上,荀子到碧彤的房间看望她们母子,碧彤看了一眼荀子,又看看熟睡中的婴儿,跟荀子说:“给孩子起一个名字吧,这可是你这个当爹的事。”荀子是做学问的人,对于给孩子起名字这样的事,手到全拿。

“我已经想好了,就叫荀玮柯吧,你看可不可以?”荀子看着碧彤问她。因为孩子是两个人共同的,在孩子的起名上,当然也得征求母亲的意见。

“给孩子起名,可是你的事,我又不懂起名的学问,你觉得起个什么名好,就叫什么名。”碧彤说的是实话。她这样表达也是同意的意思,于是,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就有了名字了。

碧彤抱起孩子,揽在怀里,心肝宝贝似地跟孩子说,“我们的宝贝有名字了,我们的宝贝叫玮柯,玮柯,你看看,这是父亲,叫父亲。”

“孩子出生才几天,他会叫父亲吗?”荀子明知这是碧彤在逗孩子,还是戏谑地跟碧彤说,他这也是一种文人式的高兴与撒娇的表达。

名字,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一个好的名字可以给孩子增加自信。孩子的到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幸福快乐的事情,那么往往起名字,也寄托了家里人的美好愿望,和未来的美好的憧憬,希望孩子带着这么好的期许,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不过名字不要过于庸俗,那样称呼起来也不会很别扭,而且也会对孩子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几千年来,人名从产生到发展,基本格局大体不变。具体到每个朝代,名字则表现得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古人的名字较为复杂,人们不仅拥有像今天一样的幼名、学名,而且还有今天已经被淘汰的字、号等。其中“字”,是古时人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与“名”同样重要。

中国人名最早有规律可寻的是夏代。当时人崇拜太阳,通行的历法是干支纪年,因此,当时夏代的君主和贵族都喜欢用天干起名。如夏代的君主名字有太康、仲康、少康等人,这些名字中的“康”字即“庚”字,是传说中的十个太阳之一。此外,夏代君主的名字还有孔甲、撤甲、履癸等,名中的“甲”、“癸”也都是天干。至于商代君主,起名时也都继承了夏代君主的这一习惯,无论是开国之君商汤还是亡国之主帝辛,即殷封王,其间29 位君主,无不以天干命名。

当时的贵族也效法这种做法,在名字中使用天干,如祖己、父癸、虎父丁、弓父庚等,都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妇生完孩子刚一周,就被告知要做子宫切除,产后坐月子别太大意
“坐月子”15个食补小秘诀
坐月子不仅不能感冒,也不能做三件事,容易留下月子病
坐月子的时候,如果婆婆能够这样照顾我,我会感激她一辈子!
月子期间担心产妇会抑郁,不妨在她身边放这样一件
V说中西大不同(三五):坐月子真的必要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