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开东:从杨振宁教授回归看国人的偏头痛


近日中国科学院美国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主动放弃美国国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因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学部历史上是首次,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其慎重可见一斑,其意义更是非同凡响。


但此消息一出,网上一片热议。不少网友谩骂杨振宁先生。


中国人向来喜欢用最大的恶意来推测别人。网上言论集中起来,无非三个方面。


第一,为什么要娶一个孙女辈做老婆,你还能那个吗?


第二,邓稼先回国,你为什么不回国?


第三,现在放弃美国国籍,回来养老,享受高待遇了,当初你干嘛去了?


从高考作文审题开始,中国人就喜欢跑偏,我们的偏头痛由来已久。有一部电影叫《有话好好说》,但中国人说话,向来没有逻辑。难怪有个叫“韩寒”的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个叫逻辑,一个叫中国人的逻辑。


杨振宁先生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科院的院士,与上述三个问题风马牛不相及。


先辨析第一个问题。


其实我对杨振宁先生并无多少好感,但仍然觉得他的选择值得尊重。


杨振宁娶一个年轻的妻子,与吃瓜群众何关?与杨振宁选择放弃美国国籍何关?翁帆女士选择嫁给杨振宁先生,这是成年人之间的自主选择。郎有情,妾有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为什么这不可以是一段人间佳话?


大文豪歌德74岁时,曾向18岁的尤尔丽克求婚,遭到姑娘委婉的拒绝。歌德悲不自胜,在马车的车厢里、旅途的驿站上,一气写下了他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玛丽恩巴德悲歌》:


情欲是精神疾病,

但若想医治它,

却会使它变得更危险……

所以,快乐的老伙计,

不要让岁月把你压倒,

不管你的头发有多白,

你依然可以成为一个情人。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诗,也是歌德留给世界文学的瑰宝。只是歌德没有老杨那么大的魅力,求婚未能成功。要不然老杨的老夫少妻根本就排不上号。


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娶少妻有伤风化。风化算什么?这些年风化都快成风化石了,怎么能把这笔账都算在老杨头身上?尊重老杨头和翁帆的人生选择,这才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


人与人的交往,无非四个方面:“损人不利己”,以损人为乐,这当然最为恶劣;“损人利己”,这是标准的自私自利;“互利共赢”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交往准则;“损己利人”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老杨头固然不是“损己利人”,但也绝不能看成是“损人利己”,只能说是互利共赢。


第二个问题。


邓稼先回国报效国家,这固然是最大的英雄主义。但不能因此就责难杨振宁,每个人的人生选择和人生境界不一样,我们不能对杨振宁进行道德绑架。


当杨振宁成为理工博士后的时候,正值朝鲜战争,美国移民局明确规定华人理工类博士不允许回国。当然就算允许这类人回国,杨振宁也未必回国。


我们只能说,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杨振宁都做了最好的规划,他最多是一个高明的利己主义者,并未损人利已,也未损人不利已,我们无权去指责他。就算今天,清华北大培养了那么多的人才,孔雀美国飞之后,还有多少人能够回来呢?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苛求杨振宁先生呢?


邓稼先成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为中国人真正在世界面前站起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杨振宁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并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世界物理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样值得尊敬。没有一种伟大的精神会简单重复,人生的多样性和价值多样性组成了一个社会最大的平常心,这才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1971年杨振宁冒着极大的风险回国,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杨振宁当面向邓稼先求证中国两弹一星是不是他所为。邓稼先在征得周总理同意后以实相告,包括获得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杨振宁先生一言不发,瞬间热泪盈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第三个问题。


杨振宁老了,回来养老,享受高待遇了。这个责问很有迷惑性。杨振宁的确老了,中国人向来有落叶归根之说,游子累了,倦了,也想要回故乡。所以我们不能排除老杨确实有这些想法。但完全说杨振宁冲着国内的利益而来,却很难说得通。一个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一个与霍金齐名的顶级科学家,在美国就不能养老了?你清华的雾霾就那么珍贵,值得老杨头好马吃了回头草?


我们要认识到杨振宁先生在功成名就之后,回国所发挥余热的巨大价值。他推动了清华大学以及国内一些高校与美国著名高校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一系列的实验室; 90多岁高龄的杨振宁还在清华为本科生授课,已经够难得的了。他究竟是图什么呢?图钱财,他不缺钱财。图名声,他名声遍天下。


杨振宁曾经预言中国的生物学很快获得诺贝尔奖,当初很多人都认为老先生是在说聊斋、说鬼故事,是在给中国人下迷魂药;但结果却被他一口言中。


这就是杨振宁的价值,很多时候哪怕是一种象征意义。当初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全世界第一次华人获奖,那也是另一颗原子弹爆炸,华人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华人不比别人差,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大大鼓舞了华人的志气。


包括归国后娶一位少妻,惊世骇俗,这就告诉我们所有的男人,要老当益壮,壮心不已。这同样具有象征意义。中国人的衰老年龄一下子拉到了70岁。当初50岁就是五旬老汉了,僵卧孤村不自哀,现在是活到老干到老。


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此次老人家主动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年加入美国国籍,让杨振宁的老父亲死不瞑目,至死都没有原谅儿子。现在杨振宁可以告慰父亲,也可以告慰祖国。其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外籍院士,愿意放弃外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因为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所以他们唯有放弃外籍才能转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而且并不影响他外籍院士的身份。


当这些外籍院士大量地转入中国科学院,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一定大有裨益。我曾经听我一个学生说过,他们学校系里有一位院士,老人家有些痴呆了,已经不能做一些实质的事情了。但有他坐镇,一切都不一样了。很多时候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标杆和方向,或者干脆就是旗帜。


中国人最喜欢审丑。一定要寻找别人的不堪,以便从中对照出自我的价值,进而自我陶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们常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屏蔽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对美好视若无堵,所以常常会跑偏。


比如明明是讨论杨振宁主动放弃外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上画风一变,就转到了杨振宁娶妻这件事情上。然后讨论什么老牛啃嫩草,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是第一层跑偏。


第二层跑偏是,很多人责骂杨振宁老了才回来养老,不中用了。甚至有人说,这是老妓女的贞操。但对另一位当事者——57岁黄金年龄,主动放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清华全职工作的姚期智院士,却只字不提。


姚院士当年就是杨振宁先生牵线搭桥回国的。姚期智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那绝对是世界计算机领域的顶级大咖。


回到清华全职执教本科生姚院士,组建清华“姚班”。 他曾自豪表示“姚班”本科生水准比美国最好的大学都要好,而中国的“图灵奖”之路已经走了一半。


真的,对于姚期智先生,包括杨振宁教授的选择,我们应该表示敬意。


当年无数的喷子们说,让美国人杨振宁回到美国去!除非他愿意放弃美国国籍!当杨振宁先生果真放弃了美国国籍,喷子们又说,我们早觉得这是一个阴谋,否则这老家伙为什么要放弃美国国籍呢?


公众号:王开东

heimawangziwkd

wkd001@126.com

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但书人间善与恶,哪管湮没与流传

情怀|热血|能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的意义
杨振宁改中籍真相,中国院士待遇到底几何?
杨振宁姚期智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院士
中国科学院产生首批14名外籍院士
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放弃外籍转为中科院院士,尚属首次
百年瞬间|中国科学院产生首批14名外籍院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